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晕厥的病因病机探讨
作者:金曦, 朱杰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晕厥;,,病因病机
       关键词:晕厥;  病因病机
       晕厥又称昏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发作时意识丧失的深度及持续时间有轻重不同,其病因多因外邪侵袭,七情内伤,饮食不节而发病。病位在脑。意识为五脏在脑的指令下,各司其职,协调相处,共同完成人体的生命活动;气血的正常运行,使人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脏腑疏泄平衡协调,则脏腑气化条达。若七情内伤等,导致气机逆乱,阻遏阴阳气血不相顺接,脑血流失常发病晕厥。晕厥不是一个独立的临床疾病,而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可由各种不同病因所引起,据文献报道,引起晕厥的病因达50种以上或近百种。相当中医“厥证”范畴,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临床综合征,约占急诊就诊的3%左右,占住院病人的8%左右。约47%的青年人曾体验过晕厥,只是许多人未予重视而已。晕厥是指突然发作的意识完全丧失,伴有维持身体的肌张力消失,不能维持直立体位,但各种反射仍然存在的一种状态,持续10 s以内,可自行恢复,意识丧失>10~20 s可发生抽搐。根据发作时意识丧失的深度及持续时间,一般可分为3种情况:①晕厥样感觉,为一种短暂意识模糊状态,伴有眩晕、恶心、面苍白与站立不稳,或称为晕厥前兆。②真正的晕厥:常由晕厥样感觉发展而来,意识丧失有数秒至数分钟,甚至达数十分钟。③惊厥性晕厥:意识丧失持续时间较长,并伴有短暂而轻度肢体与躯干的阵挛性抽动及面肌搐溺(约见1/7患者),但很少呈全身性痉挛性惊厥:可伴有尿失禁。发作时骨骼肌完全松弛,血压下降,脉细弱,呼吸深快,眼睑扑动,意识亦随之迅速恢复。醒后常有短暂的头晕及乏力或短时恍惚并时常有恶心与排便感。重者有短时意识模糊、头痛、嗜睡等发作后表现。
         1  意识产生基础
       人体为完整一个大系统,有五脏六腑各系统,而脑为人体中心,心是五脏六腑的中心。脑主神明,包括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感觉、知觉等活动,又主导五脏;心藏心脏自身之神,为五神脏之一,可见神明由脑所主,为中心机构。心主神明指藏象,从五神藏角度而论;脑主神明指脑的功能,从人的整体而论。因此脑组成中枢整合机构。脑主五脏神,指心、肝、脾、肺、肾五脏各有神,各有相应的情志活动,如心藏神,其志为喜;肝藏魂,其志为怒;肺藏魂,其志为悲;脾藏意,其志为思;肾藏志,其志为恐。此五脏神、魂、魄、意、志五者,是对五脏生理功能的概括,其全部实质内涵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大生理系统,包括情志活动在内的全部生理活动,这些活动均在脑的统领和主宰下进行。如心主运行血液和喜乐愉悦的表情;脾主运化精微和忧思沉闷的情绪;肝主疏达气机和郁怒古怪的性格;肺主呼吸升降和悲哀消沉意志;肾之藏精主水和惊怕恐惧的神志,均在脑。外界事物的信息,先传递给脑,在脑髓的生化过程中,五脏以精气为载体,将五脏功能以信息方式,通过肾精、脊髓、脑髓这一传递机制贮藏于脑,再经脑辨别、分析,将相应指令、对策反馈给五脏。五脏在脑的指令下,各司其职,协调相处,共同完成人体的生命活动,作出相应的措施,以达到阴平阳秘,恢复常态。
         2  意识与气血运行的关系
       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无非是升其清阳,降其浊阴,摄其所需,排其所弃。脏腑经络,气血津液,荣卫阴阳,均赖气机升降出入,互相联系,维持正常生理功能。心主血脉,藏神,心是推动血循环动力器官,推动血液在脉中,循环不息,以供养全身的需要。血液是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心血上荣于头面,供养脑之神明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心血又必须下行以营运全身,为心血 之升降。脑主神明,为一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总司,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之大主,统卸全身脏腑组织,使之相对平衡、协同,以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五脏神中心神明则下安,不明则十二官危,为心主神明的升降,其特性主要为降,而降中又有升降。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的这种作用是古人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认识到的。无论何种原因形成的血虚或运行失常,均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志方面的症状。心血虚,肝血虚,常有惊悸失眠多梦等表现,失血过多,可出现烦躁、恍惚、痫样发作、神昏、可见血液与神志、意识活动有密切关系,血液供应充足则神志活动正常,所以说“血者,神气也。”(《灵枢・营卫生会篇》)
        3  脑的气血供应调节
       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内联五脏六腑,外络肢节官窍,脑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保持着物质能量代谢的平衡和生理功能的协调一致。十二经脉的体表走行完全符合升已而降,降已而升的规律。气机运动的基本形式为升、降、出、入,气血功能活动,由脑神统领,脑神动气必行,气行血流,气血流动下荣脏腑,四肢百骸:上注于头,滋养于脑,脑神得血滋养,得气之温化主动主静,如此脑神统领上下之机、脏腑、经络、形体活动如一。如外感温热、暑热、疫毒,热毒火盛,内陷心包,扰及脑神,发生晕厥等。或感受温热之病毒,郁阻气分不解,水津不行,淤成痰浊生毒,上犯于脑,发生一过性脑神失用,发生晕厥。
         4  肝胆气机升降运动对脑血流的影响
       肝主疏泄,意即肝有疏通排泄的作用。疏泄主要表现对血液循环的调节,根据机体的不同活动情况,以调节血液的不同需求,活动时血液循行于诸经脉,入卧时血液内归于肝。血液或行或藏,由脑指令肝气的正常疏泄来实现,唐容川说:“木气冲和条达,不致遏郁,则血脉流畅。”另外肝主疏泄亦表现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发作用,肝主生发作用是人的生命活动源泉和动力。“凡上升之气,皆从肝出”。(林伯琴《类证治裁》)升降出入的运动规律,推动了脏腑气化活动,维持了升降出入的平衡协调,而脏腑气化活动均赖肝胆生发之气的鼓舞。沈金鳌说:“肝和则气生,发育万物,为诸腑生化。”肝的调节作用“木主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之,而水谷乃化。”《血证论》因此,疏泄又包括敷布阳和之气的平衡协调,和脏腑气化条达作用。石念祖说:“人忿则全身气血颠倒,最易伤肝。”(《王孟英医案释注》)气血逆乱,重则“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素问.调经论》)表现为昏仆,不醒人事的多种厥证。由此七情致病,均会导致气机紊乱,影响血流运行失调。悲、忧、恐等情志过度都可能引起气机紊乱。王孟英说:“肝主一身之里 ……七情之病由肝起。”(《王孟英医案》)如“恐则气下”。(《素问.举痛论》)因恐则气怯,气怯则下行,因而使肝的生发受到抑制。“悲则气消”,气消使肝气内夺,可使肝魂不藏,如“肝悲则伤魂,魂伤则狂妄不精。”说明七情内伤,导致气机逆乱,阻遏阴阳气血不相顺接,脑血流失常发病晕厥。人脑是相当复杂的整合体,其代谢活动非常活跃,需非常丰富而稳定的血液供应,来输送它所需要的,而又不能大量贮存的能源。脑组织缺血缺氧将迅速导致脑功能障碍。脑完全缺氧一般在6~10 s,人发生晕厥,10~20 s出现昏迷和抽搐,45 s脑电活动完全停止。本文承蒙金润泉老师指导,谨致谢意!
       (长春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1;   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吉林 长春  13002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