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合医院中医科2008年643例住院病人统计分析
作者:晏青,卞鹰
作者单位:澳门大学中华医药研究院,中国 澳门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医疗相关信息,以掌握传统医疗服务的使用现状。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 16.0,对病人特征、疾病构成作描述性分析,运用非参秩和检验分析平均住院日及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同时应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平均医疗费用与全国综合医院总体人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结果①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年龄分布以60~80年龄段为主,大多数病患为离退休职工和农民,分别占43.2%和26.3%。②疾病构成前6位为: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骨关节疾病、胃肠道疾病及恶性肿瘤。③平均住院日为8 d,性别、年龄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为其影响因素。④平均医疗费用为3 231.60元,影响因素同前;符号秩和检验结果显示,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平均医疗费用与全国综合医院总体人均住院费用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支付方式上,离退休职工主要享受基本医疗保险,而农民则多为自费医疗。结论合理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传统医疗在中老年慢性疑难疾病临床治疗上的特色优势,同时注重中医事业的城乡统筹发展,使广大农村人口能从中医治疗中有效获取健康收益。
【关键词】 中医科; 住院病人; 疾病构成; 医疗费用
中西医并重历来是我国卫生工作方针的重点之一。近年来,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国家政府对中医事业的发展给予越来越高的重视,并出台一系列公共卫生政策支持其发展。2008年4月21日,《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1]作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一份重要配套文件,经由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发布。该文件强调在未来发展道路中,应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建立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及加强中医人才队伍建设等重要任务。同时,文件在明确阐述“发展中医医疗”该项任务的具体执行要点时,首先提及要加强城市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然而,现有卫生统计数据及文献报道较少涉及中医在临床治疗中总体的特色优势,以及病人对中医服务的实际利用情况,故大量实证性研究仍急待开展以寻求发展中医医疗的正确着力点。
为此,本研究首先从城市综合医院中医科着手,利用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中医科2008年643名出院病患的相关病史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了解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年龄分布、性别比例、职业构成等病源特征,中医科所收治病人的疾病构成与顺位,中医科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住院病人医疗费用等统计值,从而在一定层面上掌握传统医疗服务的使用现状,为制定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并能充分发挥中医治疗优势的中医扶持政策提供实证依据。
1 样本和方法
1.1 研究样本研究样本为重庆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中医科2008年的全部出院病人,共643例,其中一例住院费用不详。
1.2 方法与统计学处理从医院病案统计室电子病案系统提取该643名住院病人的相关病史信息,包括病人的住院号、性别、年龄、职业、住址、住院天数、诊断、医疗费用及支付方式等9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诊断取主要诊断中的第一诊断),并将原始数据直接录入统计软件SSPS16.0的数据栏中,继而对样本人群的性别比例,年龄分布,职业构成,疾病构成与顺位以及中医科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住院病人平均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运用非参秩和检验对平均住院日及医疗费用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同时应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平均医疗费用与全国综合医院总体人均住院费用进行比较。以上对原始数据的统计处理主要利用统计软件SSPS16.0完成。
2 结果
2.1 病人特征在该综合医院中医科接受住院治疗的643名病患中,年龄最小14岁,最大为94岁,平均61岁,标准差18.20,其分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集中趋势,且主要集中在60~80年龄段,占总人数的47.7%。除此之外,0~,20~,40~,80~年龄组的病患人数则分别占总人数的3.0%,13.2%,25.7%与10.4%。见表1。表1 某综合医院中医科2008年出院病人年龄构成(略)
中医科住院病患在性别比例上较为均衡,女性稍多于男性,男女构成比例为0.796∶1。
接受中医治疗的病患,其职业构成多样,但以离退休职工占最大比例,为43.2%,接近样本总人数的50%。其次是农民,占26.3%。另外,无职业者与工人也占有一定比例,分别为13.7%和9.2%。而在中医科进行住院治疗的学生、干部及商人则相对较少,其人数分别为27,13,7人,共占样本总体的7.3%。除此之外,样本人群中尚有两名劳教者也曾在该科进行住院治疗。
2.2 疾病构成与顺位对该综合医院中医科2008年的643名出院病人进行分析得出,中医科所收治住院病人的疾病构成前6位为: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骨关节疾病、胃肠道疾病及恶性肿瘤。见图1。以上6大类病患共489名,占该年该科出院病人总数的76.0%。其中,呼吸系统疾病病患共154名,在总体疾病构成中占最大比例,百分构成比达24.0%。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骨关节疾病、胃肠道疾病及恶性肿瘤的病患依次为103,94,70,47及21人,占样本总体百分比分别为16.0%,14.6%,10.9%,7.3%及3.3%。就单种疾病而言,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急、慢性支气管炎,心脏疾病中的冠心病与脑血管疾病中的腔隙性脑梗塞则为最常见的3种疾病,其病患人数分别为102,72,63人,占样本总人数的比例依次为14.6%,11.4%及9.6%。另外,高血压病和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占有一定比例,各占样本总体的5.6%和4.5%。
2.3 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由样本数据分析得出,中医科住院病患的住院天数呈右偏态分布,均值10.47 d,中位数8.00 d,标准差为26.041,峰度和偏度分别为377.658与18.323。运用Mann-Whitney U 检验及Kruskall-Wallis H 检验对住院天数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检验水准为0.05,其结果显示患者性别(Z=-2.738,P=0.006)、患者年龄(χ2=54.231,P<0.001)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χ2=87.131,P<0.001)为影响住院天数的显著性因素。详见表2。表2 某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住院天数单因素分析(略)
2.4 住院病人医疗费用鉴于一人住院费用不详,故医疗费用相关有效数据来源于642名住院病患,且呈现右偏态分布特征。住院费用均值为4 447.60元,中位数为3 231.60元,标准差为5 121.11,峰度及偏度分别为70.505与6.579。运用Mann-Whitney U 检验及Kruskall-Wallis H 检验对住院费用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检验水准为0.05,其结果显示患者性别(Z=-3.380,P=0.001)、患者年龄(χ2=93.792,P<0.001)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χ2=108.005,P<0.001)为影响住院费用的显著性因素。详见表3。表3 某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住院费用单因素分析(略)
运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对城市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平均医疗费用与全国综合医院住院病人总体人均住院费用(5 446.5元)[2]进行比较,其结果显示,P<0.01,表明两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
在支付方式上,该科住院病患主要通过基本医疗保险、自费、商业保险以及公费医疗等4种途径,且以基本医疗保险和自费两种方式为主,两种支付方式分别占55.1%与42.3%。两类主要病源中,离退休职工,有99.64%通过基本医疗保险付费,即278人中,仅1人未享受基本医疗保险;而农民患者,人均住院费用3677.6元,则主要通过自费方式支付其住院期间的医疗花销,自费医疗者占81.07%,仅15.98%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障,另有极少部分通过商业保险及其它方式支付。
3 结论
3.1 中医医疗的主要病源综合医院中医科的住院病人主要为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尤以60~80年龄段的离退休职工居多。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寻求、享受中医医疗服务的主要是中老年群体,其原因可能与诊治疾病所需的时间成本,中医在老年病治疗上的优势和疗效以及中医的服务方式等因素有关[3]。另外,中医科住院病人中几乎没有儿童病患,即无0~14岁的住院病患,而这种现象则可能与中西医在治疗不同疾病的疗效差异与作用速率不同有关。该项研究结果同时显示,在中医科接受住院治疗的病人中,有较大比例的农民患者,这表明农村人口对传统医疗有着一定的偏好,且正是目前对中医医疗服务有着较大需求的一个重要消费群体。农村人口对中医的选择偏好主要源于中医“简、便、廉、验”的特点。
3.2 中医治疗的优势病种中医科2008年643名出院病人的疾病谱及顺位显示,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心脏疾病、骨关节疾病、胃肠道疾病及恶性肿瘤是中医科治疗的主要病种,且就单病种而言,急、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腔隙性脑梗塞,高血压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中医科治疗的主要疾病。而2004年有研究报道,重庆市市级综合医院总体疾病构成前6位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循环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并发症及肿瘤[4]。在综合医院中医科与综合医院总体收治住院病人的疾病构成中,呼吸系统疾病都以较大百分构成比跃居第1位,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也同为前后两者收治的主要病种。而明显不同之处在于,骨关节疾病在中医科收治的病例中占有较大分量,损伤与中毒以及妇科疾病是综合医院收治的优势病种,却并未进入中医科住院病人疾病构成顺位前6位。肿瘤虽在前后两者中都排名第六,但中医科更偏向收治恶性肿瘤患者,综合医院总体则全面收治各类肿瘤患者,包括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北京市中医工作会议所公布的一项调研报告《北京地区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显示,北京市民有48.15%的慢性病患者选择接受中医治疗[5]。合理推断,目前的中医治疗主要应用于老年性、慢性疾病,尤西医在目前的发展水平上很难根治的疑难杂症的治疗上,并在此处表现出其在临床治疗上的特色优势。
3.3 中医治疗的成本优势卫生部所公布“2008年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报告中的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卫生部门综合医院统计,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5 446.5元[2],而本项研究显示,该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的平均医疗费用为4 447.60元,且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证实,城市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人均住院费用与综合医院住院病人总体人均医疗费用存在显著性差异,即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低于综合医院总体人均医疗费用。由此可见,中医在主要治疗老年性、慢性疑难杂症病患的基础上,还产生低于总体的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充分显示出其在治疗慢性重症疾病上的成本优势。在2003年,《中国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这一重要研究报告中即作出重要结论,中医药的确价格低廉[6]。但若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将中西医治疗作深入比较,尚需结合临床疗效,做进一步研究论证。
3.4 中医医疗的医疗保障离退休职工和农民为综合医院中医科的主要病源。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作为城市人口的离退休病患,近100%可以在基本医疗保险的保障下享受住院医疗服务,通过医保的方式支付或部分分担其在院期间住院费用。而对于广大的农村病患,大部分还是自费承担其全部医疗花费,即承受着人均3 677.6元的住院费用。据重庆市统计信息网公布的数据,2008年重庆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 126元[7],亦即是说,对一名普通农村居民而言,一次住院治疗将花费其全年收入的90%,无疑是一笔极其沉重的经济负担。
4 政策建议
坚持扶持传统医疗发展的政策路线,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投入资金并合理资源配置,把握准中医在治疗老年性慢性重症疾病的优势和潜力,着力于老年特种病中医治疗病区的建设和发展,充分满足老年患者的医疗需求,最大限度发挥中医在慢性阻塞性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成效与成本优势。①加大投入加强综合医院中医科建设,支持中医专科医院内收治常见病种的重点科室的建设和发展[8],在综合医院中医科设立专门的老年特病专区,在城市大型社区医院分流独立的老年特种病中医服务站或巡回服务点专为老年特种病患者提供传统医疗服务与健康指导[9]。②将能有效治疗老年慢性常见病种的中药及中成药纳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③加紧传统医疗相关的科研步伐,尤着力老年慢性重症病研究。④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使专业医师及科研队伍能不断壮大。
注重城乡统筹,在建立农村中医服务网络的基础上,设置老年特种病卫生服务站,为接受中医治疗的老年慢性重症病患者提供专门的医疗保险保障,或适当提高新农合报销比例,尽力减轻农村病患在享受传统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承受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gov.cn/zwgk/2009-05/07/content_1307145.htm ,2009-0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网站.2008年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EB/OL].http://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s6690/200902/39109.htm,2009-02-16.
[3]邱鸿种.影响中医药服务利用的因素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2:93.
[4]郑洁,袁智红,杨灵云.2003~2004年重庆市综合性医院出院病人疾病构成分析[J].中国医院统计,2006,13(3):156.
[5]谢阳谷.北京地区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J].北京中医,2004,23(3):135.
[6]陈珞珈,闫树江,桑滨生,等.中国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与利用研究[A].第三届国际传统医药大会文集[C],2004.
[7]重庆统计信息网.2008年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www.cqtj.gov.cn/szcq,2009-04-03.
[8]杨述特,胡 滨,谢恒祥.突出中医特色,创建国家重点中医肿瘤专科[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16(12):900.
[9]周祥荣.中医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具体做法[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14(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