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学效果的风险评估模型比较研究
作者:蔡宇, 张荣华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教学效果评估问题是当今教育教学管理中的首要问题之一。文章对教学效果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总结,提出模糊综合评判方法适于教学效果评估问题,能够较为客观地描述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与总体状况,建议在教学评估的具体实践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模糊综合评判; 教学效果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Risk Assessment Models in Teaching Effect
CAI YuZHANG Ronghua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ical College of Jinan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2,China
Abstract:Evaluating teaching effec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ssues in our teaching management practice. This paper analyzes several risk assessment models and recommends that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is suitable for evaluating teaching effect. It is better to generalize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to practice.
Key words:Risk assessment;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Teaching effect
目前,世界各国高校都在讨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学质量评估问题,自1994年起国家已对各类高校的教学质量进行了不同级别的评估,目前高校重视来自上级部门的质量评估,而对高校内部对学生培养质量的自我评估和社会化评估重视不够。
对学生培养质量进行评估其目的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国内外现行的教学评估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学校自身不想对自身做一个明确评估怕影响学校声誉,教师不想客观评估怕影响自身职位和岗位等等,以上种种因素所得出的评估结果不但没达到预期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反而对教学产生了消极影响,挫伤了教学积极性。
旨在通过外部评估促进高校内部形成学生培养质量自我监控、自我调节机制,学生培养质量的标准尽管有一定的主观性,但是仍有客观规律可循。为此,一方面要建立一套系统的学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一方面要不断研究和完善教学评估体系,力求科学、合理,数据来源公正可靠,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公信度,使学生培养质量评估体系真正成为评估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之一[1~3]。
1 教学效果中的风险评估问题
教学效果中的风险评估是按照科学的程序和方法,对教学效果或教学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论证,从而为评估总体状况提供科学的依据。风险评估可以在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后评估等各个阶段进行,对教学中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并作出综合评估,以便针对存在的问题,根据当前教学水平和经济条件,提出有效措施,改进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
一般来说,教学效果中的风险评估的目的有3点:①系统地从教学计划、教学过程、教学后评估等全过程中考虑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找出其影响因素;②对教学效果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找出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水平的实施方案;③促进实现教育教学的系统化与科学化管理。
2 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分类的方法很多。可根据评估方法的特征分类评估,也可根据收集的资料、数据和信息的处理评估等来大致划分和归纳风险评估的类别。只要其方法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又有各自的理论,能建立起表达评估对象的特性和变化(运动)规律,或能建立起系统数学模型,这样的风险评估方法就是有实用价值的。这些方法是风险评估的手段和工具。据报道,风险评估方法有数十种,适用性较强的方法只有十几种,各有所长,互为补充,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分类方法。
2.1 按照评估方法的特征分类
2.1.1 定性评估即依靠人的观察分析能力,借助于经验和判断能力进行评估的方法。
2.1.2 定量评估即主要依靠历史统计数据,运用数学方法构造模型进行评估的方法。
2.1.3 综合评估这种综合常表现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综合,有时是两种以上定量评估方法的综合。由于各评估方法都有它的适用范围和特点,综合评估兼有多种方法的长处,因而可以得到较为可靠和精确的评估结果。
2.2 按照收集数据、信息来源及其处理方法分类
2.2.1 专家评分法以专家为索取数据、信息的对象,运用专家的丰富知识和积累的经验,考虑评估对象及客观条件,采用直观或推断方法对系统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可以用定性或半定量的直观信息进行判断。专家评分法,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专家小组的,后者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启发,评分就更为公正。
2.2.2 参照类别法在以往有效的评估经验及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分析、对比、分类,可以判定有大量的评估项目及其数据是可参照、可类比、可移用的。在评估中利用某些可信、有效的数据和方法,为教学效果评估服务。
2.2.3 灰色安全评估法灰色系统理论认为大量已知信息(白色系统)、不少未知信息和非确知信息(黑色系统)混合组成灰色的系统。在教学效果评估过程中,通常都在信息不很清楚的情况下开展工作,风险评估与决策也都是在信息部分已知、部分未知的情况下做出的,可以把整个系统的安全状况看为灰色系统,利用建模和关联分析,使灰色系统“白化”,进行评估、预测和决策。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判断风险评估各指标的权重系数就是一种应用。
2.2.4 模糊数学(Fuzzy Set)定量分析利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的理论,以精确性对模糊性的一种逼近;应用模糊聚类和相似优先比、模糊综合评判、模糊语言和模糊控制、模式识别的模糊技术、模糊决策等方法,对教学效果进行定量分析,特别是借助于计算机技术进行定量评估。我国已经研制出基于模糊综合评估的软件系统,为风险评估开拓了新的领域。
3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在教学评估中的适用性分析
从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来看,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来评估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着明显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的影响因素众多,且许多因素具有模糊性。比如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等,都难以量化,只能用“好”“差”等等级概念来评述,但是,“好”与“差”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即“好”与“差”之间存在着一种中介过渡状态。这种中介过渡状态具有亦此亦彼的性质,也就是模糊性。其次,某些因素受外界影响比较大,具有偶然性。如学生上课出席情况、考试成绩等,往往没有规律性,难以预测。而模糊数学用“隶属度”来刻画这种模糊性,以达到定量精确的目的。
与其它评估方法相比,模糊综合评判具有以下优点:①模糊综合评判结果以向量的形式出现,提供的评判信息比其它方法丰富。首先,模糊综合评判结果本身是一个向量,而不是一个单点值,并且这个向量是一个模糊子集,较为准确地刻画了对象本身的模糊状况。所以评估结果本身在信息的质和量上都具有优越性。其次,模糊综合评判结果经进一步加工,又可提供一系列的参考综合信息。如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取隶属度最大的评估等级,就可确定被评估对象的最终等级评语;又如根据加权平均法:将评判结果作为权数,给各评语等级赋予适当的分数,就可以计算出一个等级分数值向量。②模糊综合评判从层次角度分析复杂对象。一方面,符合复杂系统的状况,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客观描述被评估对象;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尽可能准确地确定权数。在从因素对被评估对象的重要程度出发确定权数时,通常把整个评估因素体系的权数看成一个整体。这样,当复杂系统包含评判因素较多时,必然使每个因素的权数很小,因素间的重要程度差异将不易体现出来。但是,如果将复杂系统分层,则每个层次内的因素将变少,因素对被评估对象的隶属度和重要程度会较容易确定。因此,被评估对象越是复杂,结构层次越多,应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的效果就越理想。③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适用性较强。它既可用于主观因素的综合评判,又可用于客观因素的综合评判。在实际评估过程中,“亦此亦彼”的模糊现象大量存在,所以模糊综合评判的应用范围很广。特别是在主观因素的综合评判中,由于主观因素的模糊性很大,使用模糊综合评判可以发挥模糊方法的优势,评估效果优于其它方法。
以上是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优越性,但它也有自身的局限性。首先,模糊综合评判过程中,不能解决评估因素间的相关性所造成的评估信息重复的问题。因此,在进行模糊综合评判前,因素的预选和筛除十分重要,需要尽量把相关程度较大的因素删除,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如果评估因素考虑得不够充分,有可能影响评估结果的区分度。这需要我们系统分析教学评估中的风险因素,确保有足够的评估因素信息量,并将在指标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删除相关程度较大的因素。其次,在模糊综合评判中,指标的权重不是在评判过程中随机产生的,这样人为定权具有较大灵活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指标本身对被评估对象的重要程度,但人的主观性较大,与客观实际可能会有偏差。
笔者建议在教学评估过程中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评估指标的权重。通过建立一个描述系统功能或特征的递阶层次结构,通过两两比较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性,给出相应的比例标度,构成上层某因素对下层相关因素的判断矩阵,以给出相关因素对上层某因素的相对重要序列。采用AHP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主观性,为复杂系统影响因素的权重确定问题提供客观依据。
4 结论
本文对教学效果的风险评估模型进行了总结,并着重分析了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于教学效果评估问题的适用性与优越性。分析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能够系统描述教学过程的影响因素与总体状况,建议在教学评估实践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贾中裕.经济与管理数学模型[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0:140.
[2]陈春霞.改进教师课堂教学评估制度的策略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 ,2003,23(3):67.
[3]蔡宇,张荣华,易晖,等.中药学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J].云南中医学院报,2004,27(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