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60例临床观察
作者: 苏喜

《时珍国医国药》 2005年 第10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综合疗法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湿毒清胶囊,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用三分钟洗面法及杏仁蛋清面膜外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9.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内治组。
        关键词:痤疮;综合疗法
        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现代人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工作学习节奏的加快以及空气环境的污染,痤疮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生于面部的痤疮影响容貌,有碍良好的形象,所以痤疮已成为现代人十分关注的疾病之一。笔者从199902~200210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将60例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依据《中药新药治疗痤疮(粉刺)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拟定:(1)多见于青春期男女,好发于颜面、上胸、背部、皮脂分泌较多处,对称分布。(2)皮疹为多种损害,有粉刺(黑头、白头)毛囊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或脓肿,可形成疤痕,呈慢性经过。
        1.2临床轻重分级参考Pillsbury分类法。(1)Ⅰ度:黑头粉刺散发至多发;炎症性皮疹散发。(2)Ⅱ度:Ⅰ度+浅在性脓疱,炎症性皮疹数目增加,局限于颜面。(3)Ⅲ度:Ⅱ度+深在性炎症性皮疹,发于颜面、颈部、胸背部。(4)Ⅳ度:Ⅲ度+囊肿,易形成疤痕,发生于上半身。
        1.3临床辨证分型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痤疮(粉刺)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中医辩证为湿热蕴毒瘀结证。(1)主症:颜面或胸背部皮色或红色丘疹为主,散在脓疱小结节、油脂多。(2)次症:口渴,大便干,小便黄,女性可月经前加重,或月经有血块,舌质红或暗红,苔薄或黄腻,脉弦滑或滑数,凡具备以上主证1项,次证3项者,辨证即成立。
        1.4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湿热蕴毒结瘀辨证标准,痤疮诊断标准及其Ⅰ-Ⅲ度分级标准,痤疮发生于颜面部;(2)年龄16~35岁;(3)观察前7 d内停服与治疗本病有关的中西药物,停止使用与本病治疗有关的外用药及其他治疗方法;(4)同意用本法治疗的患者。
        1.5病例排除标准(1)年龄在16岁以下或35岁以上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2)硬结性、囊肿性痤疮,分级达Ⅳ度(重度)之痤疮;(3)化学物质所致的职业性痤疮、药物引起的痤疮;(4)合并严重心、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病症者,精神病患者。
        1.6一般资料符合纳入标准的寻常痤疮患者102例,其中男10例,女92例,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6例,女54例;年龄16~35岁,平均21岁;病程1个月~10年,平均3年。对照组42例,男4例,女38例;年龄16~35岁,平均22岁;病程1个月~9年,平均3年。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分级具有可比性(P>0.05)。
           2治疗及观察方法
        2.1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湿毒清胶囊治疗(广西玉林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45021731)。湿毒清胶囊由当归、地黄、丹参、苦参、蝉退、黄芩、白鲜皮、土茯苓、甘草组成。3粒/次,3次/d,饭后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3 min洗面法及外敷杏仁蛋清面膜。3 min洗面法:先用婴儿香皂在水中发泡,用手把泡沫捧起洗脸。洗1 min后,把沐浴器的水温调至比体温稍高(约38~40℃)喷洗脸上的泡沫20 s,接着把水调凉(约20~23℃),继续喷洗20 s,就这样交替暖水和凉水各喷洗面部3次,喷洗时,把手微微张开,轻轻拍打面部,此法2次/d;面膜外敷:用北杏150 g,脱皮后打成粉末备用,每次用约5 g杏仁粉加鲜鸡蛋清调成糊状,每天午睡前或每晚临睡前敷在清洗过的脸部,约1 h后用清水冲洗干净,1次/d,4周为1个疗程。注意事项:嘱患者勿用手挤压皮疹,忌食油腻及高糖饮食,不食辛辣,多食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2.2统计学方法采用Ridit检验及卡方检验。
           3治疗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参考《中药新药治疗座疮(粉刺)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
        3.1.1痊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疹出现。
        3.1.2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偶有新疹出现。
        3.1.3有效皮损消退30%,仍有新疹出现。
        3.1.4无效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皮损消退少于30%,或反增不减。
        3.2两组总疗效比较治疗组(略)
           4讨论
        痤疮属祖国医学“肺风粉刺”病的范畴,多因肺、脾(胃)、肾诸经热积火郁而发,正如《外科大成》所云,粉刺“由肺经血热瘀滞不行而生”。其基本病理改变是血热湿毒、瘀血阻滞[2~5]。现代医学认为,痤疮的发病原因及发病机理复杂,主要原因是由于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导致皮脂腺功能亢进,皮脂分泌增强,为痤疮丙酸杆菌的大量繁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加之皮脂腺导管角化,毛囊口被堵塞,引起局部炎症反应,形成炎症性丘疹、脓疱及结节等[6]。由于皮脂腺等组织生理功能障碍,影响吸收和代谢,使有害物质在皮下积聚,导致痤疮反复发作。
        湿毒清胶囊中的苦参清热燥湿,利尿杀虫;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白鲜皮祛风燥湿、清热解毒;地黄清热凉血;土茯苓利湿祛风、解毒;蝉退透表祛风,引药达表;当归活血;丹参活血祛瘀,凉血消痈;甘草解毒。诸药合用,共收凉血解毒,燥湿清热,活血消肿之功。鸡蛋清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杏仁入肺、大肠经,《本草纲目》载杏仁具有去头面诸风气齄疱的功效,通过面膜外敷,药物作用于面部,面部经络对药物的吸收,使药物直达病所,软化皮肤角质层,加速表浅炎症消退。三分钟洗面法可以有效清洗过多的分泌物,避免毛囊阻塞,用暖凉水交替喷洗,可锻炼毛孔的舒缩功能,使皮脂顺利排出体外,并可促进面部血液循环,改善皮肤吸收和代谢功能,调节皮脂腺的正常分泌,有效清除局部感染微生物。诸法合用,有效地干扰了痤疮的形成,而且恢复了皮脂腺的生理功能,恢复了皮肤吸收、代谢及免疫功能,故愈后不易复发。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运用综合法治疗的患者,痤疮痊愈后面部皮肤光滑柔嫩,色素沉着也较内治组轻,通过6个月追踪观察,综合治疗组痤疮复发率明显低于内治组,说明改善皮肤吸收,代谢功能在治疗痤疮中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3辑[S].1997:8990.
        [2]尹东辉,金翠英,闫兴丽,等.中药治疗痤疮240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0,41(2):101101.
        [3]潘慧宜.穴位注射结合中药内服治疗寻常痤疮56例[J].四川中医,2004,22(2):8687.
        [4]沈冬,许铣.复方蛇舌草汤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0,29(4):201203.
        [5]兰东,齐树梅,司天润,等.芩参粉刺清口服液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8):622623.
        [6]刘瓦利,沈冬.复方蛇舌草合剂治疗寻常痤疮8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2,43(9):685686.
        (广州市芳村区妇幼保健院510375)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