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论机体的自我否定倾向
作者:华何与, 吕志平, 张红栓,华丹一    
作者单位:1.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广东 广州 ;2.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13医院,甘肃 兰州; 3.泰格林纸集团,湖南 岳阳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适应环境,保持正常,机体是要付出代价的。机体在肯定自身的同时也在否定自身。疾病的根本原因是机体的内在因素、内在关系、自我否定倾向,是机体各个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能用辨证的观点去理解机体的内在关系是现代医学的重大缺陷。
       【关键词】  内在关系; 自我否定倾向; 辨证分析
       The Cost of Life
        HUA Heyu1, L Zhipin1*, ZHANG Hongshuan2,HUA Danyi3
        (1.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2. Hunan Tiger Forest and Paper Group, YueYang 414002, China; 3. 513 Hospital of PLA, LanZhou 732750, China)
        Abstract:Human adapt to the environment to remain balance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at the cost of life.Human body has the physiological incline of self-affirmation and self-denial.The cause of disease is the internal reasons of body,the intrinsic relations of body,the physiological incline of self-denial and the result of interaction of body constitution.Modern Western Medicine can"t use the dialectic way to analyze the intrinsic relations of human body,which is the main disadvantage of Western Medicine.
        Key words:Intrinsic relations;  Incline of self-denial;  Cost;  Whole;  Demand
        辨证思维认为,机体在肯定自身的同时也在否定自身。这种把否定(损害)也看成是机体内在因素的命题西医理解不了,中医倒是可能接受,因为中医总是用机体的内在关系去说明机体异常的原因:如阴阳的不平衡、五行的相乘相侮、经络的不通等等。
           1  机体是用否定的手段肯定自身的
         中医认为,阴阳对立双方的不平衡会导致机体的异常。西医对此不以为然,因为西医的精确研究表明,机体正是靠对立双方的不平衡来保持正常的。比如天气寒冷,机体的产热功能必须加强,散热功能必须减弱,正是这种对立功能之间的强弱不平衡状态,机体的产热量和散热量才能保持平衡,体温才能保持正常。西医的认识很精确,不过西医观察到的只是机体某个时候的某种状态,如果我们对机体进行整体动态的观察,就会发现机体只能忍受一定时间、一定强度的不平衡状态。比如有人能够冬泳,但不可能长时间进行。机体如果不在适当的时候向相反的状态转变,必然受到较大损害。如果说中医看到了不平衡对机体的否定,那么西医则看到了不平衡对机体的肯定。实际上机体是用不平衡来保持平衡的,因而是用否定的手段来肯定自身的,就是说机体适应环境,保持正常是要有所否定的,是要付出代价的。西医缺乏辨证思维,在肯定倾向较大的地方看不到否定,把手段的否定性误以为结果的肯定性。
        白细胞吞噬细菌,这是机体的自我肯定;白细胞因吞噬细菌而死亡,这是机体的自我否定,是机体抵抗细菌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是值得的,有的代价就太大了,比如西医就认为,风湿病、肾小球肾炎与免疫力抵抗链球菌感染有关。虽然对这种疾病的原因充满疑惑,西医却绝对不会把这种变态反应理解为肯定机体的手段。西医缺乏辨证思维,在否定倾向较大的地方看不到肯定。
       2  否定是内在关系的必然倾向
        西医没有意识到内在关系具有否定倾向有其研究方法上的原因:如果分别对各个部分的功能进行研究,当然会说各个部分的功能都是有用的,因而必须从肯定方面去理解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
        西医只从肯定方面、对机体有利方面去理解机体各个结构(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内在关系,即内因)。既然机体没有自我否定倾向,那么机体的疾病就只能是外界环境(外因)中的有害因素造成的。所以西医的疾病观就是好的内因不能抵抗坏的外因而使机体受到损害。在这样的思维支配下,西医在研究疾病时重视外因,重视外因造成的局部损害,重视局部损害对整体的影响。只是在那些没有明显外因的难治之症面前,西医才意识到机体自身确有其导致异常的因素(异常的基因、不良的心理等)。不过西医并没有因此而转向辨证思维,因为西医并没有把否定看成是内在关系的必然倾向。而辨证思维认为,否定和肯定一样,也是内在关系固有的;它存在于生命的全过程,表现在内在关系的各个层次上;否定和肯定这两个倾向之间的力量对比使机体呈现出从健康到疾病的一系列状态;而且肯定只是相对的、有条件的,所以机体的正常、生命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因而是暂时的;而否定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所以机体的异常、死亡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这就表明一个机体不管其由遗传得到的基因多么正常,不管其生存的外界环境条件多么良好,内在关系必然的、固有的否定倾向必然导致其由异常、疾病而走向死亡。从古到今,任何个体都毫无例外地死亡了。辨证思维难道不是和现实高度一致吗?西医虽然没有意识到内在关系具有否定倾向,但是西医却经常精确地描述结构及其反应对机体不利的方面:在分子水平上,端粒在不断地缩短;在细胞水平上,细胞在不断地死亡(细胞的分裂次数是有限的);在器官或系统水平上,应激反应,各种变态反应等。只是在整体水平上,在“整合与控制”这个关于整体的概念中,看不到整体关系中的否定倾向。这说明西医对整体认识不足。
           3  机体在整体水平上同样具有否定倾向
        西医以分析研究为主,因为西医认为:整体是部分之和,只要把分析得到的对部分的认识相加,就得到了对整体的认识。但是整体决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所以对整体的认识,必须(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整体中各个部分相互作用的综合研究,即对机体进行整体动态的研究才能得到。分析和综合可以互相促进,却不能互相替代。西医虽然也有一定的综合研究,但也是较低水平上的综合研究,并没有达到整体水平,也没有从整体水平上清楚地认识各个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内在关系,所以西医对整体认识不足。这从西医对神经系统的认识不足中可以看出。
        神经系统调控着整体,因而代表着整体。对神经系统认识不足,就会对整体认识不足。面对神经系统十分精细的结构和十分复杂的功能,特别是面对神经中枢的每一个瞬间都要综合处理千百万个传入信号这样的情景,以分析研究为主的西医对此显得力不从心。于是西医放松了一贯的精确认识的要求,转而进行了大胆的猜测(西医的整合与控制概念)。这种只从肯定方面去理解整体的猜测由于符合西医由分析研究得到的认识,使得西医颇为满意。
        不过神经系统对整体的控制似乎并不让人满意。比如血管硬化后,血压的升高、心跳的加快很可能造成血管的栓塞、破裂。但是只要骨骼肌功能加强,对血液的需求增加,神经中枢就必然会升高血压、加快心跳,这就可能造成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再说造成血管硬化的一些因素,如偏高的血压、血脂、血糖等,似乎也应该在神经中枢的调控之下吧?甚至连食欲也是由神经中枢调控的。良好的食欲导致的肥胖,正是血压、血脂、血糖偏高的诱因。
        笔者在《需求论》[1]中对神经系统的调控作用进行了逻辑推理,从理论上证明了在神经调控下整体关系具有的必然的否定倾向。理论要用大量的实践来检验。在这之前,我们至少要意识到,西医只认识了结构的功能作用,但是结构还有需求作用;我们不能再对结构的需求作用漠不关心,视而不见,不能仅仅只用功能作用去解释各个结构对整体的作用:突然而起的胃疼马上使人四肢无力,这当然不是胃的消化功能造成的,而是胃部的神经感受器传入的疼痛信号造成的,是胃的需求信号造成的。这个需求信号我们感觉到了,更多的需求信号并不在我们的大脑皮层产生感觉。正是这些有感觉和无感觉的需求信号在神经中枢内的相互作用(或者说是神经中枢对需求信号进行综合处理的过程),决定着各个结构的功能之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的。需求变化是功能变化的根据,对需求缺乏认识,对功能的认识就不可能完全正确。既然西医对需求缺乏认识,那么西医对功能的精确认识又能正确到什么程度呢?难怪西医对免疫功能损害正常结构感到迷惑不解,对中医脏腑的某些功能感到迷惑不解。
        4  自我否定是疾病的根本原因
        西医疾病观的缺陷就是没有认识到内在关系还有否定机体的一面:收缩皮肤血管、降低皮肤温度是机体在寒冷环境中保持体温的自我肯定的反应。这种反应却对皮肤不利,会损害皮肤。机体在肯定某些部分时必然要否定另一些部分,就是说机体各部分不但是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还是相互矛盾、互相损害的。这种自我损害可能是严重的、突发的(如过敏反应);可能是微小的、渐进的;而微小的、渐进的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严重的、突发的(如血管的硬化就是一个微小的、渐进的过程,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变成严重的、突发的心脑血管损害)。在那些有明显外因的疾病中,自我损害往往被外因的损害所掩盖并被放大,比如机体对寒冷的反应会降低皮肤温度,而寒冷使皮肤的温度更低,从而造成皮肤的冻伤。在没有明显外因的疾病中,西医虽然已经意识到内因是疾病的根本原因,但是片面性思维使其认为,只有异常的部分才会损害机体,于是西医深入到未知的分子水平中去研究异常的基因。研究异常基因是疾病的原因固然不错,但是基因异常的原因又要研究。要提醒西医的是: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才是根本,一切都在关系之中。其实西医已经模糊地感觉到这一点了。比如说西医认识到癌细胞与癌基因有关,但癌基因却是一个正常的基因,细胞的癌变只是与癌基因的过度表达有关,或者说与抑癌基因的表达太弱有关。对立双方的不平衡造成了异常,这多么象中医的阴阳概念。西医只要再迈一步,只要意识到内在关系不但在肯定机体,还在否定机体,西医就转向辨证思维了。
        中医重视内因,认为内在关系才是疾病的根本原因。当中医用既没有灭菌作用又不能增强免疫力的中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时,西医感到不可理解。其实中医正是通过调整内在关系,调整需求关系,使之否定倾向减弱的手段来达到治疗目的。中医的治疗手段有一定的疗效表明,当外界环境基本适合机体生存时,机体的疾病主要是由机体的自我否定倾向造成的,就是说一般疾病都可以象中医那样通过调整内在关系达到治疗目的。当然,中医对内在关系的认识由于缺乏精确的分析研究而显得模糊,猜测的成分颇多,但是其合理的内核却是不容置疑的。西医最辉煌的成就就是用药物来帮助机体抵抗有害微生物,但是现在研究药物的速度都有点赶不上微生物变异的速度,机体也往往深受药物所害,西医疾病观的片面性也是不容置疑的。
        机体必须生存在环境之中。当我们赞叹机体通过种种奇妙的内在关系的变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时,不要忘记为了这些奇妙的变化机体是要付出代价的,生命是要付出代价的。环境越差,代价就越大,生命就越短。如果说对环境的改变医学往往力不从心而更多的是社会的责任,那么医学更应该关注的是机体的内在关系。机体的内在关系远远地比我们现在认识到的要复杂许多。内在关系当然在肯定机体,但是其手段却是否定的,机体具有自我否定倾向。人类应研究这些倾向,减少这些倾向,从而减少异常,减少疾病,减少生命的代价,减少医疗的代价。在这方面我们应该从中医学说中得到不少的启发和认识。
       【参考文献】
         [1] 华何与,华丹一,张红栓.需求论[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4):95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