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宽叶荨麻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
作者:唐玲,周渊,王炜, 冯宝民,史丽颖,王永奇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时珍国医国药》 2008年 第4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 研究宽叶荨麻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为宽叶荨麻的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5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雷公藤)组,宽叶荨麻水提物高、中、低浓度组,宽叶荨麻醇提物高、中、低浓度组,通过佐剂性关节炎模型来观察大鼠体重、原发侧和继发侧足跖肿胀度以及关节炎指数的变化。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注射弗氏完全佐剂的各组大鼠足跖可见明显肿胀。与模型组相比,宽叶荨麻水提物和醇提物高、中、低浓度组可以不同程度的减轻大鼠原发侧和继发侧足跖肿胀度以及关节炎指数。结论宽叶荨麻水提物高浓度组对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抑制作用最强,优于阳性药(雷公藤)组,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宽叶荨麻具有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的价值。
       【关键词】  宽叶荨麻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弗氏完全佐剂
       Effects of U. laetevirens Maxim laetevirens Maxim. on Anti-Rheumatoid Arthritis
       TANG Ling,  ZHOU Yuan,WANG Wei, FENG Baomin, SHI Liying, WANG Yongqi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116622,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of U. laetevirens Maxim. (UL)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offer experimental basis for it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Methods45 ra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9 groups: blank group, model group, masculine group (tripterygium glycosides), low, medium, high dosage groups of UL aqueous extracts, low, medimn, high dosage groups of UL ethanol extracts. After the model of arthritis induced by adjuvant was established in rats, the body weight of rats, the swell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ide, and the change of arthritis index were observed.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blank group, the rats that were injected Freund"s adjuvant Complete (CFA) swelled obviously. Aqueous extracts and ethanol extracts of UL low, medium, high dosage groups could inhibit the swelling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ide and arthritis index in different extent, as compared with model group. ConclusionUL aqueous extracts with high dosage have the inhibitory action on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surpass masculine group(Tripterygium Glycosides). U. laetevirens Maxim. is worthy to be researched and exploited in treating rheumatoid arthritis.
       Key words:U. laetevirens Maxim. (UL),   Rheumatoid Arthritis(RA),   Freund"s adjuvant Complete (CFA)
        
       宽叶荨麻U. laetevirens Maxim.为荨麻科荨麻属植物,是我国民间常用中草药,广泛分布于长白山区和大、小兴安岭,宽叶荨麻为藏药地方标准所收载[1],亦为《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2册所收载[2],具有祛风定惊、温肾消食之功效[3]。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用它的水煎液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肤湿疹、手足麻木、糖尿病及前列腺增生等疾病。
       虽民间药用宽叶荨麻水煎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比较明显,而且我们在前期研究中也确证了这一结论,但国内外目前尚未见有宽叶荨麻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药理作用的研究报道。因此本文对上述宽叶荨麻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
       1  器材
       1.1  动物SD大鼠,雄性,体重(160±20)g,由大连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为SCXK(辽)2002-0002。分笼饲养,室温(18±2)℃,相对湿度45%~50%,空气新鲜,通风良好,自由摄食、饮水。
       1.2  药品与试剂宽叶荨麻U. laetevirens Maxim. (简称UL)采自辽宁省庄河市郊,由大连大学医学院高松教授鉴定,实验前分别以水煎煮和乙醇回流对其提取,然后用生理盐水配置成1 g生药/ml的溶液。雷公藤多苷片由湖南协力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3020138,用生理盐水配制成9.45 mg/kg[4]混悬液。弗氏完全佐剂为美国Sigma公司产品。其它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3  仪器 BP210S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Sartorius公司;HC/TP11B 10型分析天平,北京医用天平厂;千分尺,沈阳市第三量具厂;HH4型恒温水浴锅,国华电器有限公司;Laborata 4000型旋转蒸发仪,Heidolph公司。
       2  方法
       2.1  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模型的制备[5]临用前从冰箱取出弗氏完全佐剂(CFA),充分振荡、混匀。大鼠常规消毒后将其左肢拉直,用1 ml注射器针头于足跖中部皮内注射,每只大鼠注射0.1 ml CFA。
       2.2  动物分组及给药
       2.2.1  分组方法将SD雄性大鼠45只按体重大小随机分为9组,每组5只,设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雷公藤组,宽叶荨麻水提物高、中、低浓度组,宽叶荨麻醇提物高、中、低浓度组。其中除空白组以外其余各组均按0.1 ml/只弗氏完全佐剂注射于大鼠左后足跖内。
       2.2.2  给药方法实验第8天每天灌胃给药,1次/d,模型组、空白组每日以1 ml/100 g体重生理盐水给大鼠灌胃,其它组按对应组别每日给予宽叶荨麻水提物、醇提物灌胃,高浓度均以1.62 g/kg,中浓度均以1.08 g/kg,低浓度均以0.504 g/kg灌胃。连续灌胃给药21 d,于末次给药测完所有数据后处死大鼠。
       2.3  测定指标与方法
       2.3.1  体重的测量从实验第1天起称重,以后每隔6天称重1次。
       2.3.2  大鼠左足跖厚度的测定实验第1天,将大鼠左后肢拉直,用记号笔在大鼠足跖处作上标记,然后用千分尺测量左后足跖的厚度并记录。从实验第8天起,隔日测1次大鼠原发侧左后足跖厚度并记录,并根据左后足跖给佐剂前后厚度之差计算肿胀度(cm),连续观察21 d。
       2.3.3  大鼠右足跖厚度的测定 实验第1天,将大鼠右后肢拉直,用记号笔在大鼠足跖处作上标记,然后用千分尺测量每只鼠未注射CFA时右后足跖的厚度并记录。从实验第8天起,随同大鼠左后足跖厚度测定的同时,也对右后足跖厚度进行测定,隔日测一次大鼠继发侧右后足跖厚度并作记录,根据右后足跖给佐剂前后厚度之差计算肿胀度/cm,连续观察21 d。
       2.3.4   关节炎指数(AI)的计算[6]致炎后第12天开始观察并记录全身关节病变程度,1次/3 d。全身病变按5级评分法评价,根据未注射佐剂的其余3只肢体的病变程度累计积分,计算出AI。无红肿为0分;小趾关节红肿为1分;趾关节和足跖肿胀为2分;踝关节以下的足爪肿胀为3分;包括踝关节在内的全部足爪肿胀为4分。把各个关节的积分累计起来,即为每只大鼠的AI。
       2.3.5  动物状态观察观察动物毛色、光泽度及活动情况。
       2.4  统计学分析实验结果以±s表示,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随后采用LSD检验进行两两组间比较。P<0.05 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对AA模型大鼠状态及体重的影响大鼠体重作为一种常规的实验指标,可以反映药物的安全性,通过体重增减变化反映该药对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的影响,同时大鼠反应度、活动度等一般情况也可作为药物整体疗效的侧面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空白组大鼠状态良好,毛发光泽,体重增加,动作自如,反应灵敏。模型组大鼠毛发枯槁,进食量减少,在实验前2周体重略有增加,实验后2周出现降低。大鼠左后足及继发病变关节红肿明显并逐日加重,足跖明显增厚,动作迟缓,反应不灵敏,爬行困难,活动减少。宽叶荨麻水提物3个浓度组及醇提物3个浓度组大鼠所出现的症状相对较轻,且摄食积极,大鼠活跃,体重均持续增加,皮毛光滑有光泽,左后足及继发病变关节红肿较轻,反应灵敏,其中宽叶荨麻水提物高浓度组大鼠状态最佳。雷公藤组大鼠虽症状有所减轻,但进食较少,体重增长缓慢,倦怠,但不喜欢活动,皮毛粗糙或发黄,脚底发白,左后足及继发病变关节红肿较轻,反应较灵敏。见表1。表1  各组AA大鼠体重变化的比较(略)
       由表1可知,各组大鼠在实验第1天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空白组大鼠体重随实验进程逐日增加,模型组大鼠从实验第15天起体重有下降趋势,实验第29天模型组大鼠体重与空白组相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各给药组大鼠体重明显高于模型组大鼠体重(P<0.05,P<0.001)。宽叶荨麻水提物高浓度组在实验结束时与空白组大鼠体重相近(P>0.05),宽叶荨麻水提物中浓度组和宽叶荨麻醇提物高浓度组两者在实验结束时体重相近,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雷公藤组大鼠体重增长较宽叶荨麻水提物高浓度组缓慢,与宽叶荨麻水提物高浓度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
       3.2  对AA模型大鼠原发侧足跖厚度的影响
       3.2.1  对AA模型大鼠原发病变关节外观变化的影响模型大鼠在左后足跖皮内注射CFA后,后足爪开始变红、明显肿胀,持续3 d后,逐渐减轻,第8 d开始左后足再度肿胀,肿胀局部皮肤充血、红肿、增厚、温度升高,触之有明显的躲避行为。
       3.2.2  对AA模型大鼠左后足跖肿胀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见表2。表2  各组AA大鼠左后足跖厚度的比较(略)
       足跖厚度是反应AA模型大鼠炎症程度的外部客观指标。由表2可知,各组大鼠在致炎前左后足跖厚度无明显差异(P>0.05)。致炎8 d后各组大鼠左后足跖均发生肿胀,其厚度与空白组比较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模型复制成功。在致炎后的20 d内模型组与各给药组大鼠左后足跖厚度间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给予不同浓度药物作用24~28 d后可以观察到,雷公藤组与宽叶荨麻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均可以减轻弗式完全佐剂引发的大鼠足跖肿胀,其中宽叶荨麻水提取物高浓度组抑制作用最强,强于阳性药雷公藤组,与模型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
       3.3  对AA模型大鼠继发侧足跖厚度的影响
       3.3.1  对AA模型大鼠继发病变关节外观变化的影响本实验研究发现,致炎后第10 d继发病变逐渐出现。对侧右后足开始红肿,开始主要表现在踝关节,并逐渐累及整个脚趾,于脚趾关节间及前足跖出现关节肿大,且触及双踝关节呈现逃避反射,伸屈不利,痛反射明显。据报道[7]AA模型大鼠的继发性病变一般出现在致炎后的10~16 d,表现为持续性软组织炎症,伴有骨质溶解性骨膜炎、骨膜新骨形成、单核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关节完全黏连等症状。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相一致。经宽叶荨麻水提物、醇提物各浓度组与雷公藤组治疗后,各组大鼠病变关节肿胀均有不同程度的消退,显示其均可减轻模型大鼠病变关节的炎症反应。
       3.3.2  对AA模型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见表3。表3  各组AA大鼠右后足跖肿胀度的比较(略)
       由表3可知,各组大鼠在致炎前及致炎后第8天右足跖肿胀无显著差异(P>0.05),致炎后第10天开始,造模各组大鼠出现继发性右足爪肿胀,在致炎后的第14天,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度与空白组大鼠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雷公藤组、其他各给药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比较亦具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P<0.001)。宽叶荨麻醇提物低浓度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致炎后第20天左右各组大鼠继发性右足爪肿胀达到高峰。雷公藤组、宽叶荨麻水提物和醇提物各浓度组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模型组大鼠继发右足爪肿胀的作用,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01)。致炎后第28天,雷公藤组及各给药组仍然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01),其中宽叶荨麻水提取物高浓度组与雷公藤组降低足跖肿胀的作用最明显。说明各组药物均能明显降低AA模型大鼠的足跖肿胀,雷公藤组及宽叶荨麻水提取物高浓度组作用优于其他给药组。
       3.4  对AA模型大鼠关节炎指数变化的影响结果见表4。表4  各组AA大鼠致炎后AI的比较(略)
       由表4可知,实验第12天各给药组大鼠与模型组大鼠关节炎指数(AI)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此后模型组大鼠AI逐渐升高,在实验第21天达到高峰。实验第21和28天,雷公藤组和各给药组均有不同程度抑制模型大鼠AI升高的作用,其中雷公藤组、宽叶荨麻水提物和醇提物高、中浓度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P<0.001)。宽叶荨麻醇提物低浓度组与雷公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以上结果表明,各给药组均能抑制AA模型大鼠继发侧肢体的关节病变,宽叶荨麻水提物高浓度组和雷公藤组疗效尤佳。
       4  讨论
       AA模型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外源性抗原分子的模拟作用诱导机体免疫系统对关节自身组织的免疫反应从而诱导关节炎症。AA大鼠模型与RA在临床表现、病理、免疫有着相似或相近的特点,而且弗氏完全佐剂(CFA)的制备操作简便易行、造模周期较短、重复性好、可同时获得大量模型动物,对RA的基础研究十分适宜。因此本实验研究选用了AA大鼠作为实验的动物模型。
       致炎后大鼠表现为原发性反应期和继发性反应期两个时相,原发性反应期的病变主要表现为致炎局部的急性炎症反应。继发性反应期一般出现于致炎后10 d左右,表现为对侧和前足肿胀,且进行性加重。分析得知佐剂中结核杆菌的65 KD应激蛋白(HSP)与软骨中的蛋白多糖(PG)桥连蛋白抗原成分相似,通过分子模拟或交叉反应,致敏的T细胞可攻击关节软骨PG造成关节炎;此外,角膜、虹膜、主动脉等部位均有与软骨中相同的PG成分,当PG反应性T细胞迁徒到上述部位,即能与这些部位中的PG发生反应,造成局部炎症,引起关节外表现。本实验观察到,模型组大鼠在左足垫皮内注入CFA后,2~4 h内大鼠左足局部即开始红肿,并伴有发热现象,此时可见大鼠活动明显减少,并伴随有跛行或拖腿现象,3 d后局部肿胀开始逐渐消退,第8天左后足再度肿胀。第10天时开始出现全身性的继发性炎症反应,在大鼠的对侧肢体(右后肢)及前肢也出现关节红肿热痛症状,主要出现在踝关节,也累及整个脚趾,在足跖关节间及前足跖部位亦可见关节肿大,大鼠倦怠,抬腿现象明显。继发性病变在实验20 d左右达到高峰。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实验性AA大鼠的足跖肿胀出现了两次高峰,这与有关文献所报道的AA大鼠经历的几个阶段性变化,即急性局部炎症期(第1~4天)、急性炎症缓解期(第7~12天)、以多发性关节炎为特征的慢性周身炎症期(第10~28天)基本相似[8],说明本实验所复制的实验性RA动物模型是十分成功的。
       致炎后本实验结果表明,模型组大鼠足跖肿胀度与空白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当然宽叶荨麻水提取物及醇提物组、雷公藤组均能抑制AA大鼠局部足跖肿胀,尤以宽叶荨麻水提取物高浓度和雷公藤组明显。本研究从模型的整体角度出发,证明宽叶荨麻对AA大鼠有明显的抗炎消肿作用,能减轻或减缓炎性反应,促进足跖炎症肿胀的吸收和消散,具有减轻关节肿胀和有效缓解早期症状的特点。本研究为宽叶荨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确切疗效提供了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青海省药品检验所. 中国藏药,第1卷[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419.
       
       [2]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藏药第2册[S].1995:69.
       
       [3]候宽昭. 中国种子植物科属词典(第2版) [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8: 508.
       
       [4]吴艳.药理学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9:124
       
       [5]徐叔云,卞如濂.陈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23.
       
       [6]张钧田. 现代药理实验方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1383.
       
       [7]Jacobson PB,Borgan SJ,Wilcox D M,et al. A new spin on an old model: in viva evaluation of sease progression by magnetic reso nance imaging with respect to standard inflammatory parametersand histopathotogy in the adjuvant arthritic rat[J]. Arthtis Rheum,1999,42(10):60.
       
       [8]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44.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