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开灵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作者:吴 璧, 田永宏, 王菊萍, 张 琰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清开
摘要:目的观察消开灵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48例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无环鸟苷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清开灵注射液; 无环鸟苷;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我院自2002 10~2004 01,采用北京中医研究所生产的清开灵注射液联合无环鸟苷注射液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48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
我科2002 10~2004 01收治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48例。其中男33例,女15例;年龄21~66岁,平均年龄42.7岁;发病时间2~22 d;右眼27例,左眼21例。根据病变程度分型:①树树状和地图状角膜炎31例,②盘状角膜炎14例,③基质坏死性角膜炎3例。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与对照组(n=18)。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病程及分型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清开灵注射液30 ml溶入5%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无环鸟苷注射液500 mg溶入林格氏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每日仅给无环鸟苷液射液500 mg溶入林格氏液500 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常规给与0.1%无环鸟苷及0.3%托百士眼水,分别滴患眼4~6次/d,每晚以托百士眼膏涂患眼1次。口服大量维生素C,B2及左旋米唑25 mg,3次/d。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眼部刺激症状消失,充血减退,溃疡愈合,2%荧光素染色钠染色阴性,角膜后弹力层皱褶及实质层浸润消失,KP消失为治愈;溃疡愈合或部分愈合病灶明显缩小,浸润水肿及KP明显减少为好转;眼部刺激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为无效。
3.2 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28例,治愈率93.33%,好转1例,总有效率96.68%。对照组18例治愈13例,治愈率72.22%,好转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89%。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3.92,P<0.05),总有效率有所提高,但无统计学差异(χ2=2.15,P<0.05)。治疗组治愈时间(16±12) d疗程最短6 d,最长30 d对照组治愈时间(35±16)d,疗程最短9 d,最长51 d;治疗组治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t=4.41,P<0.05)。治疗组有1例静脉滴注清开灵后有轻度上腹不适,未影响治疗。治疗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无异常。对照组有3例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及上腹不适。
4 讨论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是当今世界上危害严重的感染性眼病之一,发病率占角膜病的首位[1]。单纯疱疹病毒原发感染后,病毒就在三叉神经结内长期潜伏下来,在一些非特异性刺激(如感冒、发热、日晒、外伤等)下诱发[1]。临床上多以抗病毒药进行治疗。无环鸟苷又名阿昔洛韦苷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选择性抗HSV抗病毒药物化学性质稳定,自1979年应用于临床国内外文献报道疗效较好,抗病毒效力是阿糖胞苷的2倍、疱疹净的10倍[2]但长时间使用无助于预防炎症复发,而且易产生耐药性,影响疗效[1]。中医认为此病为外感风邪,引动肝火,风热相持或肾阴亏损,心肝火焱上攻于目而致[3]。治疗原则上以清肝泻火,解毒退翳明目为最常用方法。清开灵系牛黄、水牛角、黄芩、栀子、桂花等主要成分提取组成,具有清肝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作用。联合无环鸟苷静脉滴注治疗,可使受损角膜迅速修复,大大缩短病程。本文资料表明仅用无环鸟苷静脉滴注治疗HSK有效率为88.89%,而无环鸟苷联合清开灵治疗HSK有效率为96.68%,联合用药临床明显缩短而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我们认为清开灵联合无环鸟苷治疗HSK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凤鸣,范德彰.眼科全书,中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379.
[2] 陈祖基.实用眼科药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3:177.
[3] 天津眼科医院.眼科临床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4:332.
(湖北省黄石中心医院 43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