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大实有羸状 至虚有盛候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是经验之谈。辨证论治,必辨虚实。一旦出现“大实”或“至虚”局面,多为生死存亡之际,辨之尤难。试读下列医案——
       韩茂远,伤寒九日以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皆曰阴证。士材诊之,六脉皆无。以手按腹,两手护之,眉皱作楚。按其趺阳,大而有力,乃知腹有燥屎也。与大承气汤,得燥屎六、七枚,口能言,体能动矣(节录自《古今医案按》)。
       这是典型的“大实有羸状”医案,李中梓能力排众议,敢用大承气汤,其真知卓见与胆大心细值得我们探究。该患者病伤寒已九日,口不能言,目不能视,体不能动,四肢俱冷,六脉皆无,且诸医皆辨为阴证,非至虚而何?李氏之可贵即在于未随声附和,而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果系至虚,何以腹痛拒按?六脉皆无,何以趺阳脉独存且大而有力?腹痛拒按示肠中有燥屎;趺阳脉属胃之经脉,大而有力足以证明邪热积滞蕴结肠间。如此看来,六脉皆无是脉伏,而非脉绝了,再说四肢俱冷,乃实热阻遏,阳气不能外达。不能言、视、动,似是神昏,但按其腹则“两手护之,眉皱作楚”,足见神志清楚。《伤寒论》有见烦躁,谵语,喘冒不能卧,目中不了了,睛不和,不识人,直视,循衣摸床等症状时,以大承气汤下之则愈的记载,因此毅然下之。
       刘泰来,新秋病疟,三五发后,用药截住,遂胸腹间胀满日增,腹大胸高,上气喘急;二便全无,食饮不入,能坐不能卧,难俯不能仰,势颇危急,一医以肠结,下而未通,欲以大黄二两作一剂再下。喻氏认为系太阴脾气不能绕摄,定理中汤,并嘱曰:“腹中真气渐散,子丑二时必大汗眩晕,便难为力。患者畏参术,药煎成未服,至夜果汗出眩晕,忙服药,症状略减,喻氏复以三剂药料作一剂,加人参至三钱,少加黄连,胀大减。后予五苓散,得大小便畅通而愈”(节录自喻嘉言《寓意草》)。
       这是典型的“至虚有盛候”医案。前医从腹大胸高,胀满日增,上气喘急,二便不通,饮食不入等症状,辨为实邪壅塞、传导失常、不详求其因,反以量不足欲以二两大黄再下。如此孟浪,实令人心惊。喻氏认为此症乃太阴脾气不能统摄,根据是:一、新秋病疟,已发三、五次,邪势鸱张,气血逆乱,脾胃受戕,正不胜邪可知;二、虚弱之人截疟极易伤及中阳,患者是截疟后出现上述症状的,可见中阳不足,统摄无权,清浊淆乱,“津水随气横决四溢而作胀”;三、下药多峻烈,若可下证不足凭,强下早下,易伤正气,《伤寒论》再三教诫,转矢气、小便多等辨燥屎法,而本案是大小便全无,本不可下,强下的结果是中气更加失守,喻氏通过这“盛候”看到了“至虚”,于是以理中汤温运中焦,补益脾胃,中焦气旺,则清升浊降,膻中可宣发,六腑可洒陈,其窒塞开,胀满自减。后以五苓散健其脾运,助其气化,小便利大便亦行,胀满去矣。
       当然,至虚非必有盛候,但想到有盛候之可能,便不会误攻;大实非必现羸状,但想到有羸状出现之可能,便不会误补。病因至虚而现盛候,至实而现羸状,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非寻常的虚中夹实,实中夹虚可比,此盛候、羸状为标,至虚、至实为本,补其大虚,泻其大实,便是治本,根本一拨,其标自失。病至至虚至实,已涉险途,何况本深难测,末显易见,辨证不容含混,稍有差错,死生立判。病已至虚至实,非虚实夹杂,用药不宜庞杂,否则互相牵制,处于一种补非补、攻非攻状态,失却时机亦变证百出。(朱炳林)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