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小儿疳积可针刺四缝穴

医案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健康报

         小儿疳积为中医儿科常见的一种疾病,民间称为“奶痨”,相当于西医儿科的“婴幼儿营养不良”。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由于缺乏喂养知识,盲目地给小儿加强营养,反而加重了脾胃的负荷,伤害了脾胃之气,使得食欲下降、营养缺乏,导致疳积的出现。
       中医治疗小儿疳积的原则是健运脾胃。四缝穴为经外奇穴,位于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掌侧、近端指关节的中央,一手4穴,双手共有8个穴位,是手三阴经所过之处。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疳积,尤其是伴有慢性泄泻、消化吸收功能差的婴幼儿,可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一般在针刺四缝穴数次后,可以看到患儿大便次数减少,性状亦逐渐恢复正常,食欲明显改善,原来的厌食、偏食和挑食情况逐渐消失,夜间能够安然入睡。有关专家通过试验研究发现,针刺四缝穴后,胃液的酸度特别是游离酸明显增加,同时小肠分泌功能增强,各种消化酶尤其是胰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含量均明显增加,对摄入食物的消化能力较针刺前显著增强。
       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即局部用75%酒精棉球消毒后,用经过消毒的针灸针或缝衣针对准穴位快速浅刺,深度1~2毫米即可,随即快速拔出。针刺后,术者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挤压针眼两侧软组织,可以见到清澈透明(病情轻者)或黄色微浑(病情重者)的黏液从针眼溢出,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拭去黏液。可隔天针刺1次,连续针刺3~4次。针刺后务必保持患儿双手皮肤清洁,以免针眼污染。
       在针刺治疗的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健胃消食的中成药,并且适当增加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以利康复。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