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严世芸:儒和医不可分割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http://www.dfdaily.com/html/8755/2011/7/30/638235.shtml     作者 身体周刊记者 肖蓓

“中医以国学为基础,中医教育不能忽视传统文化,文化是历史的积累和延续,是割不断的。”
        历史上有很多次废除中医的运动,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前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严世芸认为要厘清中医药经典理论的内涵,必须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人文、自然科学等等史料,必须克服以现代思维方式去理解、诠释先秦时代中医药经典理论的内涵和概念。当然要真正振兴中医,还牵涉到根本制度的问题,医院的中医不能只是个摆设。
        严世芸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幅字“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身体周刊记者 王炬亮 图
        “历史告诉我们,有大儒才有大医,儒和医是不可分割的。中医以国学为基础,中医教育不能忽视传统文化,文化是历史的积累和延续,是割不断的。”严世芸回忆父亲严苍山尤其注重医者的人文功底,当代不少名医的文化造诣也都很深。受到这样的影响,严世芸在全国高等中医教育中刻意增加了传统文化的课程。
        严世芸
        71岁,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曾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
        身体周刊记者 肖蓓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71岁的严世芸每天都会审视办公室墙上挂着的这幅字,“孔子的这句话是我一生的感悟,你要想成就一个事业,就要帮助别人也有所成就。”
        作为曾经的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院长,严世芸说:“历史告诉我们,有大儒才有大医,儒和医是不可分割的。中医以国学为基础,中医教育不能忽视传统文化,文化是历史的积累和延续,是割不断的。”
        他坦诚地说,中医药诸多理论发生和形成的基础及复杂过程尚不清晰,比如经络理论、藏象理论、精气神理论等等。在严世芸看来,必须克服以当今时代的思维方式去揣测或替代距今二千多年前的古代中医药理论成果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科学基础,必须克服以当今的认知为基础去理解、诠释先秦时代中医药经典理论的内涵和概念。“中医药基础理论从发生到形成,因素复杂,过程漫长。既有医疗实践与人文的交融,也有社会、经济的影响因素,更有古代自然科学对医学的重大影响和贡献。因此,要厘清中医药经典理论的内涵,我们必须整合力量,紧密结合当时的社会、经济、人文、自然科学等史料,开展多视角、多层面、多学科的缜密研究,充分表达其发生、发展的真实性,使中医药经典理论得以回归本源的表达。”这名出生中医世家的老人说。
        严氏家学渊源
        家学渊源,在严世芸身上根深蒂固,他的家庭正是一部近现代中医史缩影。
        严世芸的祖父是浙江宁海的名医,父亲严苍山幼承庭训。1918年,严苍山投考上海中医专门学校,该校由上海中医界元老丁甘仁创办,是中国最早的中医高等学校。丁甘仁是常州孟河人士,后在上海行医,颇负盛名。在北洋政府试图“废除中医”的论争中,丁甘仁认识到要拯救中医中药,一定要建立正规教育,培养更多人才,于是在1916年创办了中医专门学校。
        毕业以后,严苍山进入上海四明医院,当时正是乙脑等疾病流行时期,在对这些病的治疗中,严苍山积累了不少治疗急症的经验,1928年撰写《疫痉治疗集》。行医之余,1927年,严苍山和同门王一仁、秦伯未、许半龙、章次公等成立上海中国医学院,出任该校首任院长的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同时建立的还有上海国医学院和新中国医学院,并称“老三校”。1929年,国民政府中央卫生部在南京召开第一届中央卫生委员会,一致通过了余云岫的“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的提案,提出“废医存药”,规定中医必须进行补充教育才能行医,禁止宣传中医、禁止成立中医学校等等。消息一出,全国中医界群情激愤,在强大舆论压力下,废除中医案被搁置,但中医存废之争一直未停。1946年,又一次废除中医运动开始,南京政府取缔了上海中医学院、新中国医学院,规定中医不准办学,要通过考试合格后取得中医师资格证书,才能开业。
        两次废除中医的运动让严苍山不愿意让子女继承家学。“我父亲有七个子女,大姐学的是妇产科,大哥搞纺织,二哥学化学,都没有让他们学中医。”严世芸说。
        即使在建国后,中医也经历了一次存废之争。后来因为毛泽东扶持中医,中医政策得以转变,让严苍山又看到了中医的希望,他又牵头成立联合诊所。1958年,严世芸高中毕业后考入上海中医学院,严氏世代家学终于得以传承。“学了中医就经常跟父亲临床看病,星期六、星期天去抄方,同时他也经常给我讲一些中医临床知识。看到他治好了很多病人,引起了我对中医的兴趣。”
        师承教育的转型  
        几千年来,中医一直都讲究师承教育,师傅一对一带徒弟,耳濡目染,朝夕相处,口耳相传,这一模式在严苍山的时代开始发生了变化。
        严世芸说:“我父亲除接受家传之外,也接受了学校的中医教育。很多上海名中医都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像黄文东、秦伯未,他们和我父亲是校友。此后的一批名医,如裘沛然、颜德馨等,也都是学校教育出来的。我父亲比较开明,他认为应该把我们送到大学去学习,他说,带徒学中医,老师的经验比较局限,像叶天士这样的中医那时已从师17人,而大学里的名师则更多。他认为中医历代各家的临床经验是不断积累的结果,必须要兼通各家,中医诊疗水平才会提高。”
        当时,严世芸所在的中医学院采取学年制,一共有36门课程,除了学习中医经典外,还有大量的西医课程,如西医解剖学、生理、生化、病理、药理、西医外科总论、西医内科等,还有实习。但严世芸认为,中医的人文功底也是非常重要的:“如当时的裘沛然、凌耀星、金寿山、张伯纳、张震夏,他们都具有深厚的人文、医学功底,给我的影响很大。”
        毕业后,严世芸遇到了对他影响最大的两位老师——中医名家张伯臾和裘沛然。严世芸说,“张老和裘老的风格截然不同,张老是一个治学严谨的临床专家,而裘老则是个颇有忧患意识的诗人、医学家。”
        1971年,李先念提出要“抢救中医”,上海部署中医继承工作,严世芸成了张伯臾的学生,门诊、急诊、病房,跟着张伯臾一学就是17年。严世芸说:“张伯臾在临床上很敬业、很刻苦,我跟他会诊,包括对叶剑英、李先念、粟裕、胡乔木这些国家领导人的治疗,他的用药轻灵、精致,疗效不错。记得胡乔木在十一届六中全会期间突然感冒、连着发烧三天,被送到无锡疗养。上海卫生局叫张老去,胡乔木用了张老的药以后,两三天体温就下降,再继续用调理的药病就好了。后来,张老给胡乔木开了方子带到北京。经过调理,当时身体非常虚弱的胡乔木逐渐恢复。”
        国医大师裘沛然是严世芸的老领导,两人有几十年的交情。严世芸曾三天两头到裘老家里聊天,从中医理论到文史哲,说东道西,谈古论今。“文革”结束之后,国家百废待兴,可是裘沛然却心有隐忧,先生所忧之道,不仅仅是“医道”,而且是“人道”。严世芸说:“记得他与我们相聚的时候,常感叹社会道德的沦丧,他认为社会上的各种时弊,都是私利为害,仁学式微造成的,并在《人学散墨》中毫不含糊地指出:‘孔孟’‘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精神永恒。”
       
        医者的人文情怀
        严世芸擅长中医内科,尤其是擅用中医多种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疑难杂症,但他强调不能杂乱无章,必须做到“‘乱’中有序,‘杂’中有法”。他认为:“中医各家学说是最实用的学科,既继承了《内经》、《伤寒杂病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的学术思想,又有各自的学术经验,研究各家学说可以拓展临床思路,融会贯通,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很大。比如心血管疾病中,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情况很复杂,不单是简单的心脏问题,与肺、肝、脾、肾四脏都有关系,不同病人的临床表现也不一样,治疗时要在辨证基础上,选择用药,如张仲景的真武汤、炙甘草汤,王清任的血府逐瘀汤,李东桓的补中益气汤,张景岳的左归丸等等。相对于清代君臣佐使、丝丝入扣的处方来看,我的处方很杂,阴阳双补、补虚泻实、寒温同用,表里兼顾,但是‘乱中有序,杂中有法’,这个法就是从病机出发来分析确定针对性地治疗方案,一个方子里要抓住疾病的主要症状,其他的症状也要兼顾。”
        除了医术,严世芸人文功底深厚,书法尤其漂亮,这与父亲的影响分不开。严世芸珍藏着一本《近代海上名医方案存真》,其中收录了父亲严苍山的处方,这些处方都用毛笔写成,字体潇洒俊逸。“我父亲认为医者涉猎宜广,最好通些琴棋书画,对治学行医都大有帮助。他人文知识功底深厚,他的诗、字都写得很好,父亲年轻时就曾跟随清代翰林章一山学过诗文书法,还在古庙苦修三年,研读四书五经。”在宁海跃龙山明代方孝孺读书旧址,严苍山曾题赋七律:“瞻仰芳型有荩臣,模糊碑碣字痕存。贞心直与山河壮,正气重开天地昏。叶落疏林标血色,风鸣古柏凛忠魂。燕王宫殿今何在?不及三椽书舍尊。”
        严世芸回忆,“父亲与上海滩的文化名流往来甚密,是当时上海滩中医界的八大才子之一。他有很多朋友,像潘天寿、应野平、唐云等等,经常在一起谈诗论文,作诗画画。潘天寿是父亲的小学同学,一直跟父亲非常要好,他任浙江美院院长时,每次出差来上海都住我们家。他们常常是一边喝酒一边作画,潘天寿作画,我父亲在画上作诗题词。革命烈士柔石也和父亲交往甚密,1928年5月,柔石因宁海中学被大搜捕,只身来沪避难,就在我们家暂住。在暂住的2个多月里,柔石完成了20多万字的《旧时代之死》一书。柔石被捕后,父亲曾想通过关系营救,未成。”
        受到这样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严世芸在全国高等中医教育中率先全面推行了完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过去中医高等教育,无论什么人都是统一的教育计划,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的群体组合与个人能力之间的差异不大,群体创新突破能力差,推行学分制,让学生在学校指导下自主选择课程,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个性张扬,这样才能缩短成才周期,才能将个人的才能发挥到极致。学校应以学生为本,就要让其个性得到发展,否则就会扼杀学生的才智。”
        而且,严世芸刻意增加了传统文化的课程,“以前的中医高等教育的课程里没有传统文化课程,只有一门《医古文》,后来我们才开设了《四书导读》、《古文观止》等课程,我们还邀请复旦大学、华师大、上师大的人文专家来讲课,近年来学校又成立了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我担任了主任,并将逐渐建设与完善与中医相关的通识教育体系,给学生补上传统文化基础这一课。”
        尽管极其重视传统,但严世芸并不封闭和古板。他发现,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瓶颈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中医缺乏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的人才,导致中医与相关领域专家合作的能力薄弱,为此他打通了不同多学科知识结构的障碍,建立了相应制度,如在校本部开设多种模块的选修课;还有让七年制学生刚入校时到综合性大学学习2年等等,这些改革有效地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
        在严世芸的办公室里,占据了一面墙的书架里摆满了医书,他还通过手机收发邮件和上网,时刻与外界保持联系。他的学生感叹,“严老总是引领潮流的,我们都跟不上。”
        主之以静,动要中节
        71岁的严世芸很忙,几乎没有时间运动。“人们常说生命在于运动,认为健康就要多做运动,其实这句话的原意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是运动’。中医主张‘主之以静,动要中节’,意思是说动静之间要协调,动要适可而止,比如太极拳就是动中有静。其实,动易静难,中国古代有一种龟法养身,就是像乌龟一样吃杂食、不大动,静下来。禅修也是一种修身,让心静下来。”
        严世芸认为养生没有固定模式,每个人的体质、工作环境不同,养生方法也应有所不同,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严世芸的养生之道,在国医大师裘沛然老先生的四个一点“豁达一点、潇洒一点、宽容一点、厚道一点”上加了“淡泊一点”,“淡泊做学问,不要刻意追求名利,名利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刻意追求只能把人的品质搞坏了。”
        在饮食上,严世芸主张营养全面,荤素搭配,不要挑食,他的早餐一般是牛奶、鸡蛋、面包,午餐就在单位食堂,晚上应酬多,但都是适可而止。对于现在流行的吃素,严世芸认为没必要,“一些人高血压、高血脂就吃素,但是很多人吃素以后甘油三脂、胆固醇照样高,这是自身代谢的转化问题,不是吃素就能解决问题的。还有一种说法叫‘食喜为补’,就是吃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是补的,但也有一个适量问题。”
        严世芸未忌烟酒,每天半包烟,有时也抽烟斗。他喜欢喝绿茶,因为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氨基酸,可以利尿、明目、降血脂,还可以帮助消除香烟中的尼古丁。他的酒量也是遗传的,平时喜欢喝点黄酒和白酒。
        严世芸说,夏季高温对人体的影响很大,中医认为是暑热伤气,可以吃人参补气,可把人参切片,取7-10克隔水蒸,一天可以吃两次参汁。“很多人认为人参是冬天吃的,其实夏季吃人参是雪中送炭,冬季吃人参是锦上添花,很多治暑热病的方子都用人参。”
        “中医西化的根源是体制”
        身体周刊:从北洋政府开始,历史上有很多次废除中医运动,现在仍有不少人认为中医是伪科学,您怎么看?
        严世芸:认为中医是伪科学的人首先是无知的。中医从古至今两千多年的历史,如今已经走向世界,有五六十个国家为中医立法,有些国家将中西医置于同等地位,你能说这些都是伪科学吗?现在,中医针灸已经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但是,中医的确还有诸多奥秘需要我们深入研究,《黄帝内经》涉及了医学、哲学、天文、地理、农学、物候学、矿物学、动植物学等13个学科,这么多学科共同形成中医的基础理论,仅用西医的角度来研究怎么行?
        比如,中医讲“心主神明”,心是君主之官,现代医学认为,人的记忆、思考、精神、各种神经活动跟大脑有关,古人难道不知道大脑有记忆思维的功能吗?为什么还说“心主神明”呢?近年也有报道称,心脏移植的人会分泌出一种物质,使得受体的性格、爱好向供体方向转变,这与中医“心主神明”的理论相通,古人是怎么知道的?中医有“卧则血归于肝”的说法,当时的古人是怎么知道肝脏是储血的?穴位、经络虽然到目前为止从解剖上看不到,但针灸的疗效很明显,不仅仅用于麻醉止痛,对内、外、妇、儿等很多疾病皆有很好的疗效,中医的诸多理法方药都值得研究。
        长期以来,我们对中医历代各家学说及学术流派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方法上以偏概全、猎奇取意、标新立异、主观臆断、肆意发挥等等,在客观、真实、科学地开展各家学说或学术流派研究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在学派界定上缺乏科学的基本标准,以致存在随意凑合、扭曲古人、内涵不清、山头林立等现象。对历代杰出医家的理论思维方法、临床思维方法等的研究几乎是空白。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理论问题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过热烈讨论,后在八十年代也有零星论及,但终未深入。
        身体周刊:新中国成立前上海的中医80%~90%都是中医院校毕业的,也都学习西医课程,为什么现代的中医临床用药处方的特点反而不如几十年前鲜明?
        严世芸:中医西化有深层次的体制原因。新中国成立前,中医学院学生毕业就开业,或者到中医医院,全部用中药。而现代的毕业生到医院既能开中药处方,也可开西药处方,从便利或既得利益方面讲,他们当然更愿开西药处方。而且目前医疗法规对医疗事故的裁定一般采用西医标准,中医为保护自己,也宁愿用西医的方法。总体来说,现行的医疗模式、法规、机制,没有给中医人才提供一个有利于提高中医临床特色水平的生态环境。
        身体周刊:关于中医的未来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中医应该现代化,但还有一种是批评中医西化,您如何看中医的未来?
        严世芸:中医要与时俱进,医生的能力发展必须与社会相适应。古代,中医必须适应个体为主的需求,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医都是自己采药,自己看病。民间有走方郎中,有坐堂医等。也有医疗机构如太医院、安济坊、养济院、惠民药局等。但真正与近代医学相似的医院,是在19世纪鸦片战争前后,传教士医师东来开始建立的。而最早设立的中医院是1872年在香港创立的东华医院,该医院以中医为主,不过它承担的职能不仅是医疗,举凡育婴济贫、赠棺殓葬、开办义学等均在其范围之内。1906年,上海开办了第一家中医医院四明医院,随着民众对卫生的需求日益增长,逐渐出现了私人办的中医医院。
        现在,上海的中医医院医疗总量住院占到全市的10%,门诊占15%。中医生存的关键是要用中医的方法取得临床疗效,要有临床疗效就必须以中医理论为核心。从形式上看,中医临床事业拥有众多的中医队伍和庞大的中医医疗机构,但是实质上各级中医院发扬中医传统特色不够,相当部分中医专业人员不能很好地在临床中坚持中医本色,或放弃中医改行西医, 或主要运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和技术从事医疗活动,用中药只是辅助治疗,基本不能体现中医的特色。
        但中医医院要保持中医特色,又涉及如何解决中医院的生存问题。现在针灸一次收费12元,推拿20分钟只收22元,诊疗费太低,如果不增加西医的检查项目,中医医院的生存何以为计?同样是三级甲等医院,中医院医师与西医院的收入差距很大,待遇低如何留住人才?现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也在努力,力争十二五期间提高中医的诊疗费,但是根本制度不解决,这个矛盾就无法解决。
        严氏秘方
        益气化瘀汤:主治冠心病
        黄芪
        桃仁
        川芎
        当归
        桂枝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