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提取物中芍药苷的含量
作者:刘浩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市食品药品监督检验所 438000

《时珍国医国药》 2010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白芍; 提取物
       白芍Radix Paeoniae Alba 是一种重要的补血类中药,具有养血敛阴、平抑肝阳、柔肝止痛、调节免疫等功效,用于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肝郁脾虚,血虚、或阴虚血热、失血、盗汗等症。而芍药苷(paeoniflorin)是中药芍药的主要有效单体成分。根据相关的文献[1]报道,既往研究证明芍药苷有抗自由基损伤,抑制细胞内钙超载和抗神经毒性等活性,体内实验证明其有降低血液黏度、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抗氧化、抗惊厥等作用。现经国内外进一步研究,发现其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中药作为一种天然产物,因其产地、气候、生长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质量差异很大。要想保持原产物的质量均一性而进行质量控制难度相当大。因此,对中药提取物的质量研究成为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而控制中药提取物的质量也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手段。2005年版《中国药典》只收载了少数品种的提取物及其质量控制方法,而且其流浸膏和浸膏只采用了渗漉的方法制备。但渗漉法制备费时费力,还要浪费大量的溶剂。本文采用煎煮的方法,依流浸膏的制备流程制得白芍的提取物。并根据有关的文献[2],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白芍提取物中的主要成分芍药苷的含量的定量方法,旨在用于白芍提取物的质量控制。实验证明,本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重复性好。
       1  仪器与试药
       
   
       Dionex高效液相色谱仪,P680泵,ASI-100自动进样器,PDA—100检测器,TCC—100柱温箱,Chromeleon液相色谱工作站。
         
       芍药苷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10736-200629,供含量测定用);乙腈为色谱纯,磷酸为分析纯;其它试剂为分析纯。
       
       中药原料白芍由市场购得4个批次,由本所中药室鉴定。
       2  白芍提取物的制备
       
     
       分别取4个批次样品用粉碎机粉碎成粗粉,加水适量,水浴回流30 min。回流两次,第二次10 min。滤过,合并滤液,浓缩至每克提取物相当于1g原白芍粗粉。
       3  方法与结果
       
 
       3.1  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50∶50∶0.3)为流动相;波长:230 nm;流速:1 ml/min;柱温:30℃;色谱柱:Dikma 250 mm×4.6 mm  C18柱。进样量10 μl。
       3.2  溶液的配制
       3.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经减压干燥的芍药苷对照品适量,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60 μg的溶液,即得。
       3.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提取物0.5g,精密称定,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稀乙醇约30 ml,超声处理(功率240 W,频率45 KHz)30 min,置50 ml量瓶中,放冷,加稀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3  标准曲线的制备取芍药苷对照品药3 mg,置10 ml量瓶中,用甲醇溶解,再从中吸0.1,0.2,0.4,0.6,0.8和1.0 ml置 2 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进样20 μ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记录峰面积,以进样量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芍药苷在0.015~0.15 mg/ml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864 9C-0.203 4,相关系数r=0.999 8(n=6)。
       3.4  精密度实验取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每次10 μl,记录色谱图与峰面积,RSD为1.2 % (n=5)表明仪器的精密度良好。
       3.5  稳定性考察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10 μl,每间隔一定时间,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1次。重复进样5次,结果RSD为1.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3.6  重复性实验取同一批号的样品5份,按含量测定方法测定,结果平均含量为1.43%,RSD为11.1%(n=5)。
       3.7  加样回收实验取已知含量的白芍提取物5份,精密称定,水浴蒸干。依次分别加入一定量芍药苷对照品,依照上述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按照“样品测定”项下方法测定。结果见表1。表1  芍药苷的回收率实验(略)
       3.8  含量测定分别取4个样品提取物的供试品溶液,每个样品做4个检测。结果如表2。表2  芍药提取物中芍药苷的含量(略)
       4  讨论
       
   
       中药质量控制一直是困扰药学研究的难题,也是阻碍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大障碍。药学研究工作者想尽各种办法来尽可能控制中药的质量,但关键性的技术难题解决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尽管目前研究中药提取物等中间产物成为中药学研究的热点,但人们还没有解决如单味药的质量控制,中药复方配伍中的成分相互作用及其机制、以及如何从理论上进行表达等基础性的问题。虽然有文献报道[3,4],研究了金银花、蒲公英等中药提取物的质量控制,因为中药不同部位质地等方面的不同,用渗漉的方法不一定能完全提取其有效成分;如果改用有机溶剂,又只能提取单一的有效成分。本文的实验方法用水为溶剂,以传统的煎煮方法按照流浸膏和浸膏的流程制备其提取物,既能提取已经明确的有效成分,又能保证传统中医药理论所讲的起综合作用的成分不丢失;既能延续传统的中医整体思想和避免完全按化学成分研究中药的弊端,又能按中医药理论尽可能保持原药材的作用性质,特别是作为控制单味中药质量的指标,不只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本文实验还比较了超声提取物和煎煮法提取物,从可以测量的芍药苷来看,差异性不大;但超声法所得的提取物稍稀薄,其它成分很可能存在差异。
       【参考文献】
           [1]陈广斌,吴 铁.芍药苷的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9):2298.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 Ⅰ部[S].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68.
       
       [3]刘 磊,何再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银花提取物中绿原酸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6):1426.
       
       [4]潘 见,梁 娟.蒲公英提取物的质量标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9):2064.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