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毛鸡骨草规范化种植标准操作规程(SOP)
作者:白隆华,董青松,陈乾平,欧 彪,叶志文,陈章源,颜钟亚,蒲瑞翎
作者单位:(1.广西壮族自治区药用植物园,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广西 玉林 537001)
《时珍国医国药》 2009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该操作规程明确规定了毛鸡骨草的种质特性、产地环境、种子标准、育苗技术、栽培技术措施、采收加工、外观品质、成分含量、农药残留以及包装、储运方法等。基地生产应用表明:生长一年采收,平均亩产605.53 kg;产品以干燥品计,相思子碱含量不低于0.5%;产品各项卫生质量指标均达到国家相关规定。
【关键词】 毛鸡骨草; 规范化种植; 操作规程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GAP)on Abrus mollis Hance in Yulin, Guangxi
BAI Longhua1, DONG Qingsong1, CHEN Qianping1, OU Biao2*, YE Zhiwen2, CHEN Zhangyuan2, YAN Zhongya2, PU Ruiling1
(1. Guangxi Botanical Garden of Medicinal Plant, Nanning 530023, China;2. Guangxi Yulin Pharmaceutical Co. Ltd,Yulin 537001, China)
Abstract:This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OP) defintely stipulates the medical herb production of Abrus mollis Hance in Yulin, Guangxi, respectively on germplasm characteristics, natural conditions in habitat,techniques of seedlings cultivation and cultivating practices ,harvesting and processing, appearance quality, ingredient contents, remnant allowance of pesticide residue,and how to pack,store and carry the production and so on. The results shows that One-year-old plants can produce average 605.53 kg per 667 m2, which is measured by dry Abrus mollis.The content of Abrine is not below 0.5 percent. The health qualitative index of the product meets the national related standards.
Key words:Abrus mollis Hance; Standard cultivation; Operating procedure (GAP)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以下简称中药材GAP)于2002年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中药材生产从传统的、自发式的落后状态,逐步向现代化、规范化水平转化。实施中药材GAP,即对中药材生产全过程各主要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是保证中药材质量“稳定、均一、可控”,保障中医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重要措施,其核心是针对各地的生产品种、环境特点、技术状态、经济实力和科研实力,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即标准操作规程(SOP)。毛鸡骨草,又名大叶鸡骨草[1,2]、毛相思子。《广西中药材标准》(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1990)收载的毛鸡骨草来源于豆科相思子属植物毛相思子Abrus mollis Hance的全草。该植物主要分布于广西(桂东及桂南的梧州、苍梧、横县、贺县、昭平、蒙山、藤县、岑溪、贵港、平南、容县、北流、博白、玉林、陆川)、广东(粤西的郁南等)、海南(儋州、东方)、福建等地,野生于疏林、灌丛稍湿润处,喜温暖、潮湿、怕寒冷,在阳光充足、终年无霜或霜期短、排水良好、土质疏松、肥沃的壤土、砂质壤土、轻粘土、pH在5~6.5的环境为适宜,喜肥,忌积水[2~4]。为了满足逐步走向规模化的中药制药的需要,笔者于2002年起,开展了毛鸡骨草规范化种植技术的专项研究,并初步制定出其标准操作规程。
1 主要内容与适用范围
按照我国中药材GAP,制定了广西玉林毛鸡骨草规范化生产操作规程,明确规定了毛鸡骨草的种质特征、产地环境、种子标准、育苗技术、栽培技术措施、采收加工、外观品质、成分含量、农药残留以及包装、储运方法等,分别从品名、产地、生长环境、栽培(整地、种植、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质量管理、包装及贮存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论述。本规程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毛鸡骨草主要生产区。
2 引用标准
2.1 GB 3059-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2.2 GB 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2.3 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2.4 GB3838-1988 《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2.5 GB 4285-1988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2.6 GB9137-1988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
2.7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2.8 GB6266-86 《中药材瓦楞纸箱包装件标准》。
2.9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
2.10 WM/T2-2004《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
2.11 《广西中药材标准》(1990版)。
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
2.13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
2.14 GB195-85 《包装储运指标标志标准》。
2.15 GB3543-19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3 基地自然条件
3.1 自然地理广西玉林市是鸡骨草的主要产区。该市地处广西东南部,南流江两岸,东毗北流市,西接浦北县,南邻博白县,北界桂平市,东南与陆川县接壤,西北与贵港市交界。全市总面积2 738 km2。耕地面积19.02万 hm2。玉林市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高湿,日照充足,日温差小,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1~22℃,最低气温0℃,最高39.5℃,年平均降雨量在1 442~2 103mm,无霜期在340 d。土壤为壤土、砂质壤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偏酸,pH值5~5.5。全市种植鸡骨草面积约133.33 hm2,年产鸡骨草100万kg。
3.2 生态环境检测按照中药材GAP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在玉林市福绵区的成均镇和樟木镇范围内,选择远离工矿区和公路铁路干线、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的鸡骨草适生地作为鸡骨草种源基地,对其土壤和水质两项环境质量进行检测。根据广西测试分析研究中心检测结果,土壤质量优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l5618-1995)中的二级标准,灌溉水水质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 92)中的标准。
3.3 立地条件选择毛鸡骨草喜温暖、潮湿、怕寒冷,耐旱、忌涝。以疏松、肥沃的壤土、砂质壤土、轻粘土、pH 5~6.5的环境为适宜[5]。所以毛鸡骨草的生产基地应选择在符合上述条件的平地或坡地为宜。
4 植物生物学特性及生长习性
4.1 生物学特性毛鸡骨草每年2~3月,当气温高于18℃时,种子开始萌发;4~8月植株进入生长高峰期;8月上旬植株进入开花初期,9月中旬至10月上旬为盛花期;10月开始果实陆续成熟。12月下旬至第2年1月植株落叶,进入休眠期[5]。
4.2 生长习性毛鸡骨草多分枝、适应性性强,喜阳光、耐干旱、忌积水涝渍。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水田或旱地均可种植,但以沙质土或腐殖土壤为佳[5]。
5 种质特性
毛鸡骨草为多年生藤本,栽培品长可达4 m,全株密被张开的黄色短柔毛。簇生细小须根。偶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11~16对,膜质,长圆形,最上的常为倒卵形,长14~24 mm,宽6~8 mm,先端截头状,但有小锐尖,上面被疏毛,背面密被长毛;小脉不明显;托叶极小。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粉红色,4~8朵聚生于花序总轴的每一短枝上;萼密被灰色柔毛;雄蕊9,花丝合生成l管。荚果扁平,长约5 cm,宽约8~10 mm,淡灰黄色,被长柔毛,先端有喙,约含种子7~9颗。花期8~11月,边开花边结果[3,5]。
6 种植方法
6.1 种苗繁育技术毛鸡骨草以种子进行繁殖。毛鸡骨草种子卵形,扁平,暗褐色,有深浅不一的斑纹,光亮;种阜小,环状,种脐有孔。
6.1.1 种子质量分级标准见表1。 表1 毛鸡骨草种子分级
6.1.2 种子检验规程
扦样:划分种子批,用长柄短筒圆锥形扦样器扦样。初次样品经配制混合样品,人工或用分样器分取送验样品。种子批最大重量1 000 kg,送验样品最小重量750 g。
净度分析 :全试样法,试验样品最小重量70 g。按GB3543.3-1995 净度分析执行。
水分测定 :试验样品重量100 g,高恒温烘干法。铝盒直径55 mm,种子碎粒1~2 mm,碎样后充分混合,取样量2.5~3 g,130℃烘1 h。其他按GB/T 3543.6 水分测定 执行。
重量测定:百粒法测定。按GB3543.7-1995其他项目检验 执行。
发芽试验:种子预处理为用95%~98%浓硫酸腐蚀进行预处理,处理时间约11~13 min,然后用强氯精500倍液浸泡2 h消毒。培养条件为发芽床纸上(TP),发芽温度30℃恒温,光照每天2 000 lx 12 h。第1次计数时间为5 d,末次计数时间为10 d。按GB3543.4-1995的规定计算发芽率。
6.1.3 种子采收及贮藏 当果实表面呈现特有的黄或棕黄色或黄褐色略呈干燥时,可分批采收。薄摊晒干,脱粒,置布袋或塑料袋密封保存。
6.1.4 播种
种子预处理:毛鸡骨草种子表面有一坚硬的蜡质层,如果不进行人工处理,种子发芽率极低。播种前要采用机械破皮法对种子进行处理。将种子用碾米机碾3~4次至种子略烫手,然后用50℃始温的水浸泡24 h,期间注意倒去浑水换清水再浸。待吸胀后捞起种子拌湿杉木糠保湿催芽[5]。
播种 :待种子充分吸胀或露白后播种,时间以清明前后为宜。播种方式为开种植沟,点播。种植密度为10~15×15~20 cm。覆土厚度约2~3 cm。用种量约37.5 kg/ hm2。
6.2 种植方法和种植密度 以种子繁殖,用直播的方法,按照20 cm×30 cm的种植密度播种。
6.3 田间管理
6.3.1 间苗、补苗 在播种后1个月,幼苗高约8~10 cm时,及时进行间苗、补苗,以保证全苗。
6.3.2 中耕除草 结合中耕,进行人工除草、松土、培土。在6月植株未封垄前除草宜及时,以免杂草与植株争水争肥。
6.3.3 插篱 种植约6周后,当植株高30 cm左右时,在行株间插上高2 m左右的竹竿,引茎上竿。
6.3.4 排灌 毛鸡骨草喜湿忌涝,要经常保持畦的土壤湿润而不积水。雨季及时排水,旱季及时淋水或浅灌水,尤其种子田在花期应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以利植株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实。
6.3.5 施肥 毛鸡骨草对氮的吸收大于对钾的吸收,对磷的吸收量最少。毛鸡骨草适宜的施肥的次数和时间为:氮肥第1次在4~5月份,第2次在七~八月份;磷肥作为基肥施用;钾肥1次在播种前作基肥施用,第2次在5~6月份施用。在玉林市,毛鸡骨草施肥主要以氮为主,钾、磷肥次之。在施用1 300kg/667m2腐熟厩肥的基础上,加施尿素25 kg/667 m2左右,硫酸钾 10 kg/667 m2,钙镁磷肥60 kg/667m2。钙镁磷肥与厩肥拌匀作基肥,尿素和硫酸钾第1次施肥占总量的40%,第2次施肥占总量的60%,行间沟施覆土。
6.4 病虫害防治 坚持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农药的使用遵守相关规定。
6.4.1 根腐病 多发生在高温多湿的雨季。湿度大,肥土积水地方发病严重,6~8月时有发生。发病初期,主根逐渐腐烂,吸收养分受阻,地上藤蔓幼嫩叶出现凋萎(早晚恢复);病情严重时,主根腐烂,藤蔓叶变黄萎蔫,植株枯死。防治方法:选择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砂质壤土种植,雨季排水,防止积水,多施草木灰;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喷洒,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掉,于原病株穴中撒生石灰。
6.4.2 炭疽病 多发生在高温高湿的阴雨天,主要危害叶片和荚果。感病初期,叶缘似开水烫过的水渍状,后逐渐扩大为褐色棱形病斑,中央有突起黑褐色小点,病斑呈不规则形,严重时叶、果病部呈灰白色,影响叶片生长,种子不饱满。防治方法:及时排除植地积水;发病初期用1 200倍甲基托布津药液喷洒,连喷2~3次;或喷洒50%代森锌600倍液,10 d 1次,连喷2~3次。
6.4.3 叶点病 发病初期,叶尖呈现淡红色蔓延,叶基部为灰褐色到灰白色,病斑边缘淡红色。防治方法:及时排除植地积水;在发病初期用1200倍甲基托布津药液喷洒,连喷2~3次。
6.4.4 蚜虫 危害嫩叶、芽。通常在秋季花期开始出现,结荚期和旱天少雨时为害最重。被害叶片及果荚表面呈点状灰白色,嫩叶受害先皱缩后脱落,果荚多成空壳。防治方法:选用50%抗蚜威1 500倍液或40%乐果1 000倍液喷洒,次数视虫情而定。
其它稻绿缘蝽、二点蝽、叶甲、红头芫菁、尺蠖、蛱蝶等害虫,数量不多,危害不大,不造成严重损失,不必进行化学防治,可保护天敌,进行自然控制。
7 采收与加工
毛鸡骨草以全草入药。一般于11~12月间,当藤茎充分成熟时,可以开始采收毛鸡骨草植株。采收时,整株挖取,去除插篱。除去荚果及杂质,捆扎成束,晒至八成干后,发汗再晒足干。
8 质量标准及监测
8.1 来源 豆科(Leguminosae)相思子属Abrus毛相思子Abrus mollis Hance的全草。
8.2 性状鉴别 本品呈细长圆柱形,须根多,直径1~5 mm,表面灰黄色至灰棕色;质地坚脆,折断时有粉尘飞扬。根状茎膨大呈瘤状,上面分生众多的茎枝;茎较粗壮,长1~2 m,直径1.5~3 mm,紫褐色至灰棕色;小枝黄绿色,密被毛茸。叶长12~24 mm,宽4~6 mm,两面密被长柔毛。
8.3 检查 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第Ⅰ部)和《药用植物及制剂外经贸绿色行业标准》等有关标准,按每批件数的1%随机抽检样品。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法,对水分、浸出物、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量等指标进行测定。检验结果全部符合相关标准者,为绿色标准产品。否则,在该批次中抽取两份样品复检1次。若复检结果仍有一项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则判定该批产品为不符合绿色标准产品。
8.4 含量测定 按照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附录VI D)测定。
8.4.1 色谱条件和系统适应性试验 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三乙胺-磷酸(12∶88∶0.36∶0.16)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理论板数按相思子碱峰计算应不低于4 000。
8.4.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相思子碱对照品适量,加甲醇-水(4∶1)制成每毫升含0.1 mg的溶液,即得。
8.4.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适量鸡骨草或毛鸡骨草药材,粉碎,过20目筛。从中取粉末约2 g,精密称定,置索氏提取器中,加三氯甲烷100 ml,加热回流提取2 h,弃去三氯甲烷,药渣放置于通风橱内过夜,再加甲醇100 ml,加热回流提取2 h,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甲醇-水(4∶1)溶解并转移至5 ml量瓶中,加甲醇-水(4∶1)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8.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10 m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相思子碱(C12H14N2O2)[6~8]不得少于0.05 %。
9 包装、储藏及运输
产品包装前应进行药材性状、杂质、水分、有效成分(相思子碱)含量及农药残留、重金属等检测。用洁净、干燥、无污染、符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的编织袋包裹捆压成件,每件25 kg,每件包装物上应标明品名、产地、规格、净重、毛重、包装日期、生产单位、执行标准等,并附上质量合格标志。批量包装还要有批包装记录,记录内容包括品名、规格、产地、批号、重量、包装工号、包装日期等。
运输工具必须清洁、干燥、无异味、无污染。严禁与可能污染其品质的货物如农药、化肥等其他有毒有害物质混装。产品应于清洁、干燥、通风处或专门仓库室温下贮藏。仓贮应具备透风除湿设备及条件,货架与墙壁的距离不得少于1m,水分超过12%的产品不得入库。库房应有专人管理,防潮防霉变。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药材标准[S].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2] 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40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
[3] 《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 广西中医药研究所.广西药用植物名录[M].广西:广西人民出版社,1984.
[5] 王诗用,钟 技.毛鸡骨草栽培技术[J].中药研究与信息, 1999,(4):43.
[6] 卢文杰,田小雁,陈家源,等.毛鸡骨草化学成分的研究[J].华西药学杂志, 2003,18(6):406.
[7] 温 晶,史海明,屠鹏飞.毛鸡骨草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草药, 2006,37(5):658.
[8] 黄荣韶,罗永明,胡 彦,等.毛鸡骨草总皂甙含量测定及其动态变化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06,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