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中医学习关键点之再认识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医学论文网

摘 要:中医学的学习与人才成长是个漫长的过程,因此从自身的学习与认识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医学科性质、中医成才之路、结合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的思考以及把握中医以治人为主防病治病的优势,这些问题的交流,对深刻认识中医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医;学科性质;中医科研;健康模式
        博士阶段相比硕士阶段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过程的简单延续,更重要的是博士阶段的学习深度与广度的更高要求,特别是对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必须有大幅度的提升。博士阶段通过学习与随导师出诊过程,自己对中医学习过程中诸多要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在学习中如何更好的掌握中医经典、坚持临床实践乃至立足创新,也有了自己进一步的思考与认识。为此,笔者就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交流如下,敬请批评指正。
        1 正确认识与理解中医的学科性质
        近百年来,随着西医学的快速发展,医学界曾多次质疑与争论中医是否科学。近几年,更有人提出取消中医、废除中医的谬论,并由此展开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国家卫生部指出这是对历史的无知,也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医药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的无知和抹煞。讨论虽已平息,可当回顾这段争鸣,我认为其利大于弊,在于它带给我们中医界同仁更多的反思与思辨,令我们深入思考中医怎么了、为什么有人会这样攻击中医,思考中医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存在的问题以及中医今后如何发展等。
        中医学在阐述人的生命过程时引用了大量的物候、气象、天文、地理、历法等学科的知识,中药学与农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关系密切,这些表明,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另一方面,中医学也强调自然、社会环境的变更,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的变化,对人心身健康的影响,而导致某些疾病的发生,这些说明了中医学具有明显的社会科学属性。此外,在中医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她还利用了当时一些重要的哲学思想来阐述医学问题,尤其是儒、道、释思想对中医学的影响,如道家对阴阳的认识、其对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影响等,都说明了中医学与古代哲学有着深厚的渊源。
        2009年《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中医药(民族医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几千年生产生活实践和与疾病做斗争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医学科学,中医学起源和发展于中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她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以及抵御疾病、维护健康的科学。她蕴涵着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人文科学与生命科学有机结合的知识体系¨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中医学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充分认识到这门医学的科学性质、结构架框,要熟悉中国哲学,涉略经史,还要了解历代文化知识,扩大知识层面,积累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在系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积累悟性。
        2 读经典,多临证一中医成才的必经之路
        中医学的特征就是理论源于临床,细读近代名医的成才之路,无不是读书与临证。读书可加深我们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认识与领悟,帮助我们建立完善而正确的临床思维能力,进而用之临床,服务于临床。而临证则可将所学知识用之临床,可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临床中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升华理论。
        读书主要是读中医的经典著作和历代医学名著。近代名医蒲辅周认为,学习中医应以《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为主,而如何学习经典,他提出学《伤寒》、《金匮》宜先看原文,勿过早看注释,以免流散无穷。名医岳美中亦认为,读书以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人手为好,其一生中每年都要温习一遍《伤寒论》、《金匮要略》。他认为《伤寒论》、《金匮要略》昭示了辨证论治的原理原则和具体方法,实是中医书籍的精髓,最宜反复钻研。此外,他还指出,医理可读《内经》,各家学说以《景岳全书》、《张氏医通》、《丹溪心法》、《脾胃论》、《刘河间六书》为好,杂病可宗《医宗金鉴》,药物学方面可看《药性歌括四百味》、《药性赋》、《本草备要》、《本经疏证》、《神农本草经》等 ]。书海浩瀚,而人的时间精力有限,因此这些可为我们今后学习中医、研读古书提供借鉴与参考。
        中医临床的核心是理法方药,其内涵的实质是明确病因病机,确定预防措施或治则治法,组方遣药。因此,辨证是中医临床的首要,是中医治病的依据。具体的辨证方法可灵活运用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等。方药中先生在《辨证论治研究七讲》一书中提出:定位、定性、必先五胜、治病求本、治未病 J,应该说是掌握辨证方法的捷径。由于中医理论与方法只有用于临床,才能解决实际问题、积累悟性,因此应该多争取临床的机会,从身边的亲人、朋友人手,多参加医疗社会实践,积累临床经验,就能真正体会中医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有效性。
        3 掌握现代科学方法,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中医的理论与实践体现了个体化诊疗的医学模式,其最大的特色是整体论与辨证论治,是通过天人相应、形神统一,总体把握人体的健康状况与疾病状态。中医学与西医学对人体疾病的认识不同,很难用西医的办法来直接评价中医的理法方药。近几十年来,运用西医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研究中医药学已成为促进中医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如按照西医的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等研究方法开展中医临床研究,用金指标衡量中医疗效,对提高中医研究水平具有积极作用。在中西医学宏观与微观结合、辨病与辨证结合的研究思路指导下,创新了许多疾病的治疗学观念,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分子生物学、蛋白组与基因组等不同水平和环节,对弘扬中医学理论中的整体平衡理论、机体功能调节理论、个体化辨证论治理论等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
        然而,利用现代科学方法揭示中医药的作用原理与机制,应该坚持中医理论与实践整体性、系统性,目的是使中医的优势更加突出,而不是取代中医理论。特别是结合中医的诊疗模式,广泛开展以人为本的临床研究,遵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的科学发展规律,促进中医学理论的创新与发展 。
        4 把握中医以治人为主防病治病的优势
        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强烈批评西方医学的生物医学模式,对医学界产生了重大的震撼与冲击。该模式除重视患者的生物因素方面,还强调社会、心理作用对疾病的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其局限性、消极性与不足也渐渐显露出来,原因就在于其研究对象仍以疾病为中心。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影响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的诸多因素中,60%取决于自体康复因素,15%取决于遗传因素,10%取决于社会环境因素,8%取决于医疗因素,7%取决于气候因素。由此可知,人体内部蕴含着强大的自我康复能力,亦即中医学强调的正气。《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里强调既要注意避免外邪的侵袭,同时要注意调摄精神,避免情志等过激,勿使经气妄耗,保持真气旺盛,以此养生则疾病无从发生,从而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五常政大论》: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无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可见古人也早已认识到药物对人体的治疗作用并非百分百,十分重视人体正气在养生防病方面的作用。潘德孚先生在总结其行医感悟时谈到,人类生命在生、长、壮、老、已的过程中会碰到许多疾病,之所以不加以治疗也能自愈,就是生命的自我康复能力 。
        基于此点认识,长期以来以疾病为医学研究与探讨对象的医学模式势必转换成以人为中心,以人类健康为主的医学模式。这种医学模式恰恰是中医几千年行之有效的理论与实践的优势,如中药、针灸、推拿、导引等方法能够实现外源性治疗与内源性治疗相结合、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相结合,充分调动与激发人体自身显在的与潜在的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从而更好地维护的健康。
        本文是自己认识中医的粗浅体会,目的是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文中或有不当之处,敬请同道师长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曹洪欣.保持和发扬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1):35.
        [2] 中国中医研究院.岳美中医论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720.
        [3] 方药中.辨证论治研究七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9207.
        [4] 余占海,赵健雄.对我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一点认识和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7(8):749752.
        [5] 曹洪欣.推进中医药自主创新的战略思考[j].中医杂志,2008,49(5):398399.
        [6] 3 潘德孚.潘德孚医话[M].香港:天马出版有限公司,2.oo3:247249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