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半夏与水半夏等混伪品的鉴别
作者:阮爱萍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半夏;,,混伪品;,,鉴别
       关键词:半夏;  混伪品;  鉴别
       半夏为常用中药,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nhata (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性温,味辛,有毒.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作用。由于资源少,临床用量大,市场供应不足。自20世纪80年代起,我省较普遍地出现以同科植物水半夏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 Blume的干燥块茎代作半夏药用,而正品半夏则少见。经药理研究证明,水半夏虽有与半夏相似的止咳化痰作用,但止呕作用不明显,因此水半夏不应代半夏药用,应视为混淆品.还可见以同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Wall.) Schott 、滴水珠P.cordata N.B Brown的干燥块茎等混充半夏的情况(前者习称“山珠半夏”)。
         1  半夏与水半夏等混伪品性状
       1.1  半夏块茎呈类球状,有的稍偏斜,直径1~1.5 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棕色凹点状根痕;下端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1.2  水半夏类圆形块茎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多歪斜,直径0.5~1.5 cm,高0.3~3 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遍体可见点状根痕;顶端类圆形,常有偏斜而凸起的叶痕或牙痕,黄棕色,下端有的略尖或尖,质坚实,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1.3  山珠半夏为天南星的小块茎,顶端亦有麻点,气味与半夏类同。与正品半夏的主要区别为呈扁椭圆形,半圆形;个较大,直径1~3 cm;顶端有明显而大的凹陷茎痕。
       1.4  滴水珠与半夏的区别:块茎呈边球形,直径0.8~3.5 cm,高1 cm,四周有时可见疣状突起的小根茎,表面浅黄色或浅棕色,顶端平,中心有凹陷的茎痕,底部扁圆有皱纹,表面较粗糙。
         2  粉末显微鉴别
       2.1  半夏①淀粉粒极多,单粒类圆形、半圆形或圆多角形,直径2~30 μm,脐点裂缝形,人字形,三叉状或星状,复粒多由2~4分粒(偶至8分粒)组成;②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20~153 μm;③螺纹导管直径10~38 μm,少见环纹导管。
       2.2  水半夏①淀粉粒极多,单粒较少,圆球形、卵圆形半圆形或多角形,直径3~14 μm,脐点点状,人字形,短缝状或三叉状,复粒较多,由2~7分粒组成,有的分粒大小悬殊;②草酸钙针晶成束或散在长14~72(126) μm;③导管直径7~34 μm,以螺纹型为主,偶见环纹导管。
       2.3  山珠半夏与半夏的主要区别为:淀粉粒较小,以单粒淀粉为主,直径2~14 μm,大粒者层纹可见,复粒少数;有少数草酸钙方晶。
        3  其它与半夏同属的掌叶
       半夏的块茎及梨头尖的块茎或切片也有混充半夏药用者,其疗效是否与半夏类同,应作临床、药理研究,故目前也应视为半夏的混淆品。
       (湖北省黄石市中医医院  4350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