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浅述运用中医方法恢复运动员肌肉损伤
作者:奚树良 , 彭书强 , 黄四元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中医方法,;,,运动员;,,肌肉损伤;,,康复手段
       关键词:中医方法 ;  运动员;  肌肉损伤;  康复手段
       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运动损伤是一种难以根除的职业技术病,以软组织损伤为主要特征。在软组织损伤中肌肉、筋膜损伤的发生率最高。肌肉运动损伤直接影响正常训练和比赛,制约了运动技术的发挥和运动成绩的提高,严重者还会因此断送运动生命。
         1  肌肉运动损伤后的恢复机理
       肌肉损伤后所有动物的损伤部位都存在剧烈炎症反应,表现为出血、肿胀和肌纤维坏死,坏死肌纤维及其周围有大量炎细胞的聚集与浸润。拉伤后3 d,损伤部位出现再生肌管。炎症反应之后,肌纤维再生:首先是由吞噬细胞清除坏死肌纤维和细胞碎屑,遗留基板,以此为支架,然后出现卫星细胞在基板上的排列。除再生肌管外,拉伤后3 d,损伤部位可见肌内膜纤维化。拉伤后 7 d,肌内膜进一步纤维化,瘢痕组织逐渐形成[1]。肌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弱,损伤后的修复是完全再生还是瘢痕修复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损伤区域的血液循环是否可以恢复,二是肌膜是否完整以及附着在上面的肌核是否存活。若损伤范围不大且肌膜健全,多可通过残存部分的肌细胞核分裂,产生肌浆,分化出肌原纤维而完全再生愈合。若肌纤维完全断裂,虽有再生现象,但两断端最后不能直接连接而间接连以纤维组织愈合,愈合后的肌纤维仍可收缩。
         2  运动损伤的康复手段
       肌肉运动损伤初期会发生疼痛、肿胀、炎性反应等症状,这些症状采用“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制动、冷敷、加压、抬高四个方面。损伤后期的治疗措施称为功能恢复[2]。由于功能恢复直接影响肌肉的运动能力,采用什么康复手段尤为重要。
       2.1  按摩法中医认为损伤后痛肿是因为气血发生了紊乱,在损伤早期不宜使用按摩手法,在损伤中后期按摩可疏通经络,使营卫气血得到通畅,平衡阴阳和调节五行。按摩可促进损伤部位新生毛细血管的形成和成熟,促进纤维母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促进胶原纤维合成,并使其排列规整致密,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可松解损伤组织间的粘连,促进受损肌肉形态结构的恢复,减轻肌纤维组织增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血流量,促进新陈代谢,从而减轻受损组织水肿,清除坏死成分,加快炎症消散。
       2.2  刮痧法刮痧法治疗肌肉损伤临床也有报道,其根据是中医理论在辨证施治的原则下,施以通经活络,扶正祛邪。调理气血之法,使淤血由里出表,经皮腠而外达,使周身气血迅速得以畅通,从而阴阳平衡,达到正本清源的目的[3]。
       2.3  中医药疗法中医理论认为,肌肉损伤的治疗以活血化淤、清热解毒、清热凉血为主。中药在损伤早期具有保护血管,改善微循环,抑制炎性渗出与浸润,加快炎性产物的吸收与肿胀的消除,减轻肌纤维变性坏死的作用;在损伤中晚期,可以促进巨噬细胞吞噬损伤后残留在组织间的异物,为组织再生创造条件,同时促进肌纤维的再生,加快再生肌纤维的成熟,减少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大强度训练后辅以正确的中医药恢复治疗,对肌肉功能的增强和疲劳的恢复有良好作用。
       2.4  其它疗法
       2.4.1  物理治疗理疗学是一门专业学科,主要是研究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力、电、光、声、磁、热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理疗的目的是活血化淤、镇静止痛、缓解痉挛和增强保护性抑制,消除大脑皮层中的病理兴奋灶,增进受损关节肌肉的强度。
       2.4.2  运动疗法损伤后的康复锻炼可以维持心血管功能及代谢的运动适应性,防止因停止训练而引起的各种疾病,防止废用性肌肉萎缩和骨与关节的变化。运动锻炼治疗可以引起肌原蛋白中肌动蛋白的变化,改善肌肉力量,从而促进损伤肌肉的恢复。采用适当的功能恢复后不仅使肌肉损伤再复发的可能性减小,而且体力还可以得到进一步增强[4],但是恢复训练时机的判定比较复杂,要依据伤肢基本功能的恢复情况,损伤的轻重程度及损伤与运动项目的相互关系来综合考虑。
       3  讨论
       肌肉损伤后易发生重复损伤,这是由于损伤后形成的疤痕组织弹性差,易于损伤,因此肌内膜纤维化和疤痕组织的形成是原发损伤频繁复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肌肉损伤难以完全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损伤后恢复期间会影响正常训练及比赛发挥,甚至不能参加比赛。深入研究肌肉运动损伤,预防运动损伤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上各种方法相互结合,可以尽快使运动员损伤的肌肉得以恢复,发挥运动水平,取得优异成绩。
         参考文献:
       [1]  曲绵域, 陈吉棣, 高云秋,等, 实用运动医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
       [2]  陈中伟. 运动医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
       [3]  归予恒, 俞  旗, 杨  阳,等.刮痧疗法在治疗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M].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4, 13:(2).
       [4]  姚鸿恩, 郑隆榆, 黄叔怀. 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218.

  (黄石理工学院医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