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医古文教学内容改革的一点想法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国学国医论坛     作者:王蓓

       

       摘要:医古文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它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都不同于一般的中医课程。既然是一门语言课,就应突出它的语言特色,教学过程中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好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语感。这就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很高要求,而单元结构的教材模式应当是能够适应这一要求的。
       医古文属语言课,语言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词汇的学习和掌握。古教学大纲规定了1200个单词的词汇量;而教学相应地也围绕着词汇这个核心进行,强调学生要掌握1200个词汇的主要义项和用法:当然考试也日益突出词汇所占的比例。
       但这1200个单词并不具体。无论从全局看,还是从每篇文选看都如此。这样势必给教学造成困难:课堂上“大水漫灌”,水过地皮湿,不易突出重点,时间久了,学生对所学过的课文印象模糊。刻下学生复习“不知轻重”,面对一篇课文和大量的词语“无所适从”。命题时教师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个人色彩。若实行全国统一命题,这个问题会更加突出。为了保险,教师只好加大教学时数,以堵漏洞的方法应付统一考试。而这样一来无形中增加了课时和工作量以及学生的负担,势必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其效果却是暂时的。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掌握的词汇往往带有末某种片面性,甚至是支离破碎的。一个词只有把它放到具体的课文当中,根据上下文,学生才能指出它在句中的含义,至于这个词的一些其它义项,学生是无法从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中获得的。而现行的以文选挂帅的教材模式,使得教学只能围绕40篇规定的文选,按部就班地一片一片地串讲,每一篇课文都是相对独立的,没有什么具体联系,课堂教学费时费力,事倍功半。
       故此我们提出一个设想:把传统的文选放到阅读中,成为阅读克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泛读部分,这部分内容主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强学生的语感;以词汇作为教学主线,以小的段落甚或章统帅教材,相当于精读的内容,这样可重点讲解更多的词,每一个词力求讲深讲透,这就要求突出词汇训诂的地位。王冰曾经说过掌握经文的标准是训诂,不懂训诂很难真正提高阅读水平,而词汇训诂又是训诂学的主要内容。以“治”为例,《丹溪翁传》中有如下几个句子:
       (1)稍长,从乡先生治经。
       (2)遂治装出游。
       (3)翁以其法大吐职。
       (4)即命治人参膏。
       (5)翁为直陈治道。
       在《扁鹊传》中有:
       (6)血脉治也,而何怪?
       (7)国中治穰过于众事。
       在《类经序》中有:
       (8)五内洞然,三垣治矣。
       (9)藏府治内,经络治外。
       《宝命全形论》中有:
       (10)凡刺之真,必先治神。
       课堂讲授要为学生分析治的本义为治水,动词,再分析引申义,凡处理、进行某种工作也作治。例(1)中的治经,为研究经学。例(2)中的治装,指整理行装。例(3)中得知,指“对疾病进行处理,即治疗。例(4)的治为制作(药物)。例(5)例(7)的治分别为治理国家和举行。治水的目的是为了洪水安定下来,不再危害人类,所以治游又可做形容词,与“乱”相对,指治理的好,安定,太平等,如例(6)和例(8)的治,即安定、正常。有些义项可能字典、辞书上没有的,在中医古籍中由经常会碰到的,只要掌握了分析本义的方法,学生可以推论出它的义项来,如例(9)的治,根据医理,义同“主”,当为主宰,例(10)的治,义同“定”,指安定神志,,遇上句“凡刺之真”义相接,通过这样的讲解,可避免义项的支离破碎。而学生通过一个词的学习,学到的不仅仅是治这一个词的意义,还可以取得“闻一知十”的效果。掌握了这种词汇训诂的方法,教师在适时地给与指导,即使地给学生提供一些例句,让学生自己分析词义,这比单纯的漫灌式更受学生欢迎,也容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医古文学习的兴趣。
       要实现这个设想,教材模式首先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将整个教材改为单元结构,每个单元有各自的中心,其中段落和章句当然围绕这个中心,这个中心即词汇。这样 1200个单词中有相当一部分具体化了,剩下的也可以有较为明确的范围,突出了重点,也保证了1200个单词的词汇量;教材内容的选择有了更大的空间,也能更好的突出素质教育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丰富而绚丽多彩的宝贵文化遗产,提高学生思想文化修养和综合素质,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医药人才提供丰富的素材。这种单元结构的教材模式使词汇的完整性得到更大限度的照顾。以“脱”为例,《玉篇》:“肉去皮骨。”引申之,即脱离、离开。又《康熙字典》: “脱,除也。”有消除、去除之义。表示疾病去除,则痊愈也。《公羊传•昭公十九年〉:“乐正子春之视疾业,复加一饭则脱然愈。”何修注:“脱然,疾除貌也。”则脱然形容疾病消除的样子。常见的表达形式为:如脱、脱然如常、脱然如失、脱然而愈等。《夷坚志》:“袁惟一医徐生,能治此疾。先是头不举,若载物千斤,倏而轻清,唇亦渐暖,咽隔通畅无所得碍,悉服之。少顷,汗出如洗,径就睡,及平旦,脱然如常。”《名医类案》: “索笥得砂一块,汲水洗涤,取而含化,终食间脱然如失。”“虞制一方,名生血润肤饮,用归芪、生熟地、天麦二门冬、五味、片芩、栝蒌仁、桃仁泥、酒红泥花、升麻,箭服十数贴,其病如脱。”亦有直接用脱或脱然表痊愈的情形。《冷庐医话》:“近观《洄溪医案》,乃始释然。医案云:‘芦墟迮耕石暑热坏症,……。此越阳症,将大汗出而脱。’”《名医类案》:“张如所戒,明日椒才下腹,即脱然更不复作。”这些例子当中的脱然可看作是一种省略形式,即脱然如失、脱然如常、脱然而愈的省略式。有时脱和脉连用,谓脉脱,表示一种一时性脉象乍伏不见的病证,这是脱在古医籍当中才有的特定意义。如六版自考教材《藏府经络先后病脉证》一文便有“脉脱入藏即死”的句子。采用单元结构的教材模式,便能将脱的普通义和特定义完整地反映出来,而又能突出医学古文的医用特点。
       采用单元结构,教学时数的浪费减少了,课堂教学的漫灌方式得以松绑,试题的标准化有了基础,更能适应教学改革的新形式。
       每个单元的内容由四部分组成:1、段落章句。2、练习。3、阅读文选。4、基础知识。其中第一四部分以教师讲解归纳为主,第2、3部分以学生自习为主。第 2、4部分应紧密配合;文选部分可以照顾文章的完整性,并列出其中的重点词语,适当加以注释,加上段落章句中的词汇,可基本满足1200个单词的需要。内容具体明确了,前文所述的几个矛盾也迎刃而解了。
       当然,编一部上述模式的教材,是一件相当费力的工作,工程也相当浩大,其中细节尚需充分讨论。由于这种模式与过去以文选为统率的教材模式相比,其内部结构应更缜密,编写工作的实施过程困难也大得多,但它给教学改革带来的推动力也会大得多。以上观点只是个人的一己之见,提出来以作抛砖引玉之论。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