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瘙痒症31例疗效观察
作者:余秋焕, 王宗英    
作者单位:(南阳中医药学校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61)

《时珍国医国药》 2007年 第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瘙痒症的疗效。方法选择61例肛门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用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为63.3%,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瘙痒症疗效显著。
       【关键词】  肛门瘙痒症; 中西医结合; 中医辨证施治
       肛门瘙痒症是指肛门周围皮肤顽固性瘙痒,经久不愈,且易复发。199709~200608,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门瘙痒症31例,并与单纯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作疗效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都符合下列标准:①肛门周围顽固性发痒,时轻时重;用手搔抓后瘙痒灼痛更加剧烈,有时刺痛,有时如虫咬、虫爬、蚁走等感觉,夜间更甚,影响睡眠。②经检查:局部有抓痕,常有出血、糜烂、裂口、渗液、结痂等继发损害,患处皮肤变厚,皱襞肥大,久病后皮肤发生苔藓样变化,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③作全身体检,排除糖尿病等其它疾病。
       1.2  一般资料共61例,根据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31例,男20例,女11例;年龄28~65岁,平均年龄51.2岁;病程20 d~1.5年,平均病程0.6年。对照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29~63岁,平均年龄52.3岁;病程23 d~1.7年,平均病程0.61年。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和临床表现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3  中医辨证分型①风热袭肺,移于大肠型:肛门瘙痒,遇热痒剧,稍凉减轻,或身热,搔时起红色粟粒,或搔后出现血点,舌红苔黄燥,脉浮数;②肝经湿热,循经下注型:肛门皱襞皮肤肿胀,局部湿烂,浸淫滋水,多有腥臭味,可因痒甚、搔抓出现烦躁不安,夜不能眠,舌苔黄厚,脉弦滑;③血虚生风,肌肤失养型:皮肤干燥或起白屑,抓而痒甚,抓破后出现血迹血点,则痒可稍减,舌暗淡,脉浮细数;④血淤生风,蕴结不散型:皮肤增厚,呈苔藓化,舌质暗红,有淤斑淤点,脉弦涩;⑤虫毒骚扰型:肛门瘙痒,犹如虫行,夜晚痒甚。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中医治疗①风热袭肺,移于大肠型:清热泻火通便。凉膈散加减:大黄、芒硝各5 g,黄芩、栀子、连翘、甘草各10 g,薄荷、防风各6 g,竹叶3 g。②肝经湿热,循经下注型:疏风清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当归、生地、龙胆草、栀子、黄芩、苍术、黄柏、荆芥、牛蒡子各10 g,苦参15 g,甘草6 g。③血虚生风,肌肤失养型:养血熄风,滋阴润燥。当归饮子加减:当归、川芎各12 g,生地15 g,白芍、防风、白蒺藜、荆芥、何首乌、黄芪、甘草各10 g。④血淤生风,蕴结不散型:逐淤祛风。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牛膝、白蒺藜、荆芥各10 g,赤芍12 g。⑤虫毒骚扰型:杀虫解毒止痒。乌梅丸加减:乌梅、黄柏、苦参、蛇床子各10 g,黄连、川椒、桂枝各6 g。1剂/d,水煎,分2~3次口服,临床应用时应根据中医辨证及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和病情随证加减药物和药量。以上均治疗10 d为1个疗程。
       2.1.2  西医治疗口服制霉菌素50万U,扑尔敏8 mg,泼尼松10 mg,3次/d,饭后服。对更年期及老年重症病人,可用性激素治疗。女性口服乙烯雌酚0.5~1 mg,每晚1次;男性用丙酸睾丸酮25 mg,肌注,1~2次/周。同时用醋酸氟氢可的松软膏涂抹肛门周围,对皮损呈湿疹样改变的,可选用2%樟脑霜及5%硫磺煤焦油软膏。10 d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单纯用西医治疗,治疗方法同2.1.2。两组均治疗1~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瘙痒症状完全消失,肛周皮肤正常,6个月无复发为治愈;瘙痒症状基本消失,肛门皮肤基本接近正常,但仍有复发,但复发间隔时间比原来明显延长为有效;瘙痒症状和皮损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肛门瘙痒症是一种常见的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中医称为“痒风”“谷道痒”,一般称为“肛门痒”。多由于禀性不耐,血热内蕴,外感之邪易侵袭,则血热生风,因而致痒;久病体弱,气血亏虚,风邪乘虚外袭,血虚易生风,肌肤失养致本病;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油腻、酒类,损伤脾胃,湿热内生,化热生风,内不得疏泄,外不得透达,怫郁于皮肤腠理,而发本病。本病多发于中老年,20岁以下较少,男性多于女性,不常运动者多发,有原发和继发。临床上应根据证型不同进行辨证施治。风性善行数变且为阳邪、易袭阳位,肺为华盖,首当其冲。肺与大肠相表里,风热袭肺,很快移热于大肠,出现肛门瘙痒,遇热痒剧,治宜清热泻火通便,凉膈散加减;饮食不节,易生湿热,湿性重浊、粘滞、趋下,故肛门局部湿烂,浸滋流水,多痒甚且有腥臭味,治宜疏风热利湿,龙胆泻肝汤加减;久病体弱,气血亏虚,风邪乘虚入侵,肌肤失养,而致皮肤干燥或起白屑,抓而痒甚,治宜养血熄风,滋阴润燥,当归饮子加减;气血运行失调而致淤血,淤塞经脉,局部得不到血液的濡养,可出现局部皮肤增厚,有淤点或淤斑,皮肤紫黯,治以逐淤祛风,治宜桃红四物汤加减;有虫毒骚扰,肛门瘙痒,似有虫爬,往往于夜间痒甚,治宜杀虫解毒止痒,代表方剂乌梅丸配以苦参、蛇床子杀虫止痒。在中医治疗的基础上配以扑尔敏、泼尼松以消炎止痒。对于有霉菌感染患者,可口服制霉菌素。更年期及老年重症病人,可用性激素治疗。在全身用药的同时,局部涂以醋酸氟氢可的松软膏消炎止痒。在此同时应祛除病因,保持局部清洁,忌食刺激性和过敏性食物和药物,避免局部搔抓和刺激,以达到根除病变,杜绝复发的目的,做到局部治疗和整体治疗相结合,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