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傅山的故乡行迹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070809  作者 常青文

故里西村
       
        西村,位于太原西北二十公里处,东邻并州集市贸易名镇向阳店,西望崛蘭宝塔,北靠秀丽的二龙山,汾水从村前流过,今属太原市北郊区。这里山清水秀,花果飘香,土地肥沃,稻田万顷,从古至今以“鱼米之乡”闻名于晋阳,这里就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与学者傅山的故乡。
       
        傅山故居在西村霜树园街,为三进院落,一进大门的第一个院内有东房五间;二道门内有东西厢房各五间;三道门是过厅三间,内院正厅五间、东西耳房各一间,东西厢房各五间。庭院格局错落别致,为我国古代北方传统的砖瓦结构建筑院型。
       
        傅山的曾祖父傅朝宣,明时为宁化府的仪宾、承务郎;傅山的祖父傅霖嘉靖壬戌进士,官至山东辽海参议。著有《慕随堂集》。傅山的父亲傅之谟,万历贡生,自号离垢先生,在乡间授徒教书。傅山的母亲是忻州陈村的秀才陈勔的女儿,人们尊称为“贞髦君”。
       
        傅山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六月十九日诞生在西村这样一个书香世家。傅山从小耳濡目染,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傅山3岁时听父亲偶诵“心经”句,便能应声说出下句。4岁开始练书法,5岁读《三字经》。7岁进家塾读书,读书10行并下,过目成诵。之谟先生交给傅山一本《千字文》,问几日可以背诵。傅山看过了一遍之后,把书交还父亲,回答现时就可背诵。傅之谟执书对照,傅山一诵而下,毫无差错。傅山15岁应童子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山西提学文翔凤录为博士弟子员(即秀才)。20岁时试高等,食廪饩(公费)。21岁创作《秋海棠赋》,傅山第一次显示出惊人的才华。同年,傅山与忻州张伴之女张静君结婚,次年正月子傅眉出生,5年后傅山妻张静君逝世,其后傅山带子傅眉在上兰村烈石庙读书。《春秋•左传》为傅氏家学,傅山继承祖辈之家学,潜心钻研,成就卓著。30岁时,进三立书院学习,傅山是其中之佼佼者。
       
        傅山反对世人热衷的八股文,他在《书成弘文后》中这样说“仔细想来,便此技到绝顶,要他何用”。当时他就认为八股文落后无用,误人不浅,于是“肆力诸方外书”,致力于诗歌、辞赋、医学、书法、绘画、金石、音韵之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青年时期的傅山就已博学多才,文学“造诣很深”,在当时颇具影响。他在故乡西村时就写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作了不少赞美家乡山河的画,从他的诗中、画中、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傅山对西村家乡的热爱,仅写西村的作品就多达几十篇。
       
        《中秋惆怅诗》八首,是傅山描写故乡的一组风物诗,作为一个民族意识非常强烈的人,在经历了改朝换代的暴风骤雨之后,傅山力求用恬静淡泊的情怀写出故乡风土人情的淳厚与山光水色的秀美。同时把自己壮志未酬的叹息和悲哀渗透到这些看来纯系吟风弄月的诗篇里去……
       
        掩泪强开酹月筵,少年不管雪人颠。
       
        欢贪天上琼楼月,黯杀人间霜树园。
       
        霜树园,是当时傅山故居处的街名,到清朝时,后代由霜树园北迁到前街,这时的房舍已大不如当年傅山出生时的故居那样豪华气派。明朝西村大街纵横,小巷密布,村中有堡子一座,供村民逃避战乱兵荒居住。
       
        提起冰灯,人们就会想到哈尔滨的冰灯节,可谁知道三百年前傅山就在西村制作出千奇百怪的各式冰灯供人欣赏。傅山青年时期,酷爱家乡民间艺术,并力求新意,他生活在汾河岸边,每逢春节来临,别人是张灯结彩,而他却在冰封的汾河上取冰制作冰灯。傅庚(傅山的哥哥)《冷云斋冰灯诗序》:“《冰灯诗》,吾弟青主诗,记冰灯也。弟有寒骨,于世热闹事无问。春侧侧寒,辄立汾河冰上,指挥凌工凿千亩琉璃田,供斋中灯具,即事成诗赋十有五首。
       
        傅山将冰块搬回家中,凿、劈、磨、削成龙、虎、猪、羊等各式形态,再将一些树根加工后,注水置冰块上,内置蜡烛,于元宵节夜里举办“寒冰筵”,邀请亲朋好友聚会观赏,大家一边观赏冰灯,一边举杯吟诗。为不使冰灯被太阳晒化,白天置冰灯于室内,宁愿不生火,“引气自温,僵卧瞪目,犹自盼春寒也”。傅山《冰灯诗》十五首,诗中有“银海迷离天水光,广寒宫殿斗明妆”与“绿舞红歌无处著,一樽白堕酹清魂”的诗句。冰灯筵展开了傅山非凡的艺术才华,当时不仅在西村成为独特的景观,而且全国也绝无仅有。为后人发展冰灯艺术开了先河。
       
        书斋虹巢
       
        崇祯十二年(1639年)傅山上京请愿回到太原后就住在西村以西一公里的上兰村窦大夫祠前的一间“不盈丈”的小屋里,因屋前“一株老杏如虹”所以将书斋名为虹巢。虹巢在汾河出峡的烈石山下,这里山石矗立,清流潺潺,四周松柏成林,环境优美,是修身养志、潜心著书的佳地,现此建筑仍存。
       
        傅山对他青少年时代生活读书的上兰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在虹巢书斋读书期间,把周围秀丽的自然景致如烈石、汾水、松风、涛韵经常展现于诗篇画卷之中,加以赞美。如五言律诗《虹巢》:
       
        虹巢不盈丈,卧看西山村。
       
        云起雨随响,松停涛细闻。
       
        书尘一再拂,情到偶成文。
       
        开士多征字,新茶能见分。
       
        上兰村的美丽风光使傅山触景生情,诗情画意油然而生,虽然书斋很小,尘土不绝,但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面对这“朝观云海,暮听松涛”的自然环境,文章似流水,妙语如泉涌。祠内僧人经常向傅山求字要画,从为傅山烧煮的一樽樽新茶中,足以使人感到僧人对傅山的感激和尊重之情。
       
        上兰村烈石山峡汾河两岸的山花在春天的傍晚,更显得艳丽多彩,四处飞扬的柳絮像雪片一样不停地落下,像在为傅山和祠僧的对饮而伴舞助兴。虽然盘子里是苦苣、沙蓬之 类 的 野菜,傅山心中却充满了“萧然物外,自得天机,安贫自乐”的喜悦。
       
        傅山所著 《两汉书姓名韵》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傅山使用过的一个椭圆形砚台,砚面刻着 “鸿雪忆贤久,明月宛望中”十个字,落款为“己卯正月傅山”6个字。这砚台是傅山在上兰村虹巢读书时的遗物。
       
        傅山在虹巢读书时,经常去上兰村五龙祠,曾赠二亩地给五龙祠,于是祠僧普烈嵌石于墙上,请傅山记之。傅山挥毫手书《上兰五龙祠场圃记》,字体行草,为傅山青年时期的书法精品。碑文结尾不用清朝年号,而是用隐语:“岳丘既平,琮玉斯韫。考祥亡羊,题桢木折。有位无人,甫田围隐,巨室工逸,七贤一遁。”
       
        此隐语谜底为,崇祯辛巳,即崇祯十四年(1641)傅山当时36岁。原碑失落,现根据拓片重刻于上兰五龙祠。五龙祠为太原市北郊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傅山五言律诗:《河涨》描写了汾河水暴涨的景象,通过亲眼目睹,将洪水暴发的惊险气势在诗中刻画得真真切切。
       
        拍岸的洪水,平地而起,五丈有余的浪头,浊浪排空,像一头疯狂的猛兽,涛声如雷,勇往直前,这时从远处看兰村的树木,好像是沼泽里的毛毛草一样渺小。
       
        傅山在明朝灭亡以后,离开兰村游访四方,足迹近至山西各地,远涉浙、鄂、湘、粤、鲁、冀、陕等省。上兰村西山半山腰处有天然石洞一组,洞中有洞,上下五层,相互连通,洞内幽静平整,冬暖夏凉,洞外怪石嶙峋,奇峰高耸,当时,太原回族画家梁檀,号天外野人、石崖居士,就曾在此洞内避居一年。傅山经常去拜访他,共同交流绘画技艺。傅山一些表现家乡风物的画就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如“天门积雪”、“西村夜色”、“丘壑磊”等。
       
        傅山的诗歌驰骋想象,施逞才华,将大量方言俗语引入诗歌创作之中,使人觉得奇古谲诡,呈现出不同流俗的独特风格,如傅山在上兰村 《裂石渠边有会而作》的一首五言古诗:“盆洲石岛中,不知几万里。菌人坐杯舟,颇复得其似。处厚无厚游,江湖看沼。为小不为大,吾师伯阳子。”再如《饿名》:“饿名覼一啖,何须嘉美羹?盗簟诚可饱,异哉苦爱旌。避世勤学死,字字皆营营。膻荤祀阙里,腐奴特笔荣。笾豆蹙圣颜,群然饺其馨。”傅山将当地老百姓至今还在使用的方言土语应用于诗文创作之中,具有独特的乡土色彩,使文章的内容更加韵味无穷。
       
        《鲁迅全集》第十四卷(日记)第695页《西牖书钞》中有这样一段话:近见徐昆《柳崖外编》载傅青主一帖,语极萧散有味,录之于此云:“老人家是甚不待动,书两行,眵如胶矣。倒是那里有唱三倒腔的,和村老汉都坐在板凳上,听甚么《飞龙闹勾栏》,消遣时光,倒还使得。姚大哥说,十九日请看唱,割肉二斤,烧饼煮茄,尽足受用。不知真个请不请?若到眼前无动静,便过红土沟(南十方院)吃两碗大锅粥也好。”
       
        傅山这段话,出自《霜红龛全集》第三十卷第七页。对这段话的抄录,首见于徐昆,再见于严元照,到鲁迅已经是第三个转抄者了,一篇短文,能在300年中被人辗转抄录,可见的确是“语极萧散有味”的。
       
        傅山在文学方面除诗文外,还酷爱戏剧艺术,傅山创作的杂剧有《红罗镜》、《齐人乞食》、《八仙庆寿》等,他撰有两副对联,表明他对戏剧艺术的深刻见解:“莫妙于台上人离合悲欢入画谱;最灵是阅场者兴观群怨助诗情。”上兰村烈石庙前的戏台联:“曲是曲也,曲尽人情,愈曲愈直;戏岂戏乎,戏推物理,越戏越真。” ■
       
        本文来源:《太原日报》20070809;本文作者:常清文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