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黔产水龙骨科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研究(Ⅰ)
作者:杨理明,黄静,徐树芸,赵能武,赵俊华,潘炉台    
作者单位:1.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2.贵州省药品检验所,贵州 贵阳 550001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6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通过野外考察、标本鉴定以及资料的收集、分析,对黔产水龙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基本弄清了黔产水龙骨科药用植物的种类和分布情况。贵州有水龙骨科植物共86种,可作药用植物66种,除少数种外,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关键词】  水龙骨 药用植物 种类 分布
       水龙骨科植物在全球约有600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水龙骨科现知有二百七十余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各地区。根据《贵州蕨类植物志》及有关植物分类研究资料的记载,贵州有水龙骨科植物86种;通过查阅相关的医药专业文献以及我们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科植物入药的有66种[1~6]。在水龙骨科药用植物中,小叶伏石蕨为苗族药用植物。庐山石韦为仡佬族、毛南族、苗族常作为药用的植物[7~11]。
       1  友水龙骨
       又名阿里山水龙骨、猴子蕨、接骨药,系水龙骨科植物友水龙骨Polypodiodes amoena (Wall. ex Mett.) Ching的根茎。生于海拔2 200 m以下的山谷、路边、山坡林下、林缘石上、树干上。分布于兴义、安龙、安顺、贵定、都匀等地。性平,味微苦。具有舒筋活络,消肿止痛作用。主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齿痛。全草含谷甾醇、禾烯、羊齿烯等化学成分。
       2  柔毛水龙骨
       又名扁茎叶草。系水龙骨科植物柔毛水龙骨Polypodiodes amoena var. pilosa (Clarke)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2 200 m以下的山谷、路边、山坡林下、林缘石上、树干上。分布于兴义、大方、贵阳、贵定、三都。性平,微苦。具有舒筋活血作用。主治跌打损伤,痈肿疮毒。
       3  中华水龙骨
        又名假友水龙骨、假水龙骨、鸡爪七。系水龙骨科植物中华水龙骨Polypodiodes chinensis (Christ) S.G. Lu的根茎。生于海拔1 000 m左右的林下岩石上或山谷潮湿的石缝中。分布于道真、赫章。性平,味苦、涩。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散瘀作用。主治跌打损伤,劳伤,腰腿痛,半身不遂,疮秃,烧、烫伤。
       4  水龙骨
       又名缮鸡尾、爬岩姜、青竹标、青筋、青豆梗。系水龙骨科植物水龙骨Polypodiodes nipponica (Mett.) Ching的全草。附生于海拔450~1 500 m的林下、林缘的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于安龙、织金、安顺、贵阳、都匀等地。性凉,微苦。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止咳,活血作用。主治痢疾,淋浊,风湿痹痛,腹痛,关节痛,肠炎,小儿高烧,目赤肿痛,跌打损伤。
       5  川拟水龙骨
       又名川水龙骨、蕨萁、牛尾巴,系水龙骨科植物川拟水龙骨Polypodiastrum dielsianum (C. Chr.) Ching的根茎。生于1 500~2 010 m的路边。分布于赫章、织金。性温,味辛。具有散寒发表作用。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鼻塞。
       6  扇蕨
       又名半把伞、搜山虎、八爪金龙,系水龙骨科植物扇蕨Neocheiropteris palmatopedata (Bak.)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1 100~2 000 m的山坡林下,河谷,土生或石隙生。分布于威宁、水城、盘县、晴隆、兴义、兴仁。性寒,味辛、酸、涩。具有破瘀,清热利湿,消食导滞,理气止痛,活血通络,祛风除湿作用。主治胸腹胀痛,风湿关节炎,劳伤痛,脚气,卵巢囊肿,小便不利,咽喉炎,淋沥涩痛,食积饱胀,痢疾,便秘。
       7  盾蕨
       又名水石韦、肺草、啊加珍、梳子草、青竹标,系水龙骨科植物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 (Bedd.) Ching的全草。分布于盘县、册亨、望谟、都匀、务川等地。性凉,味苦。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止血作用。主治肾炎,咯血,劳伤吐血,血淋,疔毒痈肿,烧烫伤,跌打损伤。
       8  三角叶盾蕨
       又名过江龙,系水龙骨科植物三角叶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 f. deltoideus (Christ) Ching的全草。本变型多见于海拔600~1 500 m的石灰岩上土层较深的林下,酸性山地少见。分布于安龙、毕节、贵阳、贵定、望谟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活血止血作用。主治跌打损伤,肾炎,咯血,劳伤出血,刀伤,水肿。
       9  蟹爪叶盾蕨
       又名爬岩鸡,系水龙骨科植物蟹爪叶盾蕨Neolepisorus ovatus f. doryopteris (Christ) Ching的全草。本变型为好钙性植物,只生于海拔1 000~1 550 m的石灰岩山地的石上、石隙、洞口或林下。分布于兴义、册亨、安顺、贵阳、绥阳等地。具有清热利湿,散瘀活血作用。主治劳伤吐血,血淋,跌打损伤,烧、烫伤,疔毒痈肿。
       10  截基盾蕨
       系水龙骨科植物截基叶盾蕨Neolepisorus truncates Ching et P.S. Wang的全草。生于海拔600~1 100 m的林下或灌丛下石灰上。分布于紫云、平塘、都匀、荔波、印江。具有清热凉血,利尿,止血,散瘀活血作用。主治劳伤吐血,血淋,跌打损伤,烧、烫伤,疔毒痈肿,痢疾,尿血,风湿肿痛。
       11  两色瓦韦
       又名七星花古丹、骟鸡尾,系水龙骨科植物两色瓦韦Lepisorus bicorlor (Takeda)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1 430~2 600 m的高中山地林下石上或树干上。分布于威宁、盘县、黔西、龙里、桐梓等地。性平,味微苦。具有利尿通淋、清热利湿作用。主治淋证,风湿疼痛,咽喉炎,泄泻,烧烫伤,麻疹。
       12  扭瓦韦
       又名金钗、小肺筋、卷叶瓦韦,系水龙骨科植物扭瓦韦Lepisorus contortus (Christ) Ching 的全草。生于海拔500~2 400 m的树干或岩石面上。分布于盘县、六枝、贵阳、瓮安、印江等地。性微寒,味微苦。具有消炎止痛,解毒解毒,利尿,止血作用。主治跌打损伤,烧烫伤。含三萜皂苷等化学成分。
       13  庐山瓦韦
       又名七星草、骨牌草,系水龙骨植物庐山瓦韦Lepisorus lewisii (Bak.)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1 100 m的山谷沟边石上。分布于榕江、桐梓。性平,味苦。具有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作用。主治感冒咳嗽,小便淋痛,跌打损伤。
       14  大瓦韦
       又名岩巫散、凤尾金星草、凤尾金星、大冷蕨叶,系水龙骨科植物大瓦韦Lepisorus macrosphaerus (Bak.) Ching 的全草。生于海拔820~2 540 m的山坡林下、林缘石上。分布于赫章、关岭、平塘、荔波、松桃等。性凉,味苦。具有清热除湿,利尿解毒作用。主治小便短赤,疔疮痈毒,硫磺中毒,外伤出血,肾炎,尿结石;叶治膀胱湿热,血崩,月经不调。
       15  黄瓦韦
       又名大石韦,系为水龙骨科植物黄瓦韦Lepisorus macrosphaerus var. asterolepis (Bak.)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1 000~2 500 m的树干或岩面上,分布于道真、威宁、毕节、水城、雷山、凯里等地。性微寒,味苦。具有消炎解毒,止血作用,主治发热咳嗽,大便秘结,淋证,水肿,疔毒痈肿,外伤出血。
       16  粤瓦韦
       又名小尖刀、独立枝生,系水龙骨科植物粤瓦韦Lepisorus obscure venulosus (Hayata)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500~2 350 m的溪边石上、林下树干上。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凉,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利水通淋,止血止痛作用。主治咽喉肿痛,痈肿疮疡,烫火伤,蛇咬伤,小儿惊风,呕吐腹泻,热淋,吐血,胃肠炎。
       17  鳞瓦韦
       又名剑刀菜、大叶骨牌蕨,系水龙骨科植物鳞瓦韦Lepisorus oligolepidus (Bak.) Ching的全草。生于海拔200~2 200 m的疏林下或光裸山地石隙。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平,味苦、涩。具有清肺止咳、健脾消疳、止痛、止血作用。主治肺热咳嗽,头痛,腹痛,风湿痛,小儿疳积,外伤出血。
       18  瓦韦
       又名小肺筋、小叶骨牌蕨,系水龙骨科植物瓦韦Lepisorus thunber gianus (Kaulf.) Ching的干燥全草。生于海拔500~2 400 m的林下石上、树干上。贵州各地均有分布。性寒,味苦。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止血作用。主治淋浊,痢疾,咳嗽吐血,牙疳,跌打损伤,小儿高热,蛇咬伤。含蜕皮甾酮等化学成分。
       19  拟瓦韦
       系水龙骨科植物拟瓦韦Lepisorus tosaensis (Makino) H. Ito的全草。生于海拔500~1 770 m的溪边、林下,附生树干或石上。分布于赤水、黎平、江口、剑河、雷山、三都、荔波。具有清热解毒,利尿作用。主治淋浊,痢疾,咳嗽吐血,蛇咬伤。(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1]王培善,王筱英.贵州蕨类植物志,第1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1:112.
       
       [2]贵州省中药资源普查办公室.贵州中药资源,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2:624.
       
       [3]吴征镒.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06.
       
       [4]何顺志.贵阳市中草药资源,第1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5:49.
       
       [5]何顺志.贵州中草药资源研究,第1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190.
       
       [6]贵州省中医研究所.贵州中草药名录,第1版[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8:55.
       
       [7]汪毅.中国苗族药物彩色图集,第1版[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2002:360.
       
       [8]陈德缓,罗廷华,张厚权. 苗族医药学,第1版[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428.
       
       [9]邱德文,杜 江. 中华本草·苗药卷,第1版[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2006:178.
       
       [10]孙济平.毛南族医药,第1版[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6:246.
       
       [11]赵俊华,潘炉台,张景梅,等. 仡佬族医药[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21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