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张山雷的中医文献整理研究贡献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医药网     作者:王英 盛增秀

       

       张山雷先生(公元1873~1934年)是近代著名的中医教育家和临床家,他学验俱丰,著作等身,特别是对中医文献作了卓有成效的整理和研究,业绩煌煌,厥功甚伟。兹就其在这方面的贡献,论述如下。
       1.广搜博贤 评议百家
       张氏自幼好学,嗜书成性,于诸子百家之书靡不涉猎。习医后,更是寝馈医籍,手不释卷,上自《内》、《难》、《神农本草》、《伤寒》、《金匮》等经典,下至明清乃至近代诸贤之作,广征博采,无所不读,且能对所读之书的学术特色和价值等,发表见解,予以评议。如对中医经典,他评价说:“《灵》、《素》、《难经》终是谈医之鼻祖,……虽皆采集于后人,要自贻传于上古,微言隽义,层出不穷,赏奇析疑,钻研无尽。是以历代名贤,递相研索,卒莫穷其精蕴。”足见他对医经之高度重视,这也是他倾注大量心血,精心研究《内经》、《难经》等经典的原因所在。他对皇甫谧之《甲乙经》,认为“乃采古书之精要,专为针灸设法,欲考求经络穴俞之原者,必以此书为祖本。”对《诸病源候论》一书,称其“叙列证情,究属详悉,试观《千金》、《外台》以下,凡有大著述者,多引是书以资辨别,则历来之奉为圭臬可知。”同时也指出其“所论病证,分别太繁,未免穿凿”的缺点。对张洁古的《脏腑药式》,先生十分赞赏,评曰:“某脏某腑标本寒热虚实补泻各条目,而以应用诸药分条附注,朗若列眉,为学者示以仪型,树之标准,最是有条不紊,罗罗清疏,初学得之,譬如握罗盘而指方位,自无暗中摸索之苦,金针度世,其意甚良。”对《沈氏女科辑要》,先生赞曰:“寥寥数十叶,精当处勘透隐微,切中肯綮,多发前人之未发,实验彰彰,始觉轩爽豁目。”其对金元四大家的著述,尤有精辟的评述,尝云:“张子和《儒门事亲》专以汗、吐、下三法治百病,非浅学所敢尝试,惟识见既真,则奏效奇速,固亦应有之一道;刘河间治医,多主寒凉,盖亦当时气运使然,未必偏见至此。昔人尝谓守真以霜雪为雨露,利于松柏而害于蒲柳,然用之得当,自不可废,盖亦一家之学也;东垣出张洁古门下,以培补脾胃为一生宗旨,且倡言寒凉峻利之害。盖承河间、子和之后,流弊已多,乃以温补为之挽救。且值金末大疫之际,故利用升柴诸方,以为升清降浊之枢机,是因其时代环境而成其一家之学;丹溪受业于罗知悌之门,原出河间一派,爰以补阴为主,习用知柏,且谓《局方》温补、行燥而专著一书以为攻讦,则矫枉者亦不无过正之嫌。至其创一‘郁’字以认病,则开医家未有之法门。”这既符合各家所处时代的客观实际,又道出了各家的学术特点,可谓至当至精之评。对于明清时期的著述,先生则更有潜心研究,体会尤多,盛赞喻嘉言、徐灵胎、柯韵伯、张石顽、尤在泾诸家,尤推崇陆九芝、王孟英、莫枚士的著述,“辞肯清晰,畅所欲言,切近病情,源源本本。”所著《古今医案平议》,于孟英医案,多有选录,称其“临证验灵,处方熨贴,自古几无敌手。”
       当然由于时代和条件的限制,先生在学术上也有偏执之处,因此在评议各家时,难免有失偏颇,如对叶天士“逆传心包”之说,贬曰:“今叶派造出逆传心包四字,只知犀角、牛黄,纵或可清无形之热,而必不能涤有形之实,自然等于无用,且又脑麝大香大开,自谓可以开闭,而不知芳香走窜,反以助其升腾。”这显然有失公允。其他如对汪?庵的著述,更是持门户之见,批评的言辞颇为激烈,几近于漫骂,有失学术争鸣之嫌,对此我们应该有所分析,客观地予以评价。
       2.古为今用 择善而从
       张氏治学,强调实用,尝谓“学医者本以疗治今人之疾病……读书尤以近今为切用。”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他在整理研究中医文献时,主张古为今用,择善而从,其突出表现在他对教材的选择和编写上。身为浙江兰溪中医专门学校教务主任,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中医人才,他极其重视教材建设,编辑讲义十分审慎,认为资料必须博采广收,研求确当;取材不容不富,甄录不可不严。本着“医药以切合实用为主”的原则,在众多的古今医籍中,他精选出108种,作为编写教材和学生平时学习的资料,并区分主用书、采用书、参考书三类,其中主用书37种,包括《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本经逢原》、《温热经纬》等,“此类之书,皆医家必需知识,譬如布帛、菽粟之不可一日而缺。凡所甄录,必以理精法密,言明且清,而又切近可行,裨益日用为主”;采用书49种,包括《类经》、《千金方》、《河间六书》、《东垣十书》、《儒门事亲》、《格致余论》、《温病条辨》、《王孟英医案》等,“此类之书,多深切著明,风行宇宙之名作,亦皆学者必备之书,必由之道。惟为课堂讲授立法,万无累牍连篇,不为裁剪之理,是以采辑所及,不过十之二、三。然原书俱在,学者行有余力,必当备阅,以广见闻”;参考书22种,包括《外台秘要》、《圣济总录》、《证治准绳》、《本草纲目》、《医宗金鉴》、《新译西药丛书》等,“此类之书,多鸿篇巨制,洋洋大观……然皆考订详明,博而不杂,且其所录古书,今多遗佚,其全已不可复见,得于此中,稍识古人涯略,抱残守缺,存什一于千百,其功尤大……。近今欧化东行,彼国成书,已多译本,虽渊源有自,不可强以从同,然取其新颖,证我旧闻,正足以助研究之资料。”这种以自己阅历将医籍区别主次予以分类,给后学提示读书的门径,无疑是教学的一种良好方法,对祖国医学遗产的继承和发扬,也有积极的作用,值得借鉴。
       尤需指出的是,张氏所编的讲义,诸如《脏腑药式补正》、《沈氏女科辑要笺正》、《小儿药证直诀笺正》等,分别作为内、妇、儿科教材;还有《病理学读本》,采摭诸家名论数十篇,篇末书以编者评语。这些教材,以古医著为蓝本,且融以编者的心得体会,内容生动活泼,很有特色。
       3.潜心整理 重在发扬
       张氏认为,中医古代文献由于年代久远,难免存在着散佚、脱漏、讹误等复杂情况,特别是先秦古书,所传无几,其仅存者皆为后人重集,点窜、讹误所在多有,遂觉不可卒读。故他虽十分推崇古代医籍,但主张必须加以整理,使散乱者完整之,错误者纠正之,隐奥者发明之,从而达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目的。为此,他身体力行,耗尽心血。凭着深厚的小学功底和扎实的文字学基础,他对中医古籍作了潜心的整理研究,其整理方法或校勘,或笺正,或训释,或评议,不拘一格。综观先生的著述,属文献整理研究者十居七、八,其用力最劲者,当推医经,《读素问识小录》、《难经汇注笺正》,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如对《素问•五脏生成论》篇“色见青如草兹者死”句中的“兹”字,他遍考了《说文》、《尔雅》、《广韵》、《集韵》、《玉篇》等辞书,认为“兹”当作“玄玄 ”:“考兹、玄玄二字,楷书形近,实则形、义、音三者皆大别。”并强调指出:“盖此字明是从二玄之‘玄玄’,乃草色之青而见黑者。凡从‘玄’之字,皆有黑义,草色而玄玄,则晦滞不泽,所以为将死之朕兆。”言而有据,信而有征,令人服膺。又如对《内》、《难》中的“魄门”一词,向来注家多以《内经》“肺藏魄 ”,以及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理论为依据,解说大肠下口(肛门)为“魄门”,似成定论。但张氏不附和众说他根据《庄子•天道》篇:“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以及陆德明《经典释文》引司马云:“烂食曰魄。一云糟烂为魄,本又作粕,音同。”从而指出“粕”、“魄”二字,乃古字假借通例。以肛门为“魄门”,即食料糟粕由此而出之义。如此说解,于理于义,均合符节,读后犹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
       张氏整理古籍,不仅能辨难释义,发蒙解惑,而且还善于分析,批判地继承前人的论点,不囿于旧说,特别是对一些荒诞不经之说,据理驳斥,以正其讹。如所著《本草正义》一书,他崇尚《神农本草经》,但对其上品诸药中常有“不饥不老,轻身延年”功效的记载,大不以为然,认为此等皆方士附会之谬说,因而大胆予以删节,称这样做“非荒经也,去其可疑,正欲以坚其可信。”又如关于使君子的应用,其针对世俗“杀虫至尽,无以消食”的错误说法,指出“凡是诸虫,皆当杀之使尽。今俗人之见,似乎肠胃当有此虫,则食物乃能消化,其说最是可嗤。……树有蠹,屋有蚁,国有盗,祸耶?福耶?”这种坚持科学,摒弃异端邪说,是值得称道的。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张氏整理古代文献,常结合个人经验体会,加以发挥,颇多创新。其代表作《中风評诠》,根据《内经》“大厥”、“薄厥”、“偏枯”、“仆击”等病证,以及“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等记载,并精研前贤张伯龙《类中秘旨》,又参合当时西医有关理论,明确提出肝火自盛,化火上扬,迫令气血上逆,冲激入脑,震动神经,是中风的病理症结所在。至此,中风之底蕴才得以昭然若揭,阐发无遗,真可谓“翦尽荆榛,大开觉路”,功不可没。在整理研究本草典籍时,他对某些药物的功效和主治,据其临证之经验和考察所得,予以补充和发挥,如说骨碎补能治骨槽风重证;白毛藤可疗支节酸楚;忍冬治痈疽疮疡,其藤叶尤胜于花,发前人所未发,从而扩大了这些药物的应用范围,充实了新知。凡此,体现出继承中有发扬,整理中见提高,是十分可取的。
       众所周知,浩如烟海的中医文献,凝结着历代医家的宝贵学术经验,蕴藏着大量科学性的精华,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璀璨明珠。整理和研究中医文献,是我们这一代义不容辞的职责。在这方面,张山雷先生已为我们作出了良好的榜样。我们一定要学习和借鉴先辈的经验,把这项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大事做得更好,这样才无愧于古人,对得起来者。
       主要参考文献
       [1]浙江省中医药研究所,等张山雷专辑,1983。
       [2]浙江省中医管理局《张山雷医集》编委员会,张山雷医集(上下册),1995。
       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杭州,310007) 王英 盛增秀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