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激发《中药学》学习兴趣的方法探索
作者:吴立明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8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中药学》;,,学习兴趣
       摘要:用教学实践证明了上好绪论课、引入医案实例、开展知识竞赛、野外识别采集中药、穿插知识卡片及利用多媒体教学可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中药学》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药学》;  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最活跃的表现形式,也是学生能够完成学习任务的内在动力。中药学由于学科特点,使教和学都颇感枯燥、乏味。因此,在中药学教学中,探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强化学习动机,对于提高中药学的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上好绪论课
       中药学绪论课,既是学习的入门课,也是老师与学生的见面课。作为学生,面对初次见面的老师、全新的课程,他们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作为老师,就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尽力上好这节课,争取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以激发其学习中药的兴趣和热情。笔者在给学生讲绪论时,采用了“精讲 + 讨论”的教学模式,使教与学产生上下互动,达到传授知识、沟通思想、联络感情的教学效果。常把绪论内容分为两大块:一是介绍中药、中药学概念和中药的起源。为了让学生对中药产生亲切感,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一两味中药,并把药名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往往能说出蒲公英、车前草、半枝莲、夏枯草、柴胡等十几味中药,尤其是山区的学生,还能讲述自己跟父母一起上山采药卖药的事情,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这时,笔者会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们讲述:我们国家是传统的产药大国,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几千年来,它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今古老的中药正沿着现代化的道路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服务。然后,自然引出讨论题目“你将如何为中药事业的发展做贡献”,希望能用振兴中药事业的神圣使命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介绍中药学的悠久历史、学术成就和在世界上享有的盛誉,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还结合本草文献,重点介绍几位历史著名医药学家的生平故事,如陶弘景、李时珍等,用名人的风范来激发其学习热情。南阳是医圣张仲景的故乡,张仲景精医懂药,医德高尚。笔者常将张仲景挂冠长沙,隐遁少室,用心血撰著旷世巨著《伤寒杂病论》的故事穿插进绪论中讲授,每当用低沉舒缓的语调吟诵《伤寒论》序中“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妖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时,发现学生们的神情都非常严肃,深深被医圣那种拯厄扶危、救亿万生灵于涂炭之中的伟大壮举所震撼,笔者这时便一笔一划地在黑板上写出讨论题目:“你立志成为苍生大医吗?”这一节课常常在轻松愉快、铭志畅想中完成。
         2  引入医案实例
       中药是为临床治病服务的,中药学教学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中药的功效和临床应用。因此,笔者在中药学教学中,除了给学生介绍自己的一些临床用药经验之外,还精选了一些名老中医或专家学者的医案实例,让学生们在课下展开讨论,对案例进行辨证、遣方、用药,然后再与专家的观点作比较,进行正确引导。这种引入案例的教学方法,既锻炼了学生的临床动手能力,加深了对问题及药物应用的理解和认识,而且也使中药学教学变得有血有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中药学的兴趣。另外,还有针对性地选择了一些阐述精辟、语句优美、易懂易记的医家论述传授给学生,如李东垣对荷叶的论述:“荷叶之体,生于水土之下,出于污秽之中,而不为污秽所染,挺然独立。其色青,形乃空,因而象风木者也。食药感此气之化,胃气何由不上升呼?”再如黄宫绣对蝉蜕的论述:“其言能治肝经风热者,因体气轻虚,而味甘寒之意也;其言能治妇人生子不下及退翳膜胬肉满眦者,因其性有善脱之意也;其言能治中风不语者,以其蝉声清响之意也;其言能治小儿夜啼者,以其昼鸣夜息之意也。”实践证明,这些名家论言深受学生们的喜欢。
        3  开展知识竞赛
       争强好胜是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在教学中,适时举行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知识竞赛,是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加学生学习的新鲜感、活跃课堂气氛、拓展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笔者组织中药学知识竞赛一般是一学期两次:第一次放在“清热药”讲完之后进行,意图是“激发学习兴趣”。因为这时教学计划已进行了1/3,各论内容已学了两章约100多味中药,正是学生感到中药难学难记、枯燥乏味的时候,所以适时开展中药知识竞赛,可起到“激发兴趣,引人入胜”的效果。但题不能太难,主要偏重于概念性的问题,如中药功效竞答、药名竞猜等。第二次放在“开窍药”讲完之后进行,意图是“巩固学习兴趣”。这时,已临近期末,虽然学生们通过前段的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的中药学知识,但学习精神有所松懈,兴趣有所减弱。因此,针对这种状况,可组织一次中药知识辩论赛,一则巩固学习兴趣,二则考察一下他们的动手能力。题目应具有创造性、发挥性,如临床比较用药、配伍应用及医案的辨证、用药等,让学生们在争论中获取知识,领悟到中药学习的实用性和自身知识的匮乏,以此激励他们奋发学习,励志成才。
         4   野外识别、采集中药
       学生对野外识别、采集中药常表现出极大兴趣。笔者在带教实习期间,除了对所学药物进行全面识别外,重点是让学生识别和比较名称相似的药物,如防己和防风、银柴胡和柴胡、附子和白附子等,这些药物虽然名称相似,但植物形态、功效应用却大不相同,因此放在一起识别可加深印象,有利于临床区别应用。再者,对同一植物不同入药部位的药物也作为野外识别教学的重点,如枸杞子和地骨皮,麻黄和麻黄根,大青叶和板蓝根等。尤其是桑树,可为临床提供桑叶、桑枝、桑椹、桑白皮以及桑寄生、桑螵蛸等常用中药,这些药物分散于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功效和应用,记忆起来比较困难。但如果以桑树为统领,把它们给串联起来,形成一体,变理性为感性,记忆时就容易得多。因此,笔者从不放过对桑树各个入药部位的详细介绍。另外,为了营造一种学习中药的氛围,笔者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购买饮片标本,并在教室中设立“中药标本柜”,使学生们通过具体的药物标本,充分活用眼、手等感官,将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转化为理性知识。由于“中药标本柜”是学生们自己参与置办的,所以就倍加爱护,学习中药的主观能动性也大为提高。
         5  穿插“知识卡片”
       课堂中间适当穿插一些与主题有关的神话、传说、历代名医的行医典故以及中药学的发展动态、现代研究成果等“知识卡片”,既能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又能提高学生学习中药的兴趣。如当归、何首乌、刘寄奴药名的由来,山药、玄参、玄胡药名的变迁,人参、枸杞子的传说等等,使学生在学习中药时既感到了科学性又体味到了趣味性。中药学有着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医理。中药学教学也应使学生在学习了解中医药专业知识的同时,趣味轻松地受到人文素养、医德素养、心理素养的全面教育。如讲《神农本草经》时,穿插讲述传说中的“神农”遍尝百草,识别药物,教人治病,最后死于试尝的毒草药的故事。讲到药物“当归”和“远志”时,穿插讲述三国时蜀国大将姜维,连年出征在外,其母思子心切,托人捎给他一包中药“当归”,以期待他早日回家;同时,当归是补血药,也含有要儿子注意身体的意思。接到当归后,姜维也回赠给母亲一包中药“远志”,以寄托自己报国的远大志向;同时,远志是安神药,也有请母亲放心的意思在内。学生们在受故事内容感动的同时,也轻松地学到了“当归”和“远志”的功效和适应证。另外,中国历史人物,如华佗发现中药紫苏的故事,李时珍冒着生命危险吞服曼陀罗等剧毒中药的故事等等,都能强烈地感染学生,激发学生们学习中药学的兴趣。
         6  利用多媒体教学
       实践证明,利用多媒体进行中药学教学,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以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把信息知识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增强学生们对中药学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们通过接受声音、影象、图文等栩栩如生的教学信息,加深对中药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综上所述,激发学生学习《中药学》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这些方法的灵活运用,可使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产生,并在学习中得到巩固和加强。作为教育者应充分利用各种课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创新人才而努力。

  (河南省南阳张仲景国医学院  47306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