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天麻最佳炮制工艺的综合评分法研究
作者:刘毅, 张丽艳*, 谢宇, 李伟, 杨玉琴,文平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大方九龙天麻公司,贵州 大方 551600)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考察不同加工方法对天麻中天麻素、天麻多糖含量的影响,优化天麻饮片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以天麻素和天麻多糖含量的综合作用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综合评分法。结果优选出天麻饮片最佳炮制工艺为蒸切后在70 ℃烘干。结论优选出的最佳炮制工艺对天麻饮片的生产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  天麻; 天麻素; 多糖; 炮制
       Optimization of the Processed Techniques in Rhizoma Gastrodiae by Colligation Score
       LIU Yi, ZHANG Liyan*, XIE Yu, LI Wei, YANG Yuqin,WEN Ping
       (Guiyang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iyang 550002, China;Dafang Kowloon Gastrodia elato Co. Ltd,Guizhou 5516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iques that influence the contents of gastrodine and polysaccharide in Rhizoma Gastrodiae, so to optimize the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MethodsThe preparation was optimized by using orthogonal design and colligation score which took synthetic action of gastrodine and polysaccharide contents in Rhizoma Gastrodiae as the marker. ResultsThe optimal procedure was that Rhizoma Gastrodiae was braised , chipped and dried at 70℃.ConclusionThe optimized procedure will provide the guidance for the production of Rhizoma Gastrodiae.
       Key words:Rhizoma Gastrodiae;  Gastrodine;  Polysaccharide;  Processing
       
       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主要含天麻素、天麻多糖等有效成分,具有平肝息风、通络止痛之功能,是我国常用的名贵中药。现代药学研究表明[1],天麻中天麻素含量不稳定,并且不同炮制方法对其含量的影响较大。天麻自古就有许多炮制方法,现代炮制学对天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净制和切制两种方法上,而切制又有两种方法:润透后切薄片和蒸透后切薄片[2]。《中国药典》[3](2005年版一部)天麻项下收载的炮制方法为“洗净,润透或蒸软,切薄片,干燥”。因《中国药典》只对该炮制方法作了原则上的规定,而未指出具体的关键技术参数,故作者采用正交实验设计的方法,以天麻多糖和天麻素的综合作用为指标,对天麻的炮制工艺进行优选,以期为临床用药安全、有效、可控提供依据。
       1  仪器与材料
       1.1  仪器岛津LC-20AT 高效液相色谱仪,DU-70紫外分光光度计(澳大利亚Cintra 20),AE240型电子天平(十万分之一,瑞士METTLER),2K-82A型真空干燥箱(上海市仪器厂)。
       1.2  试剂试药天麻素对照品(批号807-920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供含量测定用);D-无水葡萄糖(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833-200302,供含量测定用)。乙腈为色谱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娃哈哈纯净水。
       
       天麻药材产自贵州省大方九龙天麻公司,经贵阳中医学院生药教研室魏升华老师鉴定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干燥块茎。
       2  方法与结果
       2.1  考察指标的测定
       2.1.1  天麻素的测定参照《中国药典》2005版[3]Ⅰ部天麻项下含量测定的方法进行。
       2.1.2  天麻多糖的测定[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05℃干燥至恒重的D-无水葡萄糖对照品适量,加水溶解并制成1 ml含0.056 2 mg对照品溶液,即得。
       
       标准曲线的绘制: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0.5,1.0,1.5,2.0,2.5,3.0,3.5,4.0 ml,分别置25 ml比色管中,体积不足4 ml者用水补足至4 ml,各加5%苯酚溶液2 ml,混匀,迅速加入浓硫酸10 ml,摇匀,置40 ℃水浴中放置15 min,取出后置冰水浴中放置5 min,取出,以相应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3],在491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0.016 5X-0.000 013 6(r =0.999 7),结果表明,D-无水葡萄糖在1.76~14.05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测定法:取80℃真空干燥的天麻药材粉末(过4号筛)约0.2 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精密加水50 ml,称定重量,静置1 h,加热回流3 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水补足减失重量,摇匀,滤过,精密吸取续滤液2 ml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 ml于25 ml比色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作项下的方法,自“各加5%苯酚溶液2 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天麻多糖的重量(mg),计算,即得。
       2.2  炮制工艺正交实验设计
       2.2.1  样品前处理
       
       润制天麻:将天麻加水润软,水量以药透水尽为准。
       
       润蒸天麻:将天麻加水润至3~4成透时,放入蒸锅中蒸软。
       
       蒸制天麻:将天麻放入蒸锅中蒸软。
       2.2.2  正交实验设计及结果
       
       实验设计:以软化方法(A)、饮片规格(B)、烘干温度(C)为因素,每个因素3水平,按表1的因素水平,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实验。
       表1  因素水平表(略)
       实验结果 :综合指标的计算在多指标的优化实验中,多数情况下,这些指标之间可能出现矛盾,所以在优化过程中需对各个指标进行综合考虑和权衡,故设计一个综合指标“隶属度”,将各个指标统一综合考察,以综合指标进行直观分析和方差分析。在计算综合指标之前,需先对各指标的“隶属度”进行计算,即指标隶属度=(指标值-指标最小值)/(指标最大值-指标最小值)[4]。指标最大值的隶属度为1,而指标最小值隶属度为0,所以0≤指标隶属度≤1。因天麻素和天麻多糖的重要性一样,故直接将各指标隶属度相加作为综合分数,于是每号实验的综合分数=天麻多糖隶属度+天麻素隶属度。评分结果以天麻多糖和天麻素含量的综合分作为总指标对天麻的炮制工艺进行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结果见表2~3。
       
       由表2~3结果可知,各考察因数对天麻质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A>C>B,其中,软化方法有显著性影响。由直观分析可知,天麻的最佳炮制工艺为A3B3C1,即将蒸制后的天麻横切成1~2 mm的薄片,于70 ℃烘干工艺。
       表2  正交实验结果(略)
       综合分=天麻多糖+天麻素
       2.3  验证实验为进一步验证所得工艺的可行性和稳定性,以蒸制后的天麻横切成1~2 mm的薄片,于70 ℃烘干工艺,炮制3批样品,进行验证实验,结果样品中天麻多糖和天麻素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7.27%,0.507%,结果表明该天麻炮制工艺稳定可行。
       表3  方差分析(略)
       3  讨论
       
   
       从理论上说,天麻采用润法进行软化有效成分损失较大,但此次实验并没有显示出该结果,可能是因为在润的过程中采用了药透水尽的润制方法,减少了有效成分的损失。
       
       本次实验还对天麻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加热回流3 h所得的天麻多糖的含量明显高于加热回流2 h的多糖含量,且此方法重复性好,故选择加热回流3 h。
       
       如果天麻饮片的干燥的温度过高,会使饮片颜色加深,从而影响其饮片的外观性状,因此,在不影响天麻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前提下,建议尽量采用较低的温度进行干燥。
       【参考文献】
           [1] 郑虎占.中药饮片应用与标准化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486.
       
       [2] 张友波,孙秀梅,赵延栋,等.中药天麻古今炮制方法研究综述[J].齐鲁药事,2006,25(1):38.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9,153,附录ⅥB.
       
       [4] 李云雁,胡佳荣.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9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