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文章

药用植物菊花白绢病

文章标题: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来源:互联网

       药用植物菊花白绢病
       症状菊花白绢病在成株期主要为害根茎基部及茎部,引致根腐、茎基腐。茎基部和茎秆染病后,可致病部以上枯黄,叶片脱落。茎蔓病部长出白色疏松或线状菌丝体紧贴其 上,后期在菌丝体上形成白色至褐色或黑褐色油菜籽状小菌核,小菌核散生或聚生(图右)。
       病原Sclerotium rolfsii Sacc.称齐整小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菌丝白色绢丝状,呈扇状或放射状扩展,后集结成菌素或纠结成菌核。菌核似油菜籽状,初白色至黄白色,后变茶褐色,圆形,表面光滑,直径0.5—3mm。有性态常见的有Corticium rolfsii (Sacc.)Curzi.和Pellicularia Rolfsii (Sacc.)West.现在以Athelia rolfsii(Curiz)Tu&Kimbrough称罗氏阿太菌为大家所公认。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菌以菌核或菌索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或菌索产生菌丝由植株的茎基部或根部直 接侵入,病株产生的绢丝状菌丝延伸接触邻近植株或菌核借水流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传播蔓延。连作或土质粘重及地势低洼或高温多湿的年份或季节易发病,酸性土壤及施用氨态氮肥发病重。
       防治方法(1)重病地避免连作。(2)及时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病穴及其邻近植株淋灌5%井冈霉素水剂l000一1600倍液或50%田安水剂500—600倍液、20%甲基立枯磷乳油1000倍液、9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株(穴)淋灌0.4一0.5L。隔l0—15天1次。(3)用培养好的哈茨木霉0.4一0.45kg加50kg细土,混匀后撒覆在病株基部,能有效地控制该病扩展。(4)施硝态氮肥及增施消石灰50一100kg可减轻发病。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