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保健甜茶多穗柯的研究与开发
作者:杨勇, 彭炳华, 马庭升, 邓伟峰, 杨志学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药学院,重庆 400716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多穗柯甜茶是一种具有很长食用历史的民间非糖甜味饮品,中医药认为其对多种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研究表明,多穗柯甜茶含有较高的黄酮类和多酚物质,其甜味和药理保健功能与其所含的黄酮类物质有关。本文系统地综述了多穗柯甜茶在化学成分研究,加工提取技术研究和药理保健功能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多穗柯甜茶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多穗柯; 开发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Lilhocarpus polystachys Rehd
       YANG Yong, PEN Binghua, MA Tingsheng, DENG Weifeng, YANG Zhixue
       1.Pharmaceutical Department of Huaihua Medical College, Huaihua 418000,China;
       2. Pharmaceutical College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6,China
       Abstract:Lilhocarpus Polystachys Rehd is a sweet and nonsugar folk drink, which has centuries-old edible history. It can prevent man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ccording to Chinese herbalist. Research indicates that Lilhocarpus Polystachys Rehd contains substantive flavones and polyphenolic substance, and its sweet waste and pharmacology and heath effect are related to the substance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laborates the research advance of Lilhocarpus Polystachys Rehd, including its chemical ingredient, processing, ingredientextracting and pharmacology and heath effect.
       Key words:Lithocarpus Polystachyus Rehd;  Devolepment
        多穗柯,拉丁学名为Lilhocarpus Polystachys Rehd,属于壳斗科Fagaceae栎属常绿植物,由于该植物的叶浸泡后具有很高的甜味,因而被称为甜茶。多穗柯甜茶甘甜清爽,不仅生津止渴,而且具有很好的药理保健功能。据《中华中药志》记载:“多穗柯茶能防治高血压、治疗湿热痢疾、皮肤瘙痒、痈疽恶疮等症。并具有滋养肝肾、和胃降逆、润肺止咳、解困醒酒等作用”。多穗柯多以野生状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而以湖南、福建、江西、广西、安徽等省资源丰富而集中,在湖南雪峰山一带分布较多。现在湖南,江西,重庆等省市已有人工栽培,由于该植物萌发力强,每年春、秋可摘两到三次嫩叶,为其开发利用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
       1  多穗柯甜茶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针对多穗柯甜茶的甜味和保健作用,我国科研工作者对多穗柯叶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多穗柯甜茶含有很多的黄酮类和多酚物质。根据杨大坚等[1]的报道,多穗柯含有三种二氢查尔酮葡萄糖苷:根皮苷,三叶苷和3羟基根皮苷。其中以三叶苷含量最高,占总量的95%,其甜度为蔗糖的300倍。周文华[2]也从湖南多穗柯甜茶中分离到两种含量极高的天然甜素,总含量为12.6% ,经化学结构鉴定为二氢查尔酮- 葡萄糖苷。王日为等[3]测定了3~5月份采收的湖南野生甜茶及初制品的水浸出物等常量成分后表明, 湖南多穗柯甜茶的水浸出物含量为40.06%~43.20%。总黄酮含量为9.00%~14.60%,游离氨基酸含量0.32%~0.64%,总灰分3.80%~4.35%,而水溶性还原糖仅为0.6 %~0.9 %,说明甜茶的甜味不是可溶性还原糖提供的。廖晓峰等[4]测定了多穗柯甜茶的总黄酮含量为22.2%。以上研究报道均证实多穗柯甜茶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较多,这可能与它的一些生理功能有关。1974年,Henry. R.Arthur等[5]从多穗柯中分离出三种新的环菠萝蜜烷三萜类化合物并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指出多穗柯中存在八种三萜类化合物,主要为齐墩果烷,达玛烷,环菠萝蜜烷等类物质,并猜测此类化合物可能是甜茶止咳有效成分。为研究多穗柯甜茶的抗过敏成分,李晚谊等[6]从云南甜茶(多穗柯)的醋酸乙酯提取物中分离得到具有抑制透明质酸酶活性的2个化合物,经光谱分析、化学反应和文献对照等方法,初步鉴定其有效成分为二氢查尔酮-2"-β-D-吡喃葡萄糖苷和二氢查尔酮-4"-β-D-吡喃葡萄糖苷。多穗柯棕色素较早得到生产应用的多穗柯提取物,由叶提取和分离得到,其产率可达干叶重的10%左右,属酚酸类化合物[7]。该色素能用于糖果、冷饮、饮料、配制酒及糕点等的着色,亦可用于药品的糖衣着色。
       2  多穗柯甜茶加工及提取技术研究现状
        多穗柯甜茶加工技术的研究主要以甜茶饮料和干茶制作工艺为主。廖晓峰等[8]研究了多穗柯微胶囊化固体饮料的工艺条件及配方,得出最佳配方为:多穗柯精提液9%,拉伯树胶3%,明胶为0.1%,柠檬酸12%,碳酸氢钠8%,桔子香精0.8%,白糊精57%。申东等[9]研究了多穗柯甜茶的干茶制作工艺,认为多穗柯叶含糖量高,遇热粘稠性大,烘干困难,根据它的这一特性,对制作工艺进行了实验,研究出极品甜茶和袋泡型甜茶的工艺技术,生产的极品甜茶外形呈椭圆似蝌蚪,色泽乌黑或墨绿油润,内质香气甜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清甜爽口,叶底翠绿鲜活。袋泡型甜茶香气清甜,滋味鲜甜爽口,汤色黄绿或黄红明亮。
        为深度开发多穗柯甜茶和有效利用多穗柯甜茶中丰富的药理保健成分,肖坤福等[10,11]对多穗柯中的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后得出:采用25倍体积的80%的乙醇溶剂连续回流提取2h为最佳提取条件,从多穗柯叶中可提取到12.59%的总黄酮物质。同时为实现多穗柯黄酮物质的分离纯化,他还对PDH-600树脂对多穗柯总黄酮的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测得多穗柯总黄酮吸附洗脱的最适宜条件为:原液浓度为1.650 mg/ml,pH值为5,流速为2 BV/h,洗脱剂为45%的乙醇时,解吸效果较好。廖晓峰等[12]对多穗柯中的二氢查尔酮的提取工艺也进行研究,据报道,通过其设计的工艺路线可以从干叶中得到5%的二氢查尔酮甜味素。
       3  多穗柯甜茶药理作用
        多穗柯甜茶的药理保健功能以所含药理保健成分为物质基础。多穗柯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多酚类化合物已经证实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抗衰老、扩张血管、调节血管渗透性、防止动脉硬化、利尿、抗菌消炎、抑制肿瘤细胞等药理作用。研究表明多穗柯甜茶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李晚谊等发现多穗柯甜茶的醋酸乙酯组分抗过敏作用最强,对透明质酸酶的抑制率为70%。成分预试验结果显示,抗过敏有效成分可能为黄酮类化合物。苏学素等[13]也从中分离出具有抑制活化透明质酸酶的活性成分,经酸水解重结晶,鉴定后证实该活性成分为二氢查尔酮葡萄糖苷。
       4  多穗柯甜茶的开发利用前景
        多穗柯甜茶是一种含有多种保健功能成分的民间饮料,在湖南和江西分布较多。据考察,湖南雪峰山区野生多穗柯甜茶分布面积达5.4 ha,年产鲜嫩叶达1600 t,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5,是一种具有很高利用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多穗柯甜茶素是一种高甜、低热、无毒性的天然甜味剂,符合甜度高、能量低为特点的健康甜味剂要求,可以替代蔗糖制作食品,对于预防肥胖症、糖尿病、心血管病、高血压病、动脉硬化、龋齿等均有一定效果。多穗柯中的黄酮类物质,三萜烯类化合物与抗过敏,抗炎、降血压、降脂等作用有关,提取纯化这些有效成分,可以开发出以多穗柯甜茶为原料的第三代保健食品和天然药品。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关注及对天然保健品及医药品的偏爱,对多穗柯甜茶的研究和开发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杨大坚.甜茶化学成分研究Ⅰ甜味成分[J].中草药,1991,22(3):99.
       
       [2]周文华.湖南甜茶的甜味成分[J].食品科学,1992,13(4):17.
       
       [3]王日为,李辉勇,张丽霞,等.湖南野生甜茶常量成分及色素稳定性研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 ,10(22) :456.
       
       [4]廖晓峰,姚惠源.多穗柯嫩叶浸提液的有效成分及药用成分分析[J].粮食与食品工业, 1999,1:251.
       
       [5]Henry. R. Arthar. Triterpenes of lithocarpus species[J].Phyto- chemistry,1974,13:1551.
       
       [6]李晚谊,李瑞英.云南甜茶过敏有效成分初步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23(6):4611.
       
       [7]廖晓峰.从多穗柯叶中提取多穗柯棕色素的研究[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8,21(2):1571.
       
       [8]申 东,赖 飞,姚文化,等.多穗石柯茶[J].贵州茶叶,2001,106(2):28.
       
       [9]廖晓峰,于 荣,曾康华.多穗柯发泡型固形饮料研制及模糊数学评定[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2000,23(2):313.
       
       [10]肖坤福,廖晓峰,于 荣,等. PDH-600树脂对多穗柯总黄酮的吸附性能研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2003,19(4):10.
       
       [11]肖坤福,廖晓峰,催艳娟,等.多穗柯中黄酮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J].食品科学,2004,25(5):112.
       
       [12]廖晓峰,于 荣,姚惠源.从多穗柯中提取二氢查尔酮(DHC)类甜味剂的研究[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1999,15(1):35.
       
       [13]苏学素,焦必林.四川甜茶抗过敏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定[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0, 22(5):419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