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总是去安慰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赖青颖(北京大学医学部临床医学博士)

“Ninty-nine percent of Medicine is what?(医学的百分之九十九是什么?)”走出病房时,黎巴嫩籍的主治医师N大夫突然转过头来问我,他那平时盈满笑意的深灰色眸子里放出凝重而严肃的光芒。这是一天的最后,他刚刚结束了与一位患者家属的谈话,神情里有一丝疲惫。我被他突如其来的问话愣了一下,脑海里浮现出那句关于医学的经典阐释……“To comfort(去安慰)”,我想了想后小心翼翼地答道。“Yes, to comfort……”听完我的回答,他喃喃地重复了一遍,又陷入沉思,慢慢踱步走回了他的办公室。
        望着他的背影,一股莫名的无力感袭面而来。回想刚才那长达半小时的对话,主旨是讨论这位病人是否需要进行透析。病人是一位肺癌晚期全身骨转移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急性肾衰竭,一种这类病人常见的院内并发症,患病一年多来一直是妻子在身旁照料,三个儿女各有家室很少探望,所有重担都落在妻子一个人身上,她已经有些不堪重负了。谈话期间,这位优雅的有着银灰色头发和蔚蓝色眸子的女士几次潸然泪下:丈夫病情加重,脾气也愈加古怪,时而清醒时而糊涂,她孤身一人苦苦支撑,却无旁人慰藉,已经身心俱疲,但丈夫在清醒时仍表现出强烈的求生欲望,明确表示不同意DNR(Do Not Resuscitate,放弃有创抢救),这让她不知如何是好,内心非常煎熬。
        N大夫偶尔好言劝慰,但大部分时间在认真倾听着,眉心紧锁。从纯粹医学的角度来看,他现在肾功能衰竭,已经出现继发的电解质紊乱与水负荷过重,具有透析指征,但他作为一个癌症终末期患者,接受透析弊大于利,不仅会加重出血和感染风险,透析过程中容易出现循环不稳定等危及生命的急性事件,也并不能改善预后,甚至会降低生活质量,仅仅能维持生命而已;但从患者的角度来看,这却是他能继续在这个令人眷恋的世界上多停留几天的救命稻草。面对这样的病患,作为医者,我们的内心和家属一样矛盾与煎熬:是否透析,决定权已经不在我们,而在患者与家属的意愿,我们能做的除了尽力支持治疗,只能去安慰。
        在美国实习期间,最大的感受就是这边患者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感非常强,个人隐私及个人意愿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无论患者病情多重,只要是清醒的,能理解病情并做出决定的,所有事情都必须首先跟患者商量,是否告知家属必须经过患者同意。对比国内,由于文化差异,大部分病人常常是作为一个家庭集体的意愿存在着,是否接受某项治疗、是否放弃无创抢救,大多数时候都是由配偶或其他家属决定,尤其对于重病在床的患者,更是如此。初来美国实习,和患者接触首先要做出的转变就是,有事找家属的习惯变成有事找病人。这样直接的对话,在一些坏消息的传递上,有时甚至让我感到残忍。然而,很多时候我最后都惊讶地发现,病人远比我想象中坚强:在经历过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的“哀伤的五个阶段”(Denial-Anger-Bargaining-Depression-Acceptance,“Five Stage of Grief”,又称库伯勒-罗丝模型Kübler-Ross model)后,许多患者能够正视自己的病情,做出理性的决定。而陪伴他们度过前四个阶段的,除了亲人和朋友,医生的安慰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能被医学完全治愈的疾病,相对整个人类的疾病谱来说可谓寥寥可数,作为医者在与疾病和死神的拼死搏斗中,我们常常会有手无缚鸡之力的无力感,无论中外,皆是如此。但是,陪伴、安慰和坚持,是我们始终不能放弃的,它们常常才是真正的救命稻草——那就是对生命的尊重。“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E. L. Trudeau医师墓志铭上的这句话再次浮现,我想它应该也刻在了每一个医者心上。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