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马鞭草药材中马鞭草苷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作者:徐剑,张永萍,杨芳芳    
作者单位:(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对马鞭草药材有效成分进行含量标准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药材中的马鞭草苷进行含量测定。结果马鞭草药材中马鞭草苷含量不低于0.30%。加样回收率为100.96%,RSD为2.31%。结论HPLC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马鞭草药材质量控制。
       【关键词】  马鞭草; 马鞭草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马鞭草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性味苦、凉,归肝、脾经;具有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等功效[1]。马鞭草苷为其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在药材中质量分数相对较高,具有抗炎、抗菌、增强免疫等作用[2~3]。有效检测马鞭草药材中的马鞭草苷对于保证药物的临床疗效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本实验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高效液相色谱仪:岛津LC-2010CTH,LC-Solution工作站。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净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醇。
       对照品:马鞭草苷(美国sigma公司提供,lot:1077090)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色谱柱:迪马C18柱(250 mm × 4. 6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30∶70);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40;柱温:室温(25℃);理论板数按马鞭草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 000;色谱图见图1。
       a马鞭草对照品 b马鞭草药材 1马鞭草苷
       图1 马鞭草药材HPLC图
       2.2 对照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马鞭草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溶解,制成每毫升含83.84 μg·ml-1的溶液。
       2.3 提取方法选择
       2.3.1 不同提取方法以甲醇为溶剂,分别考察超声提取、回流提取、索氏提取1 h和1.5 h(见表1),结果表明,采用水浴回流提取含量最高,故选用回流为提取方法。
       2.3.2 不同溶剂的比较 分别用不同浓度甲醇、乙醇为溶剂,回流提取0.5h,制备供试品,见表2。结果以乙醇为溶剂提取的含量均高于甲醇,且25%和50%乙醇提取率取高,由于是水浴回流提取,故选用50%乙醇为溶剂。
       2.3.3 不同提取时间以50%乙醇为溶剂,采用水浴回流提取不同时间,制备供试品,见表3。结果表明,提取1 h和1.5 h的含量基本一致,故采用回流提取1 h。表1 不同提取方法提取马鞭草苷含量比较表2 不同溶剂回流提取法(0.5 h)提取马鞭草苷含量比较表3 50%乙醇回流提取法不同提取时间提取马鞭草苷含量比较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细粉约0.2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乙醇25 ml,称定重量,水浴回流1 h,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乙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即得。
       2.5 线性关系的考察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2,4,6,8,10,12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以峰面积为横坐标、进样量为纵坐标,得线性回归方程:Y= 6.907 17×10-7X +5.207 85×10-4 ,r=0.999 993。马鞭草苷在0.083 84~1.006 08 μg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2.6 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马鞭草苷对照品溶液(83.84 μg·ml-1)10 μl,重复进样5次,测定峰面积,得其RSD=0.20%。
       2.7 稳定性实验取马鞭草药材供试品溶液10 μl,每隔2 h测定1次,结果表明马鞭草苷在8 h内稳定,样品中马鞭草苷峰面积的RSD为0.54%(n=5)。
       2.8 重复性实验取马鞭草药材,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按取样量的80%,100%,120%,制备3个不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各3份,分别注入色谱仪10 μl,测定峰面积,结果样品平均含量5.36 mg·g-1,RSD=1.28%。
       2.9 回收率实验取已测定含量的供试品9份,每份各0.1 g,精密称定,3份1组,各组分别加入马鞭草苷对照品溶液(0.419 2 mg·ml-1)1.0,1.3,1.6 ml,分别注入色谱仪10 μl,测定峰面积,见表4,结果平均回收率100.96%,RSD为2.31%(n=9)。见表4。表4 药材供试品中马鞭草苷的回收率
       2.10 样品测定对10批马鞭草药材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见表5。表5 10批马鞭草药材含量测定结果
       3 讨论
       以马鞭草苷对照品溶液进行紫外(200~400 nm)扫描,在240 nm处有最大吸收,经实验结果证明马鞭草苷在240 nm处样品无干扰,且分离效果良好,故选择240 nm作为检测波长。
       本品所含马鞭草苷的含量测定未曾报道过,故在实验中,对本品进行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溶剂提取、不同提取时间的优选,结果以50%乙醇为溶剂,水浴回流1 h的方法最为有效。
       马鞭草中马鞭草苷的含量在3.0~6.0 mg·g-1内变化,考虑到药材质量受产地、存放、加工等因素的影响,其马鞭草含量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做进一步研究。
       《中国药典》2005年版中,马鞭草含量测定为TLC测定能果酸,考虑到HPLC的检测灵敏度、精密度、重复性等均优于TLC,故该实验可作为提高马鞭草质量标准的有力依据。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5.
       
       [2] 邓家刚,周小雷. 马鞭草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广西中医药,2005,2(4):1.
       
       [3] 田 菁,赵毅民,栾新慧. 马鞭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5, 4 (2):268.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