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古代的“中医学校”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章原(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

众所周知,传统医学主要依靠师承、家传的方式代代相传,这也是中医教育的基本传统之一。家传自不待言,即便是师徒之间关系亦极为密切,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并非虚言。
        实践证明,师承与家传的确可以有效地传承医技,但其缺陷也很明显,便是受众面很小,甚至由于种种原因,不少是一线单传。这对于医学的发展而言显然不利,历史上诸多医技的失传,都与此有一定关系。
        在古代,还有一种由官方主导的医学教育形式,由国家出面建立医学校,招收学生,培养医生。与师承、家传相比,其受众面与传播能力显然扩大了很多,故此历代沿袭,成为古代官方医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在行政体制中,早在周代就已经有固定的医官为皇室、贵族提供特需服务,但是相关的医学校教育却起步很晚,至于形成相对固定的制度就更晚了。
        目前来看,学校式的医学教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最早的明文记载是《唐六典》中对于“医博士”的注文,说在南朝刘宋元嘉二十年(443年),当时的太医令秦承祖曾上奏章,建议兴办医学教育,广为传授医学知识。这是创办医学教育最早的明确记载,但具体情形不详。大约同时期的北朝,北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北魏孝文帝也曾诏令群臣定制律令,设立太医博士、太医助教之职。
        虽然此时期的医学教育还很粗糙,但毕竟是由政府出面举办医学教育的开始,为隋唐时代医学教育的成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隋朝虽然时间很短,但是在若干制度的设定上都有创新之举,而被后世沿用,医学教育也是如此。
        隋代在前代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太医署,这是政府最高的医药兼教育机构,其组成人员包括两部分,即行政人员与教学人员,行政人员按照职位高低,包括太医令、丞、医监、医正,而教学人员则分为医博士、助教、咒禁博士、主药、医师、药园师。隋朝太医署规模已然不小,师生数量最多时达五百余人,已经有明确的分科。
        有趣的是,隋代似乎格外重视按摩医生的培养,按照其规定,按摩博士一职有20人,按摩师120人,学生100人,如此重视按摩,在历史上的确少有,如到了唐代,按摩科人数就大为缩编。所以有观点分析认为,隋代之所以重视按摩一科,或为隋炀帝生活奢靡,贪图享受,也未可知。
        唐代沿袭隋制,于公元624年亦设立太医署,并进一步健全制度,这也堪称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完备的具有医学校性质的机构。
        唐代太医署设有医学部和药学部。医学部下设有四科: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医科、针科、按摩科都较好理解,咒禁对于今人而言,则较为陌生与神秘。顾名思义,所谓咒禁,即通过祷告、符咒等方法和手段来驱邪治病。这在今人看来自然是荒诞不经的,但是其中方法包括了一些心理治疗方面的经验,自有其独特的价值,也不宜全然否定。
        四科之中,以医科规模为最大,设有医师、医工、医生、典药、医博士、助教等岗位。教材主要是《神农本草经》、《针灸甲乙经》和《脉经》。医科的学生先学习上述3门课,然后分别学习其他科目,如“体疗”科(内科)、“疮肿”科(外科)、“少小”科(小儿科)、“耳目口齿”科(相当于五官科)、“角法”(外治法)等。
        唐代的太医署在医学教育上制度趋于健全,有明确的培养目标,有具体的行政设置、学科设置、课程设置、学制和考试、升级、毕业、奖罚等管理制度。其学制十分严格,其中体疗科修业期为七年,疮肿、少小科修业期为五年,耳目口齿科修业期为四年,角法修业期为三年。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严格的要求,定期有考核,如博士每月一次考试,大医令丞每个季度一试,太常丞每年年终总试。如果成绩格外优异,则可破格拔擢,如果经过多年的医学教育,仍然成绩不合格,则取消入学资格。
        需要指出的是,隋唐时期的太医署虽然有教育功能,但还具有医政的职能,需负责皇室与朝廷大臣的医疗保健。直至宋代设立的太医局,方才算真正的专门医学教育机构。
        无疑,通过医学校的教育,医学知识的传授范围得以更广,培养了相当多的中医药人才,更从制度层面,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但官办医学校式的教育也有其不足之处。一方面,招生对象有一定限制,并非面向所有人。古代对于官学的入学资格有严格限制,医学学校也是如此,一般只招收士大夫子弟入学,只有药学部招收少数平民子弟。而到了明清时期,则一般是从世医子弟中选拔。其次,临床实践较少,医学学校教育自然也有实践性的课程,但与民间师承每日里与不同的患者打交道相比,自然要少得多。再次,缺乏个性化的医学经验,医生本人个性化的医疗经验或者绝活是非常宝贵的财富,在这方面,医学学校教育应该说有所欠缺。
        从毕业医师的出路来看,经过太医署培养的学生,主要在太医院当太医或医官,从社会地位和经济条件上而言都比民间医生要优越和有保障得多。但事物总有两面,由于太医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上层人士,相对而言,接触的患者、病种都较为单调。并且由于患者身份的特殊,诊治起来总是战战兢兢,诊治皆以谨慎为要,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历代由学府传授培养出来的医生,按说应该是人才济济,但成就突出者却寥寥无几。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