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粗糠柴花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
作者:薛瑞娟, 陈高, 孙卫邦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云南 昆明 650204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摘要】 
       目的分析粗糠柴花的挥发性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粗糠柴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wiley7n.1谱库检索定性,并通过参考文献加以确认粗糠柴花的挥发性化学成分;通过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对各成分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分离出34个化合物,定性定量出26个化合物。结论挥发性成分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烃类(34.55%),其次是酯类(25.49%)、酮类(1.05%)、酚类(0.56%)、醛类(0.20%)和酸类(0.03%)。为进一步研究粗糠柴植物的传粉以及与蛾类的协同进化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粗糠柴;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ensis (Lam.) Muell. Arg.,又名香檀,香桂树,香楸藤,菲岛桐,红果果。大戟科(Euphorbiaceae)野桐属Mallotus Lour.植物。小乔木或灌木,高2~18 m;小枝、嫩叶和花序均密被黄褐色短星状柔毛,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和海南,生于海拔300~1 600 m山地林中或林缘。亦分布于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大洋洲热带地区。木柴淡黄色,为家具等用材;树皮可提取栲胶;种子的油可作工业用油;果实的红色颗粒状腺体有时可作染粒,但有毒,不能食用[1]。
       
       粗糠柴的许多化学成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它含有可以促进胶原质产生的成分从而可以抗皮肤衰老,它的茎皮提取物中有抗肿瘤增殖的活性成分[2],另外,粗糠柴还含有抗变性活性[3]成分以及修复毛发的活性成分,还可以作为食品和饮料的着色剂。粗糠柴酸作为一种水溶性的特征酸,富含于大戟科的白背叶植物中[4]。关于粗糠柴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尚未有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来源及鉴定材料采自昆明植物园,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孙卫邦研究员鉴定为大戟科野桐属植物粗糠柴M. philippensis (Lam.) Muell. Arg.。该植物引自云南金平。
       1.2  挥发物的制备将粉碎的粗糠柴盛花期的鲜花20.42 g,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收集蒸馏液,无水乙醚萃取4次,得到黄色透明挥发物22.6 mg,此挥发物用于GC-MS分析。
       1.3  GC-MS分析条件
       1.3.1  气相色谱条件仪器为美国Agilent Technologies公司HP5890 30QC2/AC5 石英毛细管柱(30 m×0.32 mm);柱温80~260℃,程序升温3℃/min;进样温度250℃;氢火焰检测温度250℃;进样量4.0 μl;分流比50∶1;载气为高纯氮气。
       1.3.2  气相色谱-质谱条件仪器为美国Agilent Tenchnologies公司HP6890GC/5973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条件:HP-5MS石英毛细管柱(30×0.25 mm,0.25 μm);柱温80~260℃,程序升温3℃/min;进样温度250℃;柱前压100 kPa;进样量1.0 μl;分流比15∶1;载气为高纯氦气。MS条件:电离方式EI;电子能量70 eV;传输线温度150℃;离子源温度230℃;质量范围35~500。
       1.4  定性定量分析采用Wiley7n.1谱库检索定性,并通过查阅参考文献加以确认粗糠柴的挥发性化学成分。按照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出各化学成分的质量分数。
       
       
  2  结果
       
   
       本实验通过GC-MS法对粗糠柴花的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34个化合物,定性定量出26个,占总组分的66.55%,总峰面积的64.40%。粗糠柴花挥发油的总离子流程图见图1,化学成分分析鉴定结果见表1。表1  粗糠柴花的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结果(略)
       3  讨论
       
   
       挥发性成分中质量分数最高的是烃类(34.55%),其次是酯类(25.49%)、酮类(1.05%)、酚类(0.56%)、醛类(0.20%)和酸类(0.03%)。质量分数大于1%的分别是水杨酸苄酯(17.70%)、二十九烷(10.53%)、三十一烷(6.25%)、苯甲酸苄酯(5.96%)、二十七烷(5.70%)、二十五烷(4.93%)、环二十四烷(3.58%)、二十三烷(1.09%)。挥发性成分中不少可以用于医药方面,如苯甲醇可以用作抗菌剂;苯乙醇可用于赋形剂,抗菌剂。另外酯类、醛类可以用作香料或调味剂,如水杨酸苄酯广泛用于日化香精中,是合成麝香的良好溶剂与定香剂,也可用于化妆品香精中;苯甲酸苄酯可作为纤维素,清漆和PVC的增塑剂,精品配制香精,百日咳,气喘药等,用于治疗疥螨,抗寄生虫,也可作麝香定香剂及樟脑代用品等。
       
       粗糠柴作为一种药用植物可以清热利湿,用于急、慢性痢疾,咽喉肿痛,但过量会引起中毒[5]。原因应该与其化学成分的构成有一定的关系,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协同进化(co-evolution)的观点是探讨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的一个重要理论基础。在已知的昆虫与植物所形成的专性授粉互惠共生体系中,榕树-榕小蜂、丝兰-丝兰蛾体系是经典实例,国内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理解植物一传粉者互惠共生体系协同进化的机理和历史积累了宝贵的资料。近些年的研究发现鳞翅目细蛾科头细蛾属昆虫与大戟科植物之间也存在相似的协同进化关系[6]。粗糠柴植物的花白色,细长,适合蛾类传粉。笔者在野外发现有蛾类在粗糠柴的花上停留吸蜜。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粗糠柴花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研究,为进一步地研究该植物的传粉以及与蛾类的协同进化关系提供了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曾建飞.中国植物志,第44卷,第2分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Tanaka R, Nakata T, Yamaguchi C, et al. Potential anti-tumor-promoting activity of 3 alpha-hydroxy-D: A-friedooleanan-2-one from the stem bark of Mallotus philippensis[J].Planta medica. 2008,74 (4):413
       
       [3]Daikonya A, Katsuki S, Wu JB, et al. Anti-allergic agents from natural sources (4): Anti-allergic activity of new phloroglucinol derivatives from Mallotus philippensis (Euphorbiaceae)[J].Chemical & Pharmaceutical Bulletin. 2002,50 (12):1566.
       
       [4]赵德义,张博勇,徐爱遐,等.脂肪酸在植物界中分布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5,20(3):147.
       
       [5]《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
       
       [6]白海艳,李后魂.传粉细蛾与大戟科植物专性授粉的互惠共生关系[J].昆虫知识,2008,45(1):166.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