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 宋永刚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麻黄为《
本经》中品。原文:味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坚积聚。
麻黄为
麻黄科植物草
麻黄、中
麻黄、
木贼麻黄的草质茎。现代中药学教材认为,具有发汗作用的药味是辛味,因
麻黄具有较强的发汗作用,故认为
麻黄味辛,这与《
本经》所言不符。而笔者认为,有关五味的理论并不具有普适性,也就是说具有发汗作用的药物并不一定具有辛味;反过来讲,具有辛味的药物也不一定具有发汗作用。
对于
麻黄是否具有辛味争议很大,但并不能由此而对其发汗作用进行质疑,不仅如此,
麻黄强大的发汗作用自古至今被广泛认可。故《
本经》云其“发汗出表”,这是
麻黄的最基本作用。
中医治疗疾病时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祛除邪气时要给邪气一个出路。经云“其在皮者,汗而发之。”也就是说,侵犯到人体肌表的邪气,要通过发汗的方法来治疗。
麻黄通过其发汗作用,可治疗外感风寒之邪所致的头痛,这在《
伤寒论》中有具体的临床应用:“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
麻黄汤主之。”临床上凡外感风寒所致的头痛、无汗、恶寒等,均可用本方来治疗。2007年秋,笔者一朋友受凉后头痛,鼻塞,无汗,微恶风寒,诊断为外感风寒表实证,予
麻黄汤加
白芷,仅服一剂,2小时后头痛即愈。这是对《
本经》原文主治“中风伤寒头痛”一个很好的例证。
取
麻黄的发汗作用,可治疗外感风寒所致的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无汗、脉浮紧等风寒表实证。有的患者突出表现为发热,若伴有无汗,用手触之干热而无汗(笔者最常触摸患者背部),取《
伤寒论》之
麻黄汤原方煎服汗出即效,不但退热迅速,而且往往半剂或一剂即安。笔者观察:治疗外寒风寒,卫阳被郁之发热,大多数患者在服用
麻黄汤半剂,盖被20分钟左右即可出大汗,伴随着大量的汗出,体温迅速下降,疗效极佳,多不反弹,屡试屡验。
笔者认为,原文中的“去邪热气”并非是热邪,而是风寒外束肌表,阳气内郁而出现的发热,这种发热的治疗方法是发汗,故
麻黄能治之。本品能够“除寒热”,可以理解为祛除恶寒发热,
麻黄是发散风寒药,恶寒发热是表证的表现,故能治之。
温疟,现在一般认为属于疟疾的一种,即先发热后恶寒的一类疟疾。不过笔者认为,此处的温疟,可以理解为恶寒发热一类的疾病,“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所以,温疟当作表证解也未尝不可。
现代中药学一般认为
麻黄有三大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因其能宣肺平喘,故可用于外感风寒所致的咳嗽、喘息等,这在临床上的应用极为广泛,最常与杏仁配伍应用。若治疗风寒外束之咳嗽,可与杏仁、
甘草同用,即三拗汤,这是治疗风寒咳嗽的基本方;若见外感风寒,内停水饮之咳嗽、痰多、清稀等,可与
桂枝、
半夏、
细辛等用,如小青龙汤;若外感风寒,入里化热而致邪热壅肺之咳喘,须配伍清热泻火之
石膏,如
麻黄杏仁
甘草石膏汤,等等,用
麻黄类方治疗咳喘的方剂还很多,不胜枚举,只要辨证准确,疗效均佳。这些均可以看作是本品能够“止咳逆上气”的佐证。药理研究也发现,
麻黄所含的
麻黄碱、伪
麻黄碱均具有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的作用。
陈瑞春先生认为临床用
麻黄治咳嗽药量宜轻不宜重。因为肺为
华盖,轻清在上,所以用
麻黄治咳,旨在宣肺,用量宜轻。吴鞠通说的“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即是指肺药要轻用。再者,
麻黄用量过大,有耗伤肺气之虞,每剂3~5克,用得恰到好处。余毕生喜欢用
麻黄治咳嗽,尤其是冬春两季咳嗽,
麻黄是必用药。夏秋也不忌用
麻黄,但用量都很轻。如果嫌其量轻不能祛病,可以用
前胡、
桔梗、
紫苏叶、
紫菀、
款冬花之类药,辅佐
麻黄宣肺,既达到宣肺止咳的目的,又无耗气或留邪之弊。陈瑞春先生还认为,如在小青龙汤中用
麻黄其量可用10克,因其有
五味子的收敛,
麻黄量大无碍。
麻黄炙用,药力更缓和而有效,量稍大亦无妨。
现代药理研究还证实,
麻黄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故能够“破癥坚积聚”,所谓的“癥坚积聚”实际上是指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肿块一类的病证,比如肌肉深部组织的脓肿、慢性骨髓炎、骨结核等。此类疾病大多表现为漫肿无痛,局部皮色不变,但均比较顽固,缠绵难愈,大多属于阴证疮疡的范围,用阳和汤治疗具有一定的效果。阳和汤的药物组成是:
熟地黄一两(30g),
麻黄五分(1.5g),鹿角胶三钱(9g),
白芥子二钱(6g),
肉桂一钱(3g),生
甘草一钱(3g),姜炭五分(1.5g)。方中
麻黄用量并不大,既能散寒散结,又能制约
熟地黄的滋腻之性。
综上所述,《
本经》记载了
麻黄的发汗、平喘、散结等作用,而对其利水作用却没有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