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黄帝内经》成书之谜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互联网

最近借《黄帝内经》之名,发表了一些观点,引来大家各种讨论,现在,整理一下《黄帝内经》成书的各种版本,大家觉得那种更加可靠。
        今本《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篇,各九九八十一卷,合一百六十二卷。两书侧重点各有不同,《素问》侧重于讲理论,如阴阳五行、病因、藏象、气血精液等,而《灵枢》则侧重于讲经络、针灸。
        《黄帝内经》书名首见于《汉书•艺文志》,当时班固在写《汉书》时,将目录类统归于《艺文志》下。医药类书目又分为“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小类,共记录医学文献868卷,其中“医经”类七家,共216卷,名目如下:
        《黄帝内经》十八卷
        《外经》三十七卷
        《扁鹊内经》九卷
        《外经》十二卷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
        《外经》三十六卷
        《旁经》二十五卷
        从以上记载中可以看出,“内经”一名本不专指《黄帝内经》,但由于其它医书均以轶失,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内经》就专指《黄帝内经》而言。
        但《汉书》里没有说《黄帝内经》十八卷究竟包括那些内容,到了晋朝,有一位大学者名皇甫谧在《甲乙经序》中说:“《黄帝内经》十八卷,今天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失。”文中的亡失是指《素问》的第七卷。现代人都认为,皇甫谧学术造旨很高,而且他生活的年代去汉代不远,故本其所言,将《内经》定为《素问》、《灵枢》两部分。
        但也有学者不同意,认为《汉书》所载卷数18与今《内经》162篇对不上号,因为汉代没有积篇为卷的说法。据此有人推论,当时《内经》的字数很少,大约只有今本的九分之一。其次,从内容分析,《素问》侧重理论,《灵枢》侧重经络针灸,两书用语、理论取舍均有不同之处,可证这是两部不相关的独立著作。
        《汉书》其它子目下的著作也都与医学有关,“经方”包括方药、本草、内、外、妇、儿各科医书,总11家274卷;房中与神仙两类,也涉及到医学内容,如房中类的“养阳方”、“有子方”,神仙类的按摩术、引导术等。
        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黄帝内经》与神话中的黄帝本无关联,冠以“黄帝”之名,是为了追本溯源。黄帝乃传说中的古帝王,曾有许多重大发明,使后人受益非浅,故中华民族一直以黄帝为祖先,历代后人均以黄帝子孙为荣。古人由此将一切文物制度都归于黄帝名下,《淮南子•修务训》曾总结过这种归祖情结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素问》之名,始见于张仲景《伤寒论序》:“感往昔之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阴阳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论》,合十六卷。”在我国正史中,《素问》之名见于《北齐书•马嗣明传》:“马嗣明,河内人,少明医术,博综经方,《甲乙》、《素问》、《明堂》、《本草》,莫不咸诵,为人诊候,一年前知其生死。”在目录学上,《素问》之名始见于《隋书•经籍志》:“黄帝素问九卷。”
        《灵枢》作为书名,始见于唐代王冰《素问》注:“《灵枢经》曰,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孔络。”据学者们考证,最早时本无《灵枢》,仅有《九卷》,后改为《针经》,其后又改为《九灵》,到唐代时始称《灵枢》。有人认为,这种情况恰好说明一个问题,即古代民间相传的同一医书可能有许多不同版本,这样名称差异就较大,很可能内容多少也有区别。
        关于《内经》的成书年代,历来有不同看法,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成书于黄帝时期。因为《黄帝内经》是以设问形式写成的,主要是黄帝问臣下答,也有一些是臣下问黄帝答。所以有人直观地认为,《内经》就是黄帝写成的,因此其成书年代也与黄帝同期,如此推论,成书当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但此观点现在很少有人坚持。
        2、成书于战国时代。到了宋代,一批学者认为应该成书于战国时,始创此观点的有宋代邵雍,此人乃是研究《易经》的宗师,相传曾创“梅花易数”之法,他曾经说:“《素问》、《阴府》,七国之书也。”宋代大哲学家程颢也持此观点,他说:“《素问》书,出战国末,气象可见。若是三皇五帝典坟,文章自别,其气运处,绝浅近。”
        3、成书于秦、汉之际。持此观点的学者众多,窦苹《洒谱》曰:“《内经》十八卷,言天地生育,人之寿夭系焉,信三坟之书。然考其文章,知卒成是书者,六朝秦汉之际也。”《四库全书简明目录》曰:“《黄帝素问》,原本残阙,王冰采《阴阳大论》以补之。其书云出于上古,固未必然。然亦必周秦间人,传述旧闻,著之竹书,故贯通三才,包括万变。”
        4、成书于汉代。从元朝开始,有人就怀疑此书成于汉代,元明之际的吕复曾说:“《黄帝内经》,世称黄帝岐伯问答之书,乃观其旨意,殆非一时之言。其所撰述,亦非一人之手。刘向指为韩诸公子所著,程子谓出战国之末。而其大略,正如《礼记》之萃于汉儒,而与孔子、子思之言并传也。”此后,历朝各代均有人坚持汉代成书说,现代持此说者也不在少数。
        综合这些观点,大约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内经》的成书的时间与中医理论的形成的时间是两回事;二是《黄帝内经》是一部集纳本,而绝非原著,是战国到汉代期间,许多人整理上古医书的结果,但在整理的过程中,有些医学家将自己对古医书的理解加入进去,形成目前《内经》文风不统一的事实。
        由于《内经》是集纳本,所以内容、编排上都有些混乱:
        一是本身内容混乱,比如,《灵枢•本输篇》曰:“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者也。”但《经脉篇》中六府之大肠、小肠、三焦均属手经,非“出足之三阳”;《逆顺肥瘦篇》说“少阳之脉独下行”,可在《经脉篇》又说此脉为上行脉。
        再比如说,《内经》中目前读不懂的地方有许多是观点不同,表现在“黄帝——雷公”对问,“黄帝——伯高”对问,“黄帝——少师”对问,“黄帝——少俞”对问,这些人在论述医理时并不相同,比如伯高与少俞都论及五味,伯高的“五味论”是按五行来安排的,而少俞的“五味论”却不按五行。
        二是《素问》与《灵枢》之间的有不对应的情况,例如《素问》里“虚里”、“缨脉”、“胞脉”、“溜脉”、“尻脉”、“解脉”、“大脉”、“散脉”等脉名特立独行,毫无统属,与《灵枢•经脉篇》的体系完全不同。
        三是后人添加的东西与原本的内容混杂在一起,例如《灵枢•九宫八内》说,就源于汉代人对《易经》的理解,《乾凿度》中有一段关于太一游宫的记载,读起来云山雾罩:“易一阴一阳,合而为十五之谓道。阳变七之九,阴变八之六,亦合于十五,则彖变之数。若一阳动而进,变七之九,象其气之息也;阴动而退,变八之六,象其气之消也。故太一取其数以行九宫,四正四维皆合于十五,五音、六律、七宿由此作也。”此理论明显是后人对《易经》的发挥,而且发挥得十分牵强。
        因此,中医的研究应该作这样一项工作:彻底分清楚《内经》的组成,将后人属于理解发挥的东西单列出来,尽量恢复古抄本的原貌。
        既然《内经》是集纳本,也就是说在此以前应该有大量原始的医书存在,可这些医书又在那里呢?说了这么多,《内经》的成书依然是未解之谜。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