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千杯不醉”枳椇子的解酒趣闻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凤凰中医

“千杯不醉”枳椇子的解酒趣闻。喝酒的人不少都有过“醉酒”的经历,特别是一些不胜酒力或者对酒精过敏的人,则更容易“醉酒”,这个时候需采用某种方式快速解酒,以减小乙醇对人体的危害,而中药枳椇子就是不错的解酒方法。
        枳 椇子,我们常说的拐枣,又名鸡距子,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记载“其枝、叶,止呕逆,解酒毒,辟虫毒”。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枳椇子含葡萄糖、果糖、硝酸 钾、过氧化物酶等成分,能清除酒后体内产生的过量自由基,阻碍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从而显著降低乙醇在血液中的浓度,减轻乙醇对肝组织的损伤,避免酒精中 毒。民间还有“千杯不醉枳椇子”的说法,酒后生吃几颗拐枣,能醒酒安神。
        关于枳椇子解酒的趣闻,古书中有很多记载。陆玑《疏义》云:“……昔有南人修舍用此木,误落一片入酒瓮中,酒化为水也”。《本草衍义补遗》中记有:“一男子年三十余,因饮酒发热,又兼房劳虚乏……必须鸡距子解其毒,遂煎药中加而服之,乃愈”。
        《苏东坡集》中还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苏东坡的一个同乡揭颖臣因长期喝酒得了一种饮食倍增、小便频数的病。久治不愈,并越发严重。后来苏东坡向他推荐了一个名 叫张肱的医生,张肱诊后认为慢性酒精中毒。于是张肱用醒酒药为他治疗,多年痼疾就此痊愈。张肱所用的一味主药就是“枳椇子”。苏东坡不仅记录了这个小医 案,还常以枳椇子作为醒酒良药向友人推荐。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