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就是长骨刺了吗?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编者按:足跟痛医学上称为“跟痛症”,是一种以足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多见于中老年及肥胖的女性。很多患者都以为足跟痛是由骨刺引起的,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医药治疗足跟痛特色优势明显,操作简便易学。
       □ 吴夏勃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开栏的话
       乡村中医是我国农村中医药服务的重要提供者,他们专业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健康水平。为加强农村中医药人才培养,一个全新的栏目——“乡医加油站”诞生了。在这里,各个领域的中医药专家,会将自己宝贵的临床经验、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与乡医分享,为提高乡村中医业务水平“充电加油”。——编 者
       在我们骨科的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足跟疼痛来就诊的老年人,他们大多一进诊室就会说:“大夫,我脚跟痛,想拍张片子看看是不是长骨刺了?”可见在大多数人的脑子里,很大程度上已经把将骨刺与足跟痛划了等号,认为足跟痛就是骨刺“扎”的。
       其实这个观点并不完全正确。因为在足跟痛病人中,有的有跟骨骨刺,有的则没有,而有跟骨骨刺的人并不一定出现疼痛。足跟痛实际上是由于跟骨及周围组织损伤造成无菌性炎症引起的。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导致足跟痛的原因、特点、治疗方法和生活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足跟痛医学上称之“跟痛症”,是一种以足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及肥胖的女性。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站立、行走都要通过足的功能活动来完成。足跟在站立位时承担了人体一半以上的重量,足跟不但要承担身体重量的压迫、缓解震荡,而且还要承担运动时动力转换带来的应力刺激,维持足踝的稳定。
       跟痛症是怎么形成的
       足跟痛医学上称之“跟痛症”,是一种以足跟疼痛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病症,多发生于中老年及肥胖的女性。导致足跟痛有多方面的原因,可由不同的疾病引起,而不同的疾病又有各自的特点:
       1.跟下脂肪垫炎:我们跟骨下方有一个组织结构叫“脂肪垫”,它的作用主要是吸收震荡,缓解动力对跟骨的冲击。如果脂肪垫受伤,比如走路时足跟部被高低不平的路面或小石子硌伤,或由于长时间站立行走的压迫刺激,就会使跟骨下方承重的脂肪垫发生急性损伤或慢性劳损,导致脂肪垫发生无菌性炎症,出现充血、水肿,甚至增生等病理改变,从而出现跟下疼痛。
       2.跖筋膜炎与跟骨骨刺:跖筋膜是位于足下方、呈三角形的片状筋膜,起自跟骨结节前下方,向前止于足下的前方。如果长期站立工作,或因扁平足,足下的跖腱膜长期处于紧张牵拉状态,筋膜的起点即跟骨结节前下方,因反复的牵拉及应力的刺激而发生充血、水肿、渗出,形成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日久则骨质增生,形成骨刺,骨刺方向多与跖筋膜的方向一致。
       3.跟腱止点滑囊炎:跟腱附着在跟骨结节的后上部,小腿后方肌肉收缩产生的动力通过这里传达到足,完成走路、跑跳等功能。在跟腱附着部的周围,有小的滑囊存在。如果局部外伤或劳损,如穿鞋摩擦或长时间走路,可导致跟骨结节处滑囊发生慢性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
       4.肾虚性跟痛:足跟部有肾经通过,跟骨为其络脉所系。足少阴肾经从足底之涌泉穴,行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到太溪穴,其分支别络绕足跟内后部,到达跟腱附着部内侧前方凹陷处的大钟穴。中医认为肾主骨、主藏精,若年老体弱,肾气虚衰,精气不足,则经脉失充,骨失所主,而出现跟部疼痛。
       5.跟骨骨骺炎:跟骨骨骺的骨化中心在6~7岁出现,13~14岁逐渐闭合。该病多见于6~14岁的少年儿童,由于过多跑跳或运动不当所致,临床较少见。
       6.其他:跟骨高压症与跟骨周围筋膜炎等,均可以导致跟部疼痛。
       足跟痛的诊断要点
       1.跟骨下脂肪垫炎:站立或行走时跟骨下方疼痛,有僵硬肿胀感,压痛明显,压痛点在跟下负重区及其内侧。X线片可见跟骨负重区下方的软组织影像密度增高。
       2.跖筋膜炎与跟骨骨刺:站立或走路时,足底或跟骨前下方疼痛,尤其在早晨起床后或休息后刚开始走路时疼痛明显,行走一段时间后疼痛反而减轻。检查时,跟骨结节前下方压痛明显,牵扯患者跖筋膜可使其疼痛加重。有跟骨骨刺者,X线片可见增生,骨刺较大时还可摸到骨性隆起。
       但有跟骨骨剌的患者,并不一定会发生跟痛症;而跟痛症在经过治疗疼痛消失后,跟骨骨刺仍然存在。跟骨骨刺的大小与跟部疼痛程度不成正比,跟骨骨刺是老年人骨与关节发生退行性变的特征性表现。
       3.跟腱止点滑囊炎:跟腱附着处疼痛、肿胀,压痛明显。有的跟腱增粗变大,有摩擦感。踝关节背伸、跖屈时疼痛加重,不能踮脚。走路多时可因鞋的摩擦而加重疼痛。部分患者的X线片可见局部钙化影。
       4.肾虚性跟痛:站立或行走时双侧足跟部酸痛、隐痛、乏力,但局部无明显压痛。 X线片显示,跟骨本身稍有骨质疏松外,无明显异常。
       5.跟骨骨骺炎:足跟后下部疼痛,走路可见跛行,运动后疼痛加剧,跟骨后下部压痛,有轻微肿胀。X线片可见跟骨骨骺变扁平,密度呈不均匀的增高,外形不规则,呈波浪状或虫蚀状,骺线增宽。
       6.其他:跟骨高压症与跟骨周围筋膜炎的跟部疼痛范围较广泛,久走久站会加重症状。
       中西医治疗
       中医疗法

       治疗原则:补益肝肾,活血化瘀,温通经络。
       1.药物疗法
       内服:肝肾亏虚者服用六味地黄丸或金匮肾气丸;血气滞瘀型选用七厘散、跌打丸;寒凝血瘀型以独活寄生汤加减。
       外贴:活血止痛膏、狗皮膏、关节止痛膏等。
       外洗:海桐皮艾叶红花刘寄奴、酒军、川椒、川牛膝茯苓泽泻路路通伸筋草、透骨草、威灵仙青皮等,酌情加减,水煮熏洗,每日一剂。
       2.推拿按摩
       点按揉压跟部痛处,捋顺足底经络,循经点穴,揉按太溪昆仑涌泉大钟三阴交照海然谷承山阴陵泉等穴位。手法的作用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活血化瘀、温通经络、消肿止痛。手法多用于以下类型的疾病:
       跟下脂肪垫炎:患者俯卧床上,患膝屈曲60°,先用拇指揉压跟下,手法宜和缓,再用手掌根部拈揉推捋足跟,然后双手对合,掌根扣压足跟两侧,施行揉按法,最后点按涌泉穴,拿捏太溪昆仑承山等穴。
       跟腱止点滑囊炎:患者俯卧床上,患膝屈曲60°,医者一手拿住患足,先令踝关节跖屈,另一只手拇指指腹揉按跟腱及止点,拿、弹跟腱,再令踝关节背伸,使跟腱紧张,点按小鱼际,揉压跟腱及滑囊处,最后拿捏小腿三头肌,点按承山太溪昆仑涌泉等穴。
       跖筋膜炎:患者仰卧或俯卧,下肢伸直。医者坐于治疗床的足端,先点按揉压跟下及跖筋膜,再做分筋、理筋,捋顺跖筋膜,点按涌泉,拿捏太溪昆仑等穴,最后在足底实行擦法,以使足底发热为度。
       3.小针刀疗法
       小针刀疗法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技术,疗效确切,多用于经其他疗法治疗效果不佳的跟下脂肪垫炎和跟骨骨刺、跖筋膜炎患者。
       操作:常规消毒、铺孔巾;局麻;小针刀刺入至病变部位,行纵行松解;压迫并无菌包扎伤口。注意无菌操作,术后可结合服用抗生素预防感染。该疗法对跟腱止点滑囊炎患者要慎用。
       4.针灸治疗
       以足跟局部和足少阴、足太阳经腧穴为主,针灸并用可增强疗效,针刺用泻法或平补平泻法。
       处方:太溪照海昆仑申脉悬钟、阿是穴。
       加减:痛引小腿者加承山阳陵泉以柔筋止痛;气虚者加脾俞足三里以健脾益气;血瘀者加膈俞太冲以活血祛瘀;肝肾不足者加肝俞肾俞复溜以补益肝肾。
       操作:太溪昆仑穴采取互相透刺法;申脉照海则刺向跟底部;其他穴位常规针刺。灸法有更好的温通作用,适用于寒凝血瘀型的患者。
       西医疗法
       1.消炎镇痛:对疼痛不甚的,可选用布洛芬、消炎痛、扶他林等药物,也可外抹涂用扶他林药膏。
       2.封闭疗法:有较好的消炎止痛作用,适用于疼痛较甚、压痛明显的患者。可用曲安奈德或复方倍他米松,加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稀释后做痛点封闭。
       3.手术:对跟骨高压症引起的疼痛,经保守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做跟骨钻孔减压治疗,以减小髓内静脉压力,缓解疼痛。
       链接
       中医学对跟痛症的认识
       隋代著名医学家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中,称足跟痛为“脚根颓”,书云:“脚根颓者脚跟忽痛,不得着也,世俗呼为脚根颓。”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在《丹溪心法》中称之为“足跟痛”。中医学把足跟痛的病因病机分为三类:
       气滞血瘀型: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脉络被阻,则气血运行不畅而痛,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寒凝血瘀型:气血运行缓慢,复感寒邪,寒主凝滞、主收引,致使经络被阻、气血凝滞不通而痛,疼痛拒按,喜热怕凉。
       肝肾亏虚型:肝肾二经及其分支别络绕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肾主骨、主藏精。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触之痛减。
       生活防护注意要点
       1.减少跟部负重刺激:少站立、少走路,尤其不能刻意去走鹅卵石路,让足跟部充分休息,为以利于损伤的愈合和炎症的吸收。
       2.穿对鞋子:穿鞋宜用宽松的软底鞋,如旅游鞋等;走路时在足跟部加上厚的软垫,或用足跟垫,以减少对足跟的刺激和损伤。
       3.理疗热疗:除到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理疗外,晚上临睡前可用热水泡脚半小时左右,或将足部置于有加热作用的电暖气、电手炉、红外线灯、家用理疗仪等设备上,温热的作用可以改善局部微循环,对于缓解疼痛很有帮助。
       4.温水泡脚:对使用外用药的患者,用药前最好用温水泡脚,以利于药物的吸收,然后再外用擦剂或膏药。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