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萍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3;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观察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疗效。方法门诊确诊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17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与对照组87例。治疗组口服祛风止痒口服液,对照组口服西替利嗪片,用药前、1周后、2周后、3周后分别观察皮肤变化和自觉症状及不良反应,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9.3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1.7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3.00 ,P< 0.05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祛风止痒口服液在皮肤科临床中可用于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疗效满意,副作用小。
【关键词】 祛风止痒口服液 过敏性皮肤病
过敏性皮肤病是皮肤科常见疾病,通常使用抗组织胺药物治疗,但副作用较大,我科应用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多种过敏性皮肤病,取得较满意疗效,且副作用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74例患者均来自本科门诊,其中慢性荨麻疹56例,脂溢性皮炎40例,皮肤瘙痒症30例,神经性皮炎28例,激素依赖性皮炎20例。
1.2 方法
每种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病程、病情、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治疗组87例采用祛风止痒口服液(四川泰华堂制药有限公司)3次/d,10 ml/次,饭后服用;对照组87例,采用西替利嗪片10 mg,1次/d口服。两组均外用非皮质激素软膏(可润),可润软膏海南三叶制药厂有限公司。连续2周为1个疗程。用药前、1周后、2周后、3周后分别观察皮损变化和自觉症状及不良反应,进行疗效评判。
1.3 疗效判定标准
两组均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判,判定标准:皮损消退大于90%,仅留色素沉着斑或减退斑,痒感消失为痊愈;皮损消退50%~89%,痒感明显减轻为显效;皮损消退20%~49%痒感减轻,为有效;皮损消退小于20%,痒感无减轻为无效。总有效率以痊愈加显效计算。
2 结果
2.1 疗效结果见表1。表1 两组过敏性皮肤病患者疗效对比(略)
治疗组总有效率(79.3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51.7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23.00 , 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腹泻,无需治疗,停药后自行消失。对照组11例患者出现轻度嗜睡,未予处理。
3 讨论
临床辨证凡属风热、湿胜、气血瘀滞者均可应用,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优势。祛风止痒口服液中防风、苍耳子、青蒿、地肤子具有祛风清热止痒作用,现代医学证明青蒿琥酯对体液免疫有抑制作用[1].方中芍药柔肝养血,调和营卫,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芍药提取物对鸡红细胞激发的迟发性变态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经药理实验证实有显著抑制小鼠被动皮肤反应的作用,能拮抗组胺所致的局部反应,稳定肥大细胞膜,提高肥大细胞的保护率和抑制其脱颗粒,以达到抗过敏反应的作用[2];此外地龙具有清热息风之效,为临床治疗过敏性疾病的常用药,通过临床观察,祛风止痒口服液对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不十分理想,对慢性荨麻疹、脂溢性皮炎、神经性皮炎及皮肤瘙痒症的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剑勇,钟嘉熙,史志云等.芩丹片与青蒿琥酯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7):489.
[2]陈德宇,肖顺汉.加味芍药甘草口服液治疗丘疹性麻疹作用机制的临床实验探讨[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0,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