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刘绍武先生及其学术思想简介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白有璋诊所     整理:马文辉 白玉金

       

       本文发表于《中医药研究》1991年第4期5-8
       刘绍武(1907~),男,山西襄垣人。少年因家境贫寒,13岁才开始上学,但其天性聪慧,嗜书成癖,熟诵经、史、子、集。一次因染疫痢,久治不愈,乃感医道之艰深,及庸医之卑俗,遂立志从医,自学医技。刘老18岁即为乡亲登门医疾,24岁创办了上党地区第一家中医院——友仁医院,先生行医几近七十载,一向淡泊生活,怡然自乐,不论尊卑,不分远近,一视同仁,对病家论病说理,娓娓而谈,亲切相待,对有感恩于他而赠礼者皆婉言拒绝,此规矩数十年不破一例;对后学传道解惑,反复再三,惟恐金针不度。先生之门生日多,桃李满三晋,求教者更是络绎不绝。先生曾历任山西省太原市中医研究所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太原市中医学术委员会主任,农工民主党太原市委副主任等职,系全国名老中医之一。
       先生精通《内经》、《伤寒论》,熟知现代医学及唯物辨证哲学,且勇于实践,长于思考,敢破敢立,在毕生研习《伤寒论》的基础上,结合几十年的医疗经验,独辟“三部六病”学说。现今虽年耄耋,仍能博闻强记、融汇新知,订阅各期刊三十余种,不时查典核籍,温故知新,兹将其学术思想简介如下:
       一、师古而不泥古,敢破六经桎梏
       中医学的两大经典著作《内经》和《伤寒论》以其各自所研究的对象不同,分别奠定了经络针灸治疗体系和汤方辨证论治体系。《伤寒论》所创立的汤方论治体系,由于文献资料的散失和后世医家的妄解,把《内经》经络观念强加于《伤寒论》,从而混淆了经络辨证和汤方辨证的界限,形成了以经解病的混乱局面。
       1、刘老认为《伤寒论》即寓“三部六病”,其指导思想源于《周易》而非《内经》。
       (1)《周易》的一分为二阴阳属性论是《伤寒论》的辨证分型总纲。《周易•序》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者道也,两仪者阴阳也。”这种一分为二、阴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宇宙间的普遍法则。所谓:“散之在理则有万殊,统之在道则无二致。”把这种阴阳属性论最先引入辨证论治过程是《伤寒论》。如第7条云:“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这样就变哲学抽象的阴阳为医学辨证的阴阳。
       (2)《周易》的一分为三的三极结构论是《伤寒论》辨证定位的基础。《周易•系辞上传》云,“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又云:“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极上中下,三才天地人,是《周易》结构层次的宇宙观和方法论。这一思想在《老子•四十二章》也有论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包阳,冲气以为和。”它不仅指出了万物的三极结构层次的划分,也指出了三极之中各有阴阳二性的对立统一思想和阴阳属性上的区别。结构是功能之本,无结构也就无功能。如《周易》所说“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离开了三极结构,阴阳将无有依托,不复存在,《伤寒论》把三极思想引入辨证论治后,即形成了“三部”的概念,如148条:“……必有表,复有里,……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3)《周易》的三极六爻思想是《伤寒论》三部六病的源渊。《周易•说卦传》:“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划而成卦;分阴分阳迭用柔刚,故易六位而成章。”六爻是卦的基本单位,是结构和功能的高度统一。《伤寒论》把三极六爻思想引入辨证后,就形成了三部六病的辨证方法。三部:表、里、半表半里;六病:太阳病、厥阴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少阴病。“一阴一阳则为道”,三部之中各有阴阳二性,兼三部而两之,故成六病。
       2、《内经》十二经脉和《伤寒论》的六病在命名和理论体系上完全不同。
       《灵枢•经脉篇》对手足十二经脉的起止循行及命名作了详细的叙述,并配有脏腑之属。《素问•血气形志篇》又对手足十二经脉表里关系作了进一步论述,这样就形成了十二经脉的框架结构。
       《伤寒论》六病在命名上与《内经》十二经脉相同,但其内涵殊异,不属一个概念范畴。六病取法于《素问•阴阳离合论》之“三阳之离合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三阴之离合也,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的阴阳论述,表部一阴一阳,太阳主开,厥阴主合;里部一阴一阳,阳明主合,太阴主开;半表半里部一阴一阳,少阳主二之枢,少阴主二阴之枢,阳(天阳之清气)始于外而终于内,所以表阳为开,里阳为合,阴(地阴之水谷精微)起于里而达于表,故表阴为合,里阴为开,半表半里居中,横跨表里二部,故少阴、少阳为表里之枢,三部阴阳开阖失常,故而出现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可见《伤寒论》开创的汤方辨证论治体系即为“三部六病”。
       3、十二经脉与“三部六病”的联系
       十二经脉是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连络内外,其循行有固定的路线。经络之阴阳是用以说明人体组织结构的属性,在表在外属阳,在里在内属阴,由络属脏腑之不同及循行部位的区别而决定。十二经脉发生病变其表现往往是线型分布,或表现于所络属的脏腑。在诊断上为循经辨证,治疗上为随经取穴,迎随补泻。
       三部是对机体结构层次的划分,是以系统分布的;而六病则是三部之中所发生的病理性反应,其表现是全身的,其定位在三部之中,是划分症候类型的归类方法。六病的阴阳是用以说明疾病的属性,诊断上着眼于整体脉证,治疗上以方药学为基础,施以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法。
       经络在六病中只作为生理、病理等的参与者,而不是病邪所在,经络病证与六病有时也相互影响,如《伤寒论》中第24条:“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此即为经络病变影响到六病。第143条:“妇人中风,……此为热入血室也。当刺期门,随其实而取之。”这是六病影响了经络功能而出现的经络病证。经络是病邪传变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的渠道,如第124条“……以太阳随经淤热在里故也”,需要明确的是,六病的传变不是按六经的传变次序进行,而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正邪双方力量对比,正治与误治,治疗的及时与否等。另外,六病与同名之六经没有任何关系,是两组本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六经指导针灸治疗,六病指导汤方治疗。
       二、古为今用,重建三部六病体系
       《伤寒论》已有“三部六病”的雏形,但是尚有待于进一步发掘和完善。为此刘老结合现代理论,对人体概而分之,对疾病括而类之。升华和充实了“三部六病”学说,且按此体系对《伤寒论》进行了立纲、归类、正误、补缺。
       1、三部的划分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把人体划为三个部系:
       (1)表部系统:凡是和空气直接接触的部位都属于表。《内经》曰:“肺与皮毛相表里。”故体表和肺均属表部的范畴。
       (2)里部系统:凡与饮食物接触并行消化、吸收、排泄的部位都属里,即《伤寒论》所称之“胃家”。
       (3)半表半里系统:介于表里之间的部位,即为半表半里,实则是血液接触的部位,其主导在心,包括整个循环系统。
       2、六病的确立
       
疾病的属性不外阴阳两类:依对立统一法则,把正邪相争而胜于邪的实热、亢奋、进行性的统归于阳性病,把邪盛正衰的虚寒,抑制、退行性的统归于阴性病。遵《伤寒论》之命名法,表部为太阳病、厥阴病,里部为阳明病,太阴病,半表半里为少阳病,少阴病。
       3、六病提纲及其证治
       (1)太阳病:历代医家注解《伤寒论》都以第1条为提纲,但是从太阳病的病性来看,概述不全,应予以补充,太阳病为表部之阳性病,其本质有实有热,参第7条:“病有发病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故太阳病应有发热,且以“恶寒发热”为特征,因表部以自汗为虚,无汗为实,且结合第31条看,当有“无汗;又因“肺与皮毛相表里”,“温邪上爱,首先犯肺”,所以肺部咳喘之症当列入主症为妥,但因咳喘未必人人皆见,故冠以一“或”字。这样太阳病的提纲当为:“太阳之为病,头项强痛,发热恶寒,无汗,脉浮或咳喘。” 太阳病之治,当发汗解表。过去以麻黄汤桂枝汤为其主方,但是以热治热,犹抱薪救火。通过多年实践,以葛根合麻杏石甘汤为主方,命名为“葛根麻黄汤”,方中葛根辛凉以散太阳之热,麻黄辛温以驱太阳之实,合余药可宣泄表部之实热。
       (2)厥阴病:素以第326条为提纲,从原文看,“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均属里部病候。第337条:“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是也。”第351条:“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纵观此篇,唯此两条为厥阴病的病理和证治,厥阴病为表部阴性病,其伴随手足逆冷而来的当有恶寒、肢节痹痛等症候,故厥阴病的提纲当为:“厥阴之为病,手足逆冷,脉细,恶寒,肢节痹痛。”治当温通血脉,方选当归四逆汤。当归主补、桂枝主温,共为主药,故命名为“当归桂枝汤”。 (3)阳明病:第180条:“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系指整个胃肠道,即“大肠小肠皆属于胃。”参第208条,第212条及第215条可知,阳明胃家实当伴有“发潮热”、“自汗出”、“大便难”,故此三症当补入提纲内,其治当泻热除实,方选大承气汤,且加芍药缓急止痛、微益其阴。方中大黄苦寒可泻热,芒硝软坚可祛实,共为主药,名之为“大黄芒硝汤”。
       (4)太阴病:里部之病,“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故胃肠虚寒则呈现一系列受纳、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的表现,故依第273条,当概之为:“腹满,或吐,或利,时腹自痛。”第277条曰:“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故治当温胃健脾,方选《金匮》甘姜苓术汤,且以苍术易白术,名为“苍术干姜汤”。
       (5)少阳病:原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因少阳病属半表半里之实热病,其重心在心胸;又发热为少阳所必有,且多以往来寒热为特征,小便亦当黄赤;又据第77条“烦热胸中窒”等症,故当对原提纲补以“胸满热烦,发热或往来寒热,小便黄赤。”治用黄芩汤去甘补之大枣,加清热生津之竹叶、石膏、麦冬,且重用柴、芩,名为“黄芩柴胡汤。”
       (6)少阴病:原第281条云:“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少阴病属半表半里虚寒证,据第77条“心动悸”补出其气虚见症;依第304条之“背恶寒”补出其阳虚之常见症;据临证所见,还当有“短气”。所以原纲领症当充实为“心动悸,背恶寒,短气,或脉微细”。证以心阳虚衰为主,治当强心壮阳,方选附子汤去白术、芍药增人参、五味子、麦冬,名为“人参附子汤”。
       三、中西合参,完善中医理论框架
       “三部六病”学术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辨证法取代了古代朴素的辨证唯物论,既有继承,又有发展,突破了传统观念,完善了中医理论体系。刘老认为,在整体病证的辨证论治方面,中医占优势;但在顽固恒定的局部病证方面,缺乏系统的理论认识,应当采用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方法加以充实、提高。刘老创立了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的体系,且对辨证的规范化、论治的规律化和剂型的规格化做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1、机体的整体性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气血与骨骼、肌肉、神经、血管等框架构成,但非组成它的各部之和,这种整体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态自组性:机体从整体状态可演变为各个元素的独立状态,由原始的统一状态逐渐分化为彼此独立的因果链。这种现象贝塔郎菲称为渐进分异,亦即生态自组。
       (2)组织的层次性:机体从细胞到组织,从组织到器官,从器官到系统,从系统到整体,这种等级秩序即为组织的层次性。
       (3)结构的功能性:结构反映了系统组织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秩序,功能是结构产生的,结构与功能是完全统一的。
       (4)动态平衡性:机体的生长、发育、同化、异化及新陈代谢等都是不断变化的,同时这种变化是处于平衡状态之下的。
       (5)气血的统一性:气血是人体重要的物质基础,通过气血的循行,达成了机体的统一。“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血相随,完成营养转输、信息传递等功能。
       (6)形神的一致性:形体的喜怒哀乐等情志表现直接受到心神的支配,即“有诸内,必形诸外”。形是神的外显,神是形的内涵。
       (7)天人合一性:机体的生长发育与外在环境息息相关。外在环境的变化,无时无刻地影响着机体。机体亦必须与之同步协调,否则就会发生疾病。
       (8)意志的主导性:人体区别于动物的特征就是有思维,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能适应环境,并能改变环境。现代有关研究证明,神经中运行的生物电及所释放的活性物质即相当于中医之“气”,可见神经是气的载体,意志为气所化。
       2、三部的系统性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是由三个相互联系,协调统一,并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组成。机体的生存在于新陈代谢,包括在体外代谢、体内代谢。体外代谢有气体与饮食物,体内代谢为血液。人体为了适应并完成这三大代谢,保证生命的延续,机体分别以空气、饮食物、血液为三个“目的点”,围绕三点把互相关联的组织器官联结成互为因果的三个“目的环”,从而在结构和功能上形成了三个部系,即三部。
       三部在结构和功能上虽然都有其独立性,然而又都相互关联,每一部都不能离开整体而单独存在。表部与空气接触,吸清吐浊,完成气体交换;里部与饮食物接触,运化水谷,完成营养物质的吸收和糟粕的排泄;由表部摄取的清气和里部摄取的水谷精微,在体内通过一系列的生化过程形成血液。血液的循环,沟通了表里,形成了半表半里,初步达成了机体的完整和统一。血生气、气统血,气生志、志帅气,气志共同作用,达到更高层次的协同。
       3、辨证体系的规范化
       在继承和发展《伤寒论》汤方辨证的基础上,吸取现代医学与自然科学各方面的成就,结合临床实践,刘老提出了“整体—三部六病—局部”辨证论治体系。
       (1)整体辨证:气血的病变为整体性病变,然整体病变多由情志等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所致,根据大量的资料统计及临床体会,整体辨证上可分为寒凝于下,血涌于上,气滞于中,血郁于胸四种形式。变见于寸口,则分别形成弦、溢、聚、涩四脉,此四脉既是整体辨证的诊断依据,也是评估整体病疗效的标准,即脉在病在,脉去病消。
       (2)三部六病辨证:三部作为机体三个子系统,是联结整体和局部的媒介,三部的病变既带有整体性又带有局部性,其中寒热是整体的,虚实则是局部的。六病是三部病证的高度概括,即表部阳性病为太阳病,阴性病为厥阴病;里部阳性病为阳明病,阴性病为太阴病;半表半里部阳性病为少阳病,阴性病为少阴病。
       在三部六部辨证体系中,依据寒热虚实四个不同属性和阴阳对立统一规律,可归纳为23基础证。它们分别是两个体证(阴阳各1),三个部证,六病,十二单证(每部各有寒、热、虚、实,三部合为12)。23基础证的相互复合又可推演出合病、并病、合证、兼证四种形式,实现了辨证的规范化和数列化。
       (3)局部辨证:局部在结构上发生病变,往往除局部功能的改变外,有时在病理上与整体相互影响。因而局部病辨证除了采用现代诊断手段从形态学入手外,还需要结合整体表现。其辨证可分为:局部病局部辨证,局部病整体辨证,局部病局部整体双关辨证。
       4、论治过程规律化
       根据23基础证及诸多局部病的特征,遵仲景方证论治思想,分别贯以相应的方药,一证(病)一方。临证施治,单病(证)单方(药),合病(证)合方(药),兼证兼药,达到“非此方不治此证,非此证不用此方”,使论治过程走向规律化。
       5、中药制剂规格化
       由于在辨证中实现了规范化,中医证型从未知走向已知;论治过程亦有了规律化,打破了那种看一次病,换一次方的局面,因而可以实施定证、定方、定疗程的原则,中药可按一定的制剂配伍使用,开辟了中药制剂规格化的先河。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