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实验优选消痤颗粒剂的成型工艺
作者:朱小勇, 徐冬英, 陈卫卫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1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正交实验优选消痤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方法以药液的相对密度、加辅料倍数、混合辅料比例为主要影响因素,以芍药苷含量、成型难易为评价指标,用L9(34)正交实验优选成型工艺。结果筛选出的最佳成型工艺为相对密度1.28,加3.0倍辅料,混合辅料的比例为(糊精∶乳糖∶糖粉)=2∶3∶1。结论该工艺合理可行,稳定可靠。
【关键词】 正交实验; 消痤颗粒剂; 成型工艺; 高效液相色谱; 芍药苷
The Selection on the Optimal Molding Craft of Xiaocuo Granules by Orthogonal Design
ZHU Xiaoyong,XU Dongying,CHEN Weiwei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Nanning 530001,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molding craft of Xiaocuo granules by orthogonal design. MethodsThe main influential factors of the molding craft included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liquid,the times of subsidiary material, the proportion between mixed subsidiary materials. Conditions of the molding were evaluated with the content of peony glucoside and difficulty or Easiness to forming as indexes. The optimal craft of Xiaocuo granules was selected by L9(34)orthogonal design. ResultsThe best molding craft was that the relative density of solution was1.28, the times of subsidiary material was 3.0, and the proportion between mixed subsidiary materials(dextrin∶lactose∶sugar power)was 2∶3∶1. ConclusionThe molding craft of Xiaocuo granules is reasonable,stable and reliable.
Key words:Orthogonal design; Xiaocuo granules; The molding craft; HPLC; Peony glucoside
消痤颗粒剂是由赤芍等多味常用中药制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祛风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毒、血热引起的痤疮,疗效显著,深受患者欢迎。本品原为汤剂,因患者服用、携带不方便等,现制备成颗粒剂。本实验采用L9(34)正交实验,筛选出消痤颗粒剂的最佳成型工艺,为制备颗粒剂提供理论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安捷伦公司),BS224S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G1314A-VWD紫外检测器。
1.2 试药芍药苷对照品,供含量测定用,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为111607-200301。药材,均购自南宁市一心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药饮片厂,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要求。试剂,供试品溶液制备均使用分析纯试剂,高效液相色谱使用色谱纯试剂。
2 方法与结果
2.1 正交实验设计 根据相关文献[1~6]以及预试结果,确定以药液的相对密度、混合辅料倍数、混合辅料比例(糊精∶乳糖∶糖粉)为3个因素,每因素3个水平,用L9(34)正交表进行正交实验。成型效果通过两个指标考察:一是赤芍中的有效成分芍药苷含量;二是成型难易,并按芍药苷含量为0.5,成型难易为0.5的权重系数对这两个指标进行综合加权评分。结果见表1~2。
表1 因素水平(略)
表2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略)
*为依据实验样品对比之积分
2.2 芍药苷含量测定[7]
2.2.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应性 色谱柱为Lichrospher 5-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14∶86);G1314A-VWD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30 nm;柱温35℃;流速1.0 ml/min;理论塔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得出芍药苷对照品、复方消痤颗粒剂、阴性的HPLC图见图1~3。
图1 芍药苷对照品HPLC图 (略)
2.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芍药苷对照品,精密称定,置1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刻度,摇匀,即配成5.34 mg/ml芍药苷对照品溶液。
2.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量称取药材,以优选出的最佳提取工艺提取,浓缩,然后按正交设计要求制成颗粒剂。取颗粒适量,精密称定,置50 ml量瓶中,精密加入甲醇15 ml,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 min,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少的重量,摇匀,放冷,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图2 复方消痤颗粒剂样品HPLC图 (略)
图3 阴性HPLC图(略)
2.2.4 阴性对照溶液的制备 按处方量称取药材(不加赤芍),根据“2.2.3”项下要求,制备阴性对照溶液。
2.2.5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及阴性对照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芍药苷含量。结果见表2。
2.3 数据分析从表2数据进行直观分析,影响成型效果的各因素作用主次为B>A>C,最佳工艺为A3B3C3;由表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A,B,C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合考虑后选择A2B2C2为最佳工艺。
2.4 验证实验为了保证成型工艺的重现性和可行性,应对优选的方案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见表4。
表3 正交实验方差分析(略)
表4 验证实验(略)
从上述分析说明该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
按最佳成型工艺制备3批颗粒,按《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附录颗粒剂的检测项目进行检测,溶化性、粒度、水分等均符合要求。
3 讨论
3.1 辅料种类的选择辅料的种类是影响颗粒成型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中药颗粒剂的常用辅料为糖粉、糊精和乳糖,其中乳糖、糖粉可以掩盖中药的不良气味;糊精被水润湿后,产生较强的黏性使颗粒变得结实、圆整,在不断滚动中不容易破碎成细小颗粒。同时,糊精、乳糖和糖粉作为赋形剂优于淀粉,后者制得的颗粒易吸湿软化,而且加水溶解后,因淀粉溶解度差,底部有白色沉淀。前三者所制颗粒成型性较好,溶解后无沉淀产生且颗粒崩解速度加快,制出的颗粒外观均匀、美观[4]。故本实验采用糊精、乳糖和糖粉作为复方消痤颗粒剂的混合辅料。
3.2 清膏量与混合辅料配比的选择清膏量与混合辅料的配比也是影响颗粒成型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中要求:辅料量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8]。通过实验得知,清膏量与混合辅料(糊精∶乳糖∶糖粉)的配比为1∶2.5 时,软材较软,制粒时容易堵塞筛网或成长条形;而配比为1∶3 以上时,上述现象不太明显,软材易通过筛网,所得颗粒也较圆整。
【参考文献】
[1] 潘 娅,邱德文. 中药复方颗粒剂研究进展[J]. 贵阳中医学院,2000,22(4):52.
[2] 富志军,林以宁. 长乐颗粒剂成型工艺的初步研究[J]. 中成药,2003,25(7):25.
[3] 曲彩红,麦海燕,江先合,等. 正交设计优选板蓝根蒲公英颗粒制备工艺[J]. 时珍国医国药,2006,l7(9):9.
[4] 夏新华,胡 岚. 复方芩柏颗粒剂成型工艺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0,25(9):528.
[5] 罗国庆,胡文倩. 扶骨颗粒剂的制备工艺[J]. 医药导报,2001,20(8):522.
[6] 李 淼, 张荣霞, 赵银安,等. 带状疱疹颗粒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J]. 中国药师,2006,9(6):536.
[7] 余树珍,张红梅,陆春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参芪健胃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J].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3):601.
[8] 国家药典委员会. 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Ⅰ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