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章半夏土壤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作者:陈铁柱1,薛朝金2,许文艺2,张 美1,周先建1,海 市2,舒光明1
作者单位:(1.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2.贵州省毕节地区药品检验所,贵州 毕节 551700)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3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对赫章半夏种植基地土壤污染现状进行评价,旨在为半夏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该地区土壤的各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均小于1,污染水平低于国家标准。结论赫章半夏种植基地的土壤质量完全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相关要求。
【关键词】 半夏; 土壤环境质量; 评价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Soil Environment Quality of 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 in Hezhang
CHEN Tie-zhu1,XUE Chao-jin2,XU Wen-yi2,ZHANG Mei1,ZHOU Xian-jian1,HAI Shi2,SHU Guang-ming1*
(1. Sichuan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610041;2. Guizhou Bijie Rejion Institute for Drug Control,Bijie,551700)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heavy metals and pesticide residue in the soils of production regions of 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in order to provide basis for building GAP bases. Methods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environment quality of the soils by means of single pollution index and synthetic pollution indices. Results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pollution index of all sorts of pollutant in the soil was less than 1. 0 and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ConclusionThe quality of soil P.ternata in Hezhang cultivation base accords with the requirement of GAP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
Key words: Pinellia ternata(Thunb.)Breit.; Soil environmentquality; Evaluation
半夏为天南星科半夏属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Breit.的干燥块茎,又名麻芋子、三叶半夏,是一种常用重要中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肿散结等功效[1]。近年来在贵州、四川、重庆等省市均有大规模栽植,其中毕节地区赫章县是贵州省半夏药材的主产区,有着二十多年的人工栽培半夏历史,其中赫章县河镇乡80%的农户都在种植半夏,栽植规模已达到135公顷以上。
赫章县地貌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生态环境特异,为了治理喀斯特生态环境和开发中药材,国家科技部2007年下达了科技支撑项目“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植物类中药材开发关键”,半夏作为治理喀斯特地区重点发展的主要中药材,为了保证其产品质量,经过调研和实地考察拟在适宜半夏栽培的贵州赫章县河镇乡建立半夏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为了保证基地能够生产出安全、有效、稳定、可控的半夏药材,现对贵州赫章县河镇乡种植地的土壤环境质量进行质量分析和评价,以期为建立半夏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采集按各半夏分布区域种植面积集中程度,分别在赫章县河镇乡舍虎村、恒底村、发冲村、发达村和河边村采集具有代表性的土壤样品。采用梅花点取样法采集土壤,每个区域10个点,深度0~20 cm,均采自耕作层,充分混匀后用四分法缩分为1.0 kg作为原始样品,共8个。
1.2 测定项目及方法测定项目包括: pH值、Hg、As、Cr、Cu、Zn、Pb、Cd、Ni、BHC和DDT,测定方法按照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1995)选配方法进行。
1.3 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
1.3.1 评价标准根据中药材GAP的相关规定,土壤选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 1995)中的二级标准(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果园、牧场等)。
1.3.2 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推荐的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2]进行现状评价。污染因子的评价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按公式①计算。
单项污染指数法
评价公式:Pi=Ci/Si ①
式中:Pi-为土壤中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Ci-为土壤中污染物i的实测值;Si-为土壤中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当Pi <1时表示未污染,Pi >1时表示受污染,且Pi值越大,污染越严重。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
采用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和单项污染指数最大值相结合的综合污染指数法,土壤综合污染指数按②式计算。
评价公式:P综=[(P imax2+P2i)/2]1/2②
式中:P综-为土壤综合污染指数;Pimax-为单项污染指数最大值;Pi-为单项污染指数平均值;当P综≤0.7时表示未污染,土壤的污染等级为安全级别“清洁”[3]。
2 结果与评价
2.1 土壤环境质量检测结果与分析8个样点的土壤中的Hg、As、Cr、Zn、Pb、Cd、BHC 和DDT单项指标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见表1)。由于8个样点土样的pH均在6.5~7.5之间,把测定的结果同国家二级标准的限量指标(pH在6.5~7.5)进行比较,发现各种污染物含量均处在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中的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的限量范围内。
2.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由评价结果可知(见表2),8个样点的土壤各污染物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表明土壤无超标污染物;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综合指数值均小于0.7,表明每个测样点的半夏产地综合污水平均处于安全级别,没有受到污染,污染水平为清洁。表1 赫章半夏种植基地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结果除pH 外所有指标的单位均为mg/kg;1~3号为舍虎村采样、4~5号为恒底村采样、6号为发冲村采样、7号为发达村采样、8号为河边村采样表2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3 讨论
赫章半夏种植地距离主干公路1.5 km以上,基地周围15 km以内无产生污染的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符合规范化栽培对环境的基本要求。
赫章县位于黔西北部乌江北源六冲河和南源三岔河上游的滇东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过度的乌蒙山区倾斜地带,东经104°10′28"~105°01′23",北纬26°46′12″~27°28′18″。半夏主要种植在赫章县城西北部的河镇乡,山高坡陡,峰峦重叠,沟壑纵横,土地零星破碎,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同时具有北亚热带夏湿温干温凉的气候特征,平均海拔2 070 m,年降水量923 mm,年平均气温11℃,无霜期210 d,全年日照1 200 h。其境内有野生半夏分布,适宜的气候特征适合半夏的人工种植。
贵州省赫章县河镇乡半夏种植地的土壤质量的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为0.58,属于清洁范围,表明赫章半夏种植基地的土壤质量完全符合《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的相关要求。在该地区种植半夏,将成为治理喀斯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带动生态环境保护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一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78.
[2] 叶文虎.环境质量评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164.
[3] 国家环保总局.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