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药数据库 > 中药数据库

黄梢蛇

本数据库共计 11239 个中药

《中华本草》

【出处】出自《广西中药志》
【拼音名】Huánɡ Shāo Shé
【英文名】Indo-Chinese rat snake
【别名】黄肚龙、过树龙、过树榕、上竹龙、灰背蛇
【来源】药材基源:为游蛇科动物灰鼠蛇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yas korros(Schlegel)采收和储藏:清明至秋了捕捉,以冬季入穴冬眠前捕捉者质佳。捕后除去内脏,擦净血迹,鲜用或烘干。
【原形态】灰鼠蛇,体细长,全长可达2m。头及体背灰黑色、灰棕色或灰褐色何等后部及尾部背鳞鳞缘黑褐色,互相交织成细网纹唇缘及腹部淡黄色,颊鳞2-3;眶前鳞1(2),有1眶前下鳞,眶后鳞2(3);颞鳞2(1-3)+2(1-4),上唇鳞3-2-3(4-2-3)式。背鳞平滑,15-15(13)-11行;腹鳞156-184;肛鳞2分,尾下鳞109-154对。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海拔212-1600m的平原、丘陵及山区,常见于水稻田边、河边、路旁及杂草乱石处,以蛙、鸟、鼠等为食。资源分布: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
【化学成份】灰鼠蛇肉含蛋白、脂肪、多种氨基酸。蜕皮含骨胶原(callagen)。脑含促卵泡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灰鼠蛇还含有具有降压作用的甲状腺提取物。
【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肝;肾经
【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舒筋活络。主风湿痹证;腰腿酸痛;肢体麻木,半身炒遂;小儿麻痹症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浸酒饮。
【摘录】《中华本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部分内容,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