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中医十大名方之大承气汤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互联网

       

       中医十大名方之大承气汤出自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组成,主要用于治疗痉、满、燥、实等症,乃攻下之法的杰出代表。
       中医十大名方之大承气汤
       【方名】大承气汤
       【出处】《伤寒论
       【组成】大黄12克,厚朴15克,枳实12克,芒硝9克。
       【功效】峻下热结。
       【主治】① 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脘腹痞满,腹通拒按,按之硬,甚或潮热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或焦黑燥裂,脉沉实;②热结旁流。下利清水,色纯青,脐腹疼痛,按之坚硬有块,口舌干燥,脉滑实;③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等。
       【用法】水煎服,大黄后下,芒硝溶服。注意先煮枳、朴,后下大黄,最后下芒硝,因为硝、黄煎煮时间短,可以增强泻下作用。
       【禁忌】使用本方时,应以痞、满、燥、实四证及苔黄、脉实为依据。
       【方歌】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痞满燥实四症见,峻下热结宜此方;去硝名曰小承气,便鞕痞满泻热良,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方解】本方为寒下的重要方剂。在《伤寒论》中所治证候凡十九条,治疗范围广泛,但以伤寒邪传阳明之腑,入里化热,与肠中燥屎相结而成之里热实证为主治重点。由于实热与积滞互结,浊气填塞,腑气不通,故大便秘结,频转矢气,脘腹痞满疼痛,里热消灼津液,糟粕结聚,燥粪积于肠中,故腹痛硬满而拒按。热邪盛于里,上扰心神,故见谵语。四肢禀气于阳明,阳明里热炽盛,蒸迫津液外泄,则手足濈然汗出。热盛伤津,燥实内结,故见舌苔黄燥,甚或焦黑起刺,脉沉实。“热结旁流”,是因里热炽盛,燥屎结于肠中不得出,但自利清水,色青而臭秽不可闻,并见脐腹部疼痛,按之坚硬有块;热灼津液,阴精大伤,不能上承,故口燥咽干,舌苔焦黄燥裂。若实热积滞闭阻于内,阳气受遏,不得达于四肢,则可见热厥之证;热盛于里,阴液大伤,筋脉失养,又可出现抽搐,甚至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之痉病;如邪热内扰,则可见神昏,甚至发狂。
       上述诸证,症状虽异,病机则同,皆由实热积滞内结肠胃,热盛而津液大伤所致。此时宜急下实热燥结,以存阴救阴,即“釜底抽薪,急下存阴”之法。方中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肠胃,为君药。芒硝助大黄泻热通便,并能软坚润燥,为臣药,二药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甚强;积滞内阻,则腑气不通,故以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并助硝、黄推荡积滞以加速热结之排泄,共为佐使。
       【临床应用】现代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急性阑尾炎等。
       中医十大名方之大承气汤为寒下的常用代表方剂,主治阳明腑实证,如潮热谵语、腹满硬痛、大便不通等。现代临床证实,大承气汤用于治疗肠梗阻、胃肠功能障碍乃至狂证,都具有良好的效果。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