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趣话 词源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互联网

       
          阿根廷著名诗人博尔赫斯在一篇《论古典》的文章中说:“世界上很少有哪门学问像词源学那样引人入胜。”探究词源的确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在这项工作中会时时有一种勾玄提要的乐趣,一种恍然大悟的惊喜。何况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字呢?对于中医来说,词源学的用处是很大的。对词源的研究提示,凡是带部首“臤”的字大多有“坚固”的意思,如“坚”、“掔”(坚固的意思)、“紧”(紧张,结实),查一查《说文解字》,就可以很清楚“臤”部首的示源作用。汉字的“肾”字也是带有“臤”部首的,这和古人对肾的认识有关。《黄帝内经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素问·灵台秘典论》中说:“肾者,作强之官。”可以看到,古人对肾的认识,和“坚固”是有密切联系的。至于为什么认识到肾是“坚脏”,大概和肾的生理功能有关吧,比如“肾主蛰,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主骨”等,“肾”有使人体坚紧的功能。这也对我们认识中医的思维方式以及具体的脏腑用药有很大的提示作用。“明堂”一词,在中医典籍中也是经常出现的,当然在针灸学上的明堂和“黄帝坐明堂”的明堂不是一回事。《黄帝内经》是以黄帝和岐伯等人的对话形式写成的,而对话的地点就是“明堂”。《内经》中有“黄帝在明堂,雷公侍坐”等,而“明堂”是什么,从古至今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左传》到《吕氏春秋》、从朱熹到王国维等众多著作和学者提出了解说不一的记述和观点。人类学家叶舒宪先生用人类学的跨文化视野将千百年来拘泥于文献的先代学者们所聚讼的明堂之谜给以揭示,他说:“考察这种并非偶然的命名方式,使我们不得不暂时回到象征语义学的领域中来。如前所述,明堂的‘明’字……其本义与保存在秦汉之际祭四季太阳神的仪式古歌中第二首标题‘朱明’完全一致,是夏天太阳神的名称……中国的明堂建在南郊以就阳,可知其原始意义为‘太阳堂’也!”张一兵先生的《明堂制度研究》中也说:“‘易’字来源之一是‘日’字与‘月’字,与人们对日月的祭祀、对天神天帝的形象代表日月神的崇拜有着关联,也就是与‘明堂’的‘明’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明堂是古人顺应太阳运行所代表的宇宙秩序的建筑物,它的构成体现了宇宙与人类社会沟通,所以《周书》中说“明堂所以明道”。虽然《黄帝内经》是假托为黄帝等人所做,但是一部中医的基础之作《黄帝内经》是在“明堂”中讨论而成的,这种假托本身就有深刻的意义,对我们从古人的认知心理上来了解中医是有意义的。比如中医中的时空与人体的对应关系、五运六气等,都和早期的太阳和月亮的观测有密切的关系。这些都是中医学理论形成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基础。植物名称的词源就有意思了。如半夏,因为其生长旺期在仲夏而得名,而夏天之半为天气由阳转阴的时候,所以,禀受其气的半夏也有交通阴阳的作用。这就是为什么《内经》中用半夏汤治疗失眠的原因,因为在中医中认为阳入于阴人才能睡眠。旋覆花,《尔雅》中又称为“盗庚”,因为这种花虽然开于六月,却能提前“盗取”了秋令庚金之气,所以旋覆花能藉金的肃降之气,可以降气止呕,在中医中有“众花皆升,旋覆独降”的说法。穴位上的词源更是有深刻的意旨,这些对我们掌握穴位的部位和功能,是有大的意义的,这些是用字母和数字来标示穴位所做不到的。比如“神门”,心藏神,而这个穴位为神气的出入之门,故名;“隐白”,为足太阴脾经的井穴,足太阴属土,土者金之母,足太阴脉气所起,手太阴金气所隐,金对应的颜色为白,故称为“隐白”。“志室”,穴位在肾俞两旁,应肾,因肾藏志,而此穴为肾气留驻之所,故名“志室”。穴位中的词源探究,对于我们思考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对于我们发展针灸经络学都有帮助。中医是一门“尚源”的学问,需要“勤求古训”。而词源则可以部分地让我们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探求古人的认知心理。对于词源的思考,是对于中医的一些基本思维方式的探索,是对于中医的“元语言”的一种探索。这种探索对于中医的研究是至关重要的。没有对这些最原初最基本的概念的思维原点的整理和认识,对中医的研究就会成为一些具体医术的技术性开发,而失去了从原点出发而获得一种新的创发性的可能。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