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夏季中医养生疗法之“艾灸篇”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张学亮
        [提要]  在选用艾叶或艾绒时,以三年以上陈艾为好,既去了艾叶的火性,又增加温性,使热力更有渗透性。隔盐灸,用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填敷于脐部,上置大艾炷施灸。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穴位,约距皮肤2cm-3cm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上海中医医院针灸科 张学亮
        名医档案
        张学亮
        副主任医师,上海中医医院针灸科主任。 1987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临床二十余年,注重针刺手法和辨证施治。专长:针灸镇痛,针对头痛、关节病,骨折后肢体康复各类疼痛。并结合脊柱整骨手法治疗颈、腰椎疾病。
        专家门诊时间:芷江路(周一、周五上午);石门路(周三、周六全天)
        夏令,艾灸正当时
        什么是艾灸
        艾灸是以艾叶或者艾绒为主要材料,点燃后在体表穴位或病变部位烧灼、温熨,以达到预防保健和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艾叶本身的药用和燃烧的热力作用,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体体表的特定部位,并通过经络等作用,产生局部和相应部位的效应。艾叶芳香,能通十二经、入三阴、理气血,因此灸法治疗范围广泛,尤其对慢性虚弱性疾病、风寒湿邪为主的病症,以及养生保健更为适宜。
        在选用艾叶或艾绒时,以三年以上陈艾为好,既去了艾叶的火性,又增加温性,使热力更有渗透性。
        注重养生的今天,不得不提到一种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养生方法――艾灸。
        艾灸的历史渊源
        说到古老,是因为艾灸的发明久远,应是起源于原始人用火时。古人某一部位有病痛时,偶尔受到火的烘烤,感到舒适、缓解,便主动用火烧灼,治疗更多的病痛。
        中医第一部典籍《黄帝内经》对艾灸有详细记载。 《灵枢 病传》说:“余(黄帝)受九针于夫子,而私览于诸方,或有导引、行气、乔摩、灸、熨、刺、鴌、饮药之一者,可独守耶,将尽行之乎。 ”这一段文字,明确了灸法和针灸的针——九针一样,具有同样重要的治疗地位。《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鴌,故灸鴌者,亦从北方来。 ”指出了艾灸的起源和适应症。
        中国的文字很有意思,灸,灼也,从火,久声。形声且会意,有“久”之意,代表长久、久远的含义。艾灸以火治病,需要“久”,身体健康才能长“久”。在《黄帝内经》时代,艾灸已是成熟的治疗方法。
        艾灸的科学原理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对足三里施灸时,发现胃肠活动出现兴奋性或抑制性的改变。如胃液分泌过多者,灸之可抑制胃液的分泌;而胃液少者,灸之可促使胃液分泌。艾灸对于胆汁、唾液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灸天突百会穴后,脑血流图的若干指标均有显著变化,提示艾灸可以起到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管弹性、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脑循环的改善可加速患者大脑功能和脑细胞代谢的恢复,可提高记忆,改善睡眠,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灸足三里三阴交曲池,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血流凝聚。艾灸大椎穴可增加白细胞数量,其中以中性粒细胞升高明显,可以增强网状内皮细胞的吞噬功能。
        总之,现代科学实验已证实,艾灸对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免疫系统等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艾灸的方法
        艾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直接灸和间接灸。
        直接灸主要用于化脓灸,常用于治疗哮喘、肺结核、瘰疬等慢性疾病。施灸时先清洁所灸腧穴部位,涂以少量的大蒜汁,以增强粘附和刺激作用,然后将黄豆大小的艾炷置于腧穴上,线香点燃艾炷。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后,继续易炷再灸3-7炷。施灸时由于火烧灼皮肤,会产生剧痛,此时可用手在施灸腧穴周围轻轻拍打缓解疼痛。正常情况下,灸后1周左右,施灸部位化脓形成灸疮;5-6周左右,灸疮自行痊愈,结痂脱落后留下瘢痕。
        间接灸可分为隔姜灸、隔盐灸、温和灸、温针灸等。
        隔姜灸,将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cm-3cm、厚约0.2cm-0.3cm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常用于因寒而起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隔盐灸,用干燥的食盐(以青盐为佳)填敷于脐部,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并作、中风脱证等。
        温和灸法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应灸穴位,约距皮肤2cm-3cm熏烤,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一般每次灸15-30分钟,以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温针灸,将针刺入腧穴得气后,给予适当补泻手法而留针,继将纯净细软的艾绒捏在针尾上,或用一段长约2厘米的艾条插在针柄上,点燃施灸。针和灸双重刺激于穴位,加强作用。
        在实施艾灸时,须注意:化脓灸时,施灸前必须保持局部清洁,在灸疮化脓期间要注意适当休息;关节、大血管处禁止化脓灸;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施灸;老人、小孩不宜化脓灸,灸治时间不宜过长;重症阴虚阳亢者慎用艾灸;糖尿病患者、疤痕体质者禁用化脓灸。
        小暑至白露艾灸最佳
        艾灸一年四季都可灸,但以小暑至白露二月为佳。因为此时,人体的阳气循走于体表,更利于经络的疏通和气血循环,事倍功半。夏天在操作上也方便。
        下面介绍一种“夏时养生灸”——
        穴位:中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4寸处;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
        方法:选准穴位后,点燃药用艾条,在中脘穴、双侧足三里穴上各灸10-20分钟,以穴位上皮肤潮红色,且皮肤里也有温热感为度。隔日一次。
        疗效:夏天阳气外越,外热里寒,且太阴当令,湿重。人会感觉身重怠倦,胃口不佳,大便易溏,口腻苔白。灸此二穴,可温中健脾化湿。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