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脾主统血"源于《薛氏医案》质疑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百拇医药     作者:唐汉承

       

       山东临沂市中医医院周东浩在《“脾主统血”与营卫》一文(刊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9月24日5版)开头说:“‘脾主统血’较明确的说法来源于明朝薛立斋,在其《薛氏医案》中说:‘心主血,肝藏血,而其统在脾’”。这种视“脾统血”为明朝薛立斋所立的见解,在有些中医院校的教材中,还干脆写作:“脾统血”首见《薛氏医案》。其实,这种见解是值得怀疑与商榷的。
       首先,在薛氏之前有盛寅于明朝永乐十六年即1416年撰写的2卷本《医经秘旨》一书。盛寅,乃医家戴元礼再传弟子,《医经秘旨》是他“将平日经验历试不爽者,阐明疑似之理,提纲挈领,本之经文,节其要旨,参以管窥所得,随笔记录”而成的(见该书《绪原》)。在书的上卷“治病必求其本”一开始就说:“脾喜燥,伤于寒湿则不能消磨水谷,宜术、附以温燥之;然脾阴不足而谷亦不化,又不可以温燥为治。有思虑伤脾,脾虚不能统血而失出者;有思虑伤脾,脾虚不能消谷而作泻者,此皆以回护中气为本,勿治其标。”在这里,明确断言“脾虚不能统血”,那算不算是提出了“脾主统血”的论断呢?要知道,薛立斋约生于1488年、卒于1558年,而《医经秘旨》的撰成则比他出生还要早七十二年呢。
       再有,元朝著名医家危亦林“依按古方,参以家传”、历经十年而于1337年编成的19卷本《世医得效方》,在其卷七失血中谈到归脾汤的生治时说:“治思虑伤脾,心多健忘,为脾不能统摄心血,以致妄行,或吐血、下血。”在此,危氏是明确作出了“脾不能统摄心血”的论断的,那是不是“脾主经血”的早期来源呢?而这一论断又比薛立斋之出生早了151年呀!
       可见,说“脾主统血”“来源于明朝薛立斋的《薛氏医案》”,明显是缺乏充分依据而不能令人信服的。至于“脾主统血”最先为何人所立、出自何书,当还进一步探讨与考实。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