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难经》对针法的贡献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互联网

       

       【摘要】  归纳整理《难经》学术思想对针法贡献11个方面,即发扬针刺时双手配合;重视进针角度与深度;强调行针与得气;丰富了母子补泻法;创立了泻南补北法;拓展了迎随补泻法;倡导刺井泻荥法;开创了提插补泻法;规范了营卫补泻法;发挥了因时施针法;首次提出五腧穴这些学术思想对现在针灸临床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关键词】  《难经》 针法 五腧穴
       《难经》继《内经》之后又一部经典医学著作全书八十一难中有三十二难涉及或专论针灸内容对经络学说、腧穴作用、针刺操作进行了较多发挥进一步充实和发展了《内经》针灸学理论反映了我国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针灸学概貌
       针法医生运用针具刺激人体腧穴通过经络之气作用调理人体经络、脏腑、气血、阴阳达到扶正祛邪、去除疾病目这一内容在《六十九难》至《八十一难》中作了较为详细论述《难经》对针法研究具有承前启后作用对中医针法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作用因而受到历代医学家高度重视
       1  具体、便于操作针刺手法
       《难经》介绍了进针与出针角度与深度、行针与候气等操作方法
       1.1  发扬针刺时双手配合  临床上把持针手称为“刺手”辅助进针手称为“押手”押手作用按压穴位、减少进针时疼痛《灵枢•九针十二原》已有“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明示《难经》在充分肯定这一操作方基础上予以发扬使之更具体化更便于临床操作要求施针者在“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在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其气之来如动脉之状顺针而刺之”(《七十八难》)
       这一操作方法对后世针灸手法影响很大如明代徐凤《金针赋》“下针时四法”和杨继洲《针灸大成》“下手八法口诀”就遵照这一思想发展而来临床实践证明施针时运用左右手配合既有利于探准穴位方便进针益调气、催气和行针得气又有利于进行针刺补泻手法实施减轻或免除进出针时不适感稳定腧穴部位和针身从而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1.2  重视进针角度与深度  掌握正确进针角度与深度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治意外重要环节《难经》提出进针深浅一定要根据病情而定(《七十一难》)还要根据不同时令气候中人体经气运行情况决定进针深浅(《七十难》)并首次提出了沿皮而刺平刺法即所谓“卧针而刺”(《七十一难》)
       1.3  强调行针与得气  行针即运针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行施各种针刺手法所谓得气也称之为针感指在针刺入腧穴后所产生经气反应当这种反应产生时施针者会感觉到针下有徐和而沉紧感觉;同时患者也同样会感觉到针下有酸、麻、胀、重感觉这种感觉会沿着患者躯体向一定方向或一定区域扩散、传导《难经》提出了提插行针候气手法也首次提出了“得气”概念强调针刺手法与得气关系“左手见气来乃出针;针入见气尽乃出针”(《八十难》)
       2  丰富创新了针刺补泻方法
       针刺补泻方法根据《内经》确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原则确立具体针刺治疗方法这通过一定针刺手法产生补泻效果促进机体内在因素转化主要手段在临床上为了使针刺产生补泻治疗作用《难经》在总结古代医家经验基础上创造和总结了以下几种针刺补泻方法[1]
       2.1  丰富了母子补泻法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六十九难》)在具体运用这一治疗原则时《难经》所确立方法就有四种之多:一根据十二经脉之间异经母子关系进行补泻按照十二经脉之间五行配属虚则补母经本穴实则泻子经本穴如肺虚可补脾经俞穴(土)太白肝实可泻肾经合穴(水)阴谷;二根据发病经脉五腧穴五行属性进行本经母子补泻如肺属金肺虚可补其母穴(土)太渊肺实可泻其子穴(水)尺泽(《七十九难》);三刺井(母穴母)泻荥(子穴火)法(《七十三难》);四刺井(子穴母)补合(母穴水)法(《七十三难》)这一原则对后世针法影响极大如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一书中设有“十二经病井荥俞经合补虚泻实”专篇论述了“子母补泻”、迎随、五腧穴和时支相结合指导针灸临床立法处方灵活运用五腧穴施行针法补泻对于创立“纳支法”起到了重大作用可以说《难经》提出“补母泻子”法开创了“纳支法”先河
       这一刺治方法不但对后世针刺治疗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且将其拓展到临床处方用药如临证中滋水涵木法、培土生金法、益火补土法、金水相生法等均这一思想影响下发展而成《六十九难》这一治疗原则也充分地体现在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如:“火逆上气咽喉不利止逆下气者麦门冬汤主之”(第七篇第十条)此言胃津受伤致肺津不足肺胃阴虚虚火上炎肺气上逆而发咳喘用麦门冬汤治疗方中重用麦冬养肺胃之阴清降虚火;人参甘草、粳米、大枣养胃益脾以生肺津如此配伍使肺津充盈虚火得降咳逆自止本条病本在肺而治重在胃正“虚则补其母”——培土生金治则治法具体运用“心气不定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第十六篇十七条)本条论述心火亢盛所致出血证方中用大黄黄连黄芩主要归胃经常于泻心火这种病在心而治在胃方法也正“实则泻其子”原则具体临床应用
       2.2  创立了泻南补北法  “东方实西方虚泻南方补北方”(《七十五难》)针对肝旺肺虚所采用一种补泻手法其宗旨“补母泻子”法延伸与拓展后世将其发展为“损有余泻不足”并由此拓展为五行相克理论指导下“抑强扶弱”原则如抑木扶土法、佐金平木法等均在其思想启迪下产生
       2.3  拓展了迎随补泻法  逆其经气运行方向而刺为“迎”可泻除有余之邪;顺从经气运行方向而刺为“随”可达到补益不足之正气作用此法首见于“迎而夺之恶得无虚?随而济之恶得无实”(《灵枢•九针十二原》)但《难经》作了具体描述和进一步阐释“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也随其逆顺而取之”(《七十二难》)这一方法在《七十九难》中更拓展为“迎而夺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综合式子母迎随补泻法即施针时将迎随补泻法与五腧穴母子取穴相配合所进行一种补泻方法这种补泻方法《难经》所创至今仍指导着临床实践如金代医家何若遇“补升泻成——经络迎随浅深刺法”中“迎随”即指补泻而言同时后世医家一些针灸歌赋中又将提插补泻、呼吸出纳概称为迎随者也源于此
       2.4  倡导刺井泻荥法 经穴位于指(趾)之端“诸井者肌肉浅薄气少不足使也刺之奈何?然:诸井者木也;荥者火也火者木之子当刺井者以荥泻之”(《七十三难》)即须泻井时采用“实则泻其子”方法取荥穴以泻之《难经》中虽未言及补井之法然后人补充为“泻井须泻荥补井当补合”[2]
       2.5  开创提插补泻法  《难经》在《内经》所创呼吸补泻法基础上提出了提插补泻方法雏形操作方法“得气因推而内谓补;动而伸之谓泻”(《七十八难》)后人所用紧按慢提为补紧提慢按为泻补泻方法就以此为依据
       2.6  规范了营卫补泻法  《难经》根据“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灵枢•营卫生会篇》)理论确定了营卫深浅补泻方法由于营卫之气分布、循行部位不同所以在调理营卫时针刺深浅自当有别“刺营无伤卫刺卫无伤营”(《七十一难》)“当补之时从卫取气;当泻之时从荣置气”(《七十六难》)从原则上就告知医家进针深浅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补则予之故从卫取气以深纳之入内;泻则夺之故从荣弃气以散之外出《七十八难》更指出“得气因推而内之,谓补;动而伸之谓泻”
       后世医家把补法从卫取气泻法从营取气作为补泻法规范并遵此原则创造了烧火山、透天凉以及补法先浅后深、泻法先深后浅等手法明代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刺法即这种补浅泻深法运用
       3  发挥了因时施针法
       《内经》所创因时取穴、因时施针方法在《难经》中得以补充和发挥
       3.1  丰富了因时取穴  所谓因时取穴以五腧穴及一年五季五行属性为理论依据然后根据五脏发病季节刺取相应五腧穴在具体操作时又有根据五行生克规律取穴(《六十三难》)和五脏主时取穴(《七十四难》)两法
       3.2  强调因时用针 所谓因时用针指要根据病情具体变化根据人体气血在不同季节循行部位深浅或浅用针、或深刺之正确掌握针刺深度(《七十难》)
       3.3  重视因时致气  所谓因时致气根据时令气候寒热温凉引导人体阴阳之气使人与自然界阴阳趋于和调共谐状态而达到治病除疾目春夏气候温热阳气偏盛要通过针刺引导人体阴气其针刺方法先深刺到肝肾所主筋骨深层得气后再提针使阴气达于阳分;秋冬之时气候寒凉阴气偏盛针刺时必须引导阳气针刺方法先浅刺心肺所主阳分待得气后再推针深处以引导阳气深抵阴分(《七十难》)
       4  首次提出五腧穴主治作用及四季应用
       《内经》对五腧穴名称、位置有所论述而对五腧穴主治作用系统阐述首次在《难经》“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六十八难》);“阴井木阳井金;阴荥火阳荥水;阴俞土阳俞木;阴经金阳经火;阴合水阳合土……阳(阴)井乙木阴(阳)井庚金阳井庚庚者乙之刚也;阴井乙乙者庚之柔也”(《六十四难》)阴阳相合刚柔相济理论为子午流注开穴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七十四难》提出了四时分刺五腧穴针刺方法认为春刺井夏刺荥长夏刺俞秋刺经冬刺合应时而刺以愈五脏之疾
       《难经》对刺法学贡献多方面这些刺法对后世针刺手法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影响如子午流注针法即《难经》中取穴补泻法一种发展明代各类针刺手法更将《难经》中手法补泻演化多姿多彩形成了针刺手法补泻鼎盛期由此可见《难经》与《内经》当同为针道之宗
       【参考文献】
       [1] 张登本.《难经》研究述要(续一)[J].陕西中医函授20005:4.
       [2] 柴铁劬.《难经》对针灸学贡献[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4):289.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