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电针治疗外伤性眼睑下垂
作者:孙星亮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眼外伤;,,眼睑下垂;,,针灸疗法;,,电针
       关键词:眼外伤;  眼睑下垂;  针灸疗法;  电针
       我院在2000~2004年对已明确诊断,并经药物治疗,未能奏效者14例外伤性眼睑下垂病人采用电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中,男性9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58岁;病程最短4 h,最长64 d。其中车祸挤压伤4例,摔伤3例,外力撞击误伤4例,产钳夹伤1例,手术误伤2例,左侧上睑下垂6例,右侧上睑下垂8例。上述患者均为单侧眼睑下垂。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主穴百会、风池、悬厘透太阳、阳白透鱼腰,配穴合谷、足三里、太冲。
       2.2  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用75%酒精消毒皮肤,选用1.5~2.0寸,30~32号毫针,左手固定针刺部位,右手持以35°角,迅速刺入所求深度。用提插手法求得气至,施以平补平泻手法,并在主穴上(悬厘透太阳,阳白透鱼腰)接G6805电针仪,选用断续波型,频率为14~16次/min,刺激强度以能使患侧上睑提肌被动升提为宜。配穴不通电,每次取主穴2~3个,通电20 min,针刺1次/d,10次为1个疗程,休息5 d,重复治疗。10次治疗后均列入统计观察对象。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上睑提肌功能恢复正常,眼球活动自如,两眼裂等大为治愈;上睑提肌功能明显恢复,眼裂较疗前增大4 mm以上为显效;上睑提肌功能有所好转,眼裂较疗前增大2 mm以上为好转;经10次治疗后,上睑提肌功能较疗前无改善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14例中治愈8例,占57.14%;显效4例,占28.57%;好转2例,占14.29%。显效率为85.71%,总有效率100%。
       3.3  典型病例男,47岁,商人。20000826初诊。8 d前在一次劝架中左眼被拳头误击伤,当时突然感到左眼疼痛难忍,视物模糊睁不开眼睛,眼科急诊就医,检查所见:左眼睑肿胀,眼睑下垂,眼裂仅2 mm,眼球结膜明显充血,瞳孔散大6 mm,对光反射消失,角膜清,未见裂伤,眼睛活动自如,眼底未见异常,视力右1.0,左0.2。诊为外伤性眼睑下垂;外伤性瞳孔散大;眼球钝挫伤。给予对症治疗,7 d后局部疼痛肿胀明显好转,而左眼睑下垂无明显改善,转入我科针灸治疗。依上法给予电针治疗5次,眼裂已增至5 mm,10次治疗后,左眼裂与健侧等大。瞳孔4 mm,双侧等大,对光反射存在,眼球活动自如,视力右1.0,左0.6。为巩固疗效又行5次针刺疗法,先后15次而告愈。
         4  体会
       外伤性上眼睑下垂,是眼科常见病,其病因多与外力突然撞击眼部,动眼神经损伤,导致上睑提肌麻痹有关,临床表现多见于上眼睑下垂,甚者可见瞳孔散缩功能异常,眼球活动受限等症状。本文14例患者中,只有1例为完全性眼肌麻痹,其余均为单纯性眼睑下垂,其受伤方式各异,但方法相同。中医《灵枢・经筋》云:“太阳为目上网,阳明为目下网”。《类经》又云:“网,网维也,所以约束目捷司开合者也”。故眼睑病变,当从太阳,阳明经筋论治。本文主穴选用百会,是因其为督脉,足三阳与足厥阴经之会穴,取之有醒脑开窍,益气升提之功;阳白,悬厘,风池穴,为胆经要穴,太冲为肝经原穴,肝胆相表里,诸穴合用有清肝明日之效;合谷,足三里为阳明经多气多血多血之经穴,主润宗筋,取之可激发阳明经气利于气血运行。诸穴配合,可网络邻近,沟通上下内外,疏经活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促进康复。加之电针的间断刺激作用,有利于促进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加大,循环加快,有利于麻痹眼肌的恢复。总之,电针治疗外伤性眼睑下垂较单用药物治疗见效快,既无毒副作用,且简便易行,安全,不失为治疗眼睑下垂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廖品正.中医眼科学,第1版[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2]  陈存仁.皇汉医学丛书,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
       (河南省周口市中心医院  4660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