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药数据库 > 中药数据库

薅田藨根

本数据库共计 11239 个中药

《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福建民间草药》
【拼音名】Hāo Tián Pāo Gēn
【英文名】root of Japanese Raspberry
【别名】茅莓根、托盘根、米花托盘根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ubus parvifolius L.采收和储藏:秋、冬季挖根,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茅莓 小灌木,高约1-2m。枝有短柔毛及倒生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有时5,先端小叶菱状圆形到宽倒卵形,侧生小叶较小,宽倒卵形至楔状圆形,长2-5cm,宽1.5-5cm,先端圆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齿,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叶柄长5-12cm,顶生小叶柄长1-2cm,与叶轴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叶条形。伞房花序有花3-10朵;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绒毛;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刺,在花果时均直立开展;花粉红色或紫红色,直径6-9mm;雄蕊花丝白色,稍短于花瓣;子房具柔毛。聚合果球形,直径1.5-2cm,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400-2600m的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旁或荒野。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气候,耐热,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种植。栽培技术 用分株繁殖法。于冬季落叶后或早春萌芽前,在老树的株丛旁边挖取带有侧根的枝条,分成单株,剪去顶端部分枝条,用黄泥浆水浆根,按行株距40cm×30cm开穴定植,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及压实,淋透水。田间管理 栽后1-2年,每年中耕除草2-3次,追施人畜粪水1次。
【性状】性状鉴别 根长短不等,多扭曲,直径0.4-1.2cm。上端较粗,呈不规则块状,常附残留茎基。表面灰褐色,有纵皱纹,栓皮有时剥落,露出红棕色内皮。质坚硬,断面淡微涩。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栓内层少数细胞含黄色物质。韧皮部宽广,有韧皮纤维,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及方晶,老根偶见单个石细胞散在。木质部导管多数单个,少数2-3个相连。本品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化学成份】根含(-)-表儿茶精[(-)-epicatechin]β-谷甾醇(β-sito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和菜油甾醇(campesterol)。
【性味】甘苦;凉;无毒
【归经】肝;肺;肾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活血凉血。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痹痛;肝炎;肠炎;痢疾;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结石;跌打损伤;咳血;吐血;崩漏;疔疮肿毒;腮腺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或研未调敷。
【注意】《重庆草药》:孕妇禁用。
【摘录】《中华本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部分内容,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