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浅议燥邪的发病季节
作者:林旭红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燥邪;,,发病季节;,,病机病证,
       关键词:燥邪;  发病季节;  病机病证
       燥邪,为六淫之一,是重要的外感致病因素,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有“燥胜则干”的论述,虽《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独遗燥气,但经刘完素《素问玄机原病式》“诸涩枯涸,干劲皴竭,皆属于燥”,而成为六气一类。关于燥邪的发病季节,历代医家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以下两种:
         1  以秋季为主
       喻昌鉴于《内经》无伤燥一门,古方绝无治燥之剂,乃根据临床实际,将“秋伤于湿”改为“秋伤于燥”,自其提出“大意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长夏伤于湿,秋伤于燥,冬伤于寒” (《医门法律・伤燥门・秋燥论》)之说,厥后递沿其言,医者多以为燥病生于秋,燥邪致病具有特定的季节性。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燥篇“夏热秋燥致伤,都因阴分不足。”王孟英《重订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一节中“秋深初凉,西风肃杀,感之者多病风燥,此属凉燥……若久晴无雨,秋阳以曝,应之者多病温燥,此属燥热。”就其依据,大多认为燥在五行属金,以其自然属性而言,金本燥,为涸,为收,为敛,为劲切,为刚洁,正与秋季的五行属性一致。
         2  四季皆可见
       冬夏春三季若天干天旱,气候干燥,亦能形成燥邪为患,燥邪伤人并非独见于秋季,其它季节也可因燥而致病。如清代新安医家余国佩《婺源余先生医案・痛痹兼痢》“此番痢症,皆由春夏天旱,燥甚于上,湿郁于下不得升腾蒸云布雨。”《婺源余先生医案・痘》“因去年天寒而干,冰雪多日,燥于寒郁,春令温气欲升不得,两邪拒格于中,然燥邪为主。”清代石铈南之《医原》明言:“如久旱则燥气生,干热、干冷则燥气亦胜。”石氏更进一步点明:“在春为风燥,在夏为暑燥,在秋为凉燥,在冬为寒燥。”此说亦明示,燥病不仅发于秋季。其理论依据为:
       2.1  从病机来看根据燥邪的特性,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热类》 中指出:“故经曰:风热火同,阳也;寒燥湿同,阴也。又燥湿小异也,然燥金虽属秋阴而异于寒湿,故反同其风热也。故火热胜,金衰而风生,则风能胜湿,热能耗液而反燥,阳实阴虚,则风热胜于水湿为燥也。”由此可知,燥病的病因与热能耗液、风能胜湿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
       2.1.1  热能耗液而为燥《周易・说卦》:“燥万物者,莫乎火。”“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火为阳,主动,主热,易伤津耗液。中医认为,感受风寒、风温等时邪,容易出现化火化热的病理变化,通过火的气化作用,蒸发体内水分;另外,燥为无形之邪,凡体质属阴虚、气虚的人,多生虚热,热易伤津化燥。《素问玄机原病式》又借“金本燥,能令燥者,火也”大加阐述,说明了火能使万物干燥的强大力量。这种火热绝不仅仅出现于秋季,只要发病条件存在,随时都有可能发病。
       2.1.2  风能胜湿而为燥古人通过风气胜,容易出现土地开裂的自然现象的观察,说明人体皮肤开裂为风胜湿而为燥也。如刘完素指出:“皴揭为风者,由风能胜湿而为燥也。”所以,一旦出现风,就很有可能转燥,而风邪的致病特点是善行而数变,出没无常,善动不居,所以一年四季都有可能被风邪侵袭而为燥。
       2.1.3  寒主收引而致燥寒邪的致病特点是主收引,其收敛作用使腠理闭塞,汗液不能外达滋润体表皮肤,故见无汗而干燥的表现。如《婺源余先生医案・吐血》中所说:“人但知冬令水冰属寒,不知实由燥气酿成,但此燥未化热尔。”
       2.2  从病证类型来看《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寒类》曰:“夫六气变乱而为病者,乃相兼而同为病。风热燥同,多兼化也,寒湿性同,多兼化也。性异而兼化者,有之,亦已鲜矣。”风热燥三者中,虽风热属阳,燥属阴,但三者均易伤阴,故性异而兼化 。
       2.2.1  风燥证 《素问玄机原病式・六气为病・风类》论“风能胜湿而为燥也,亦十月风病势甚而成筋缓者,燥之甚也,故诸风甚者,皆兼于燥。”明确指出风燥相兼是燥病的主要类型之一,常见于筋缩里急,中风偏枯,口噤,痫证等。
       2.2.2  燥热证 燥热相兼之证为燥病的最常见类型,以消渴为常见病证,刘氏在《宣明论方・燥门》《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及其专著《三消论》中详细分析了消渴病的消渴、消中、肾消之三消的症状、病因、病机、预后转归及并发症、治疗原则、治疗方药等,明确了消渴病的基础病机为燥热,指出:“此三消者,其燥热一也,但有微甚耳。”
       2.2.3  湿热燥证 最常见者为泻痢。燥火所伤,肺失清肃,水液不能下输膀胱,水泛于肠而发为泄泻;若燥火迫其津液膏脂直注大肠,脂垢同下,气机不利,可致痢疾。燥邪致泄泻,早在《素问・至真要大论》曾三次论述:“阳明司天,燥淫所胜,民病……腹中鸣,注泻骛溏”;“ 阳明之胜,清发于中,左胁痛溏泄”;“阳明之复……腹胀而泄”。 《素问・六微旨大论》:“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张介宾《素问注释汇粹》“阳明之本燥,故燥气在上,与太阴为表里,故见太阴,是以燥金而兼湿土之化也。”所以《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燥极而泽”之论,即燥至极点及见湿象,与“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同理。水湿为标,燥热为本。综上所述,燥作为“六气之一”、“六淫之一”,虽然为秋之主令,但是也可见于其它季节,从历代医家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同时从现代对燥的认识来说也表明了这一观点:①从外部环境说:据研究,适宜于人体的相对湿度为40%~50%超过60%则湿重,低于40%则干而燥。《内经》等经典著作以秋季“燥胜”而论之,主要是以黄河流域中原地区经历长夏雨湿以后,秋高气爽而天干,入冬则瑞雪,春归则雪化,故四季之中秋季干燥较为典型。我国幅员辽阔,季节变化有地方之异,不可仅拘泥于“秋燥”,只要执空气中相对湿度低于40%即易致燥的标准,则可知若干地区“燥”不止于秋。②从内部环境讲:总的来说为人体水液不足。据其缘由,又可分为两大类。一为外环境干燥,体液大量蒸发,体失滋润而燥,是为“外燥”;二为因高热伤津、失血、失液、过耗精血、过食辛辣、脂酒、久坐久立、精神郁怒等各种因素,致体液不足,或代谢障碍,出现“阴精、营血、津液”匮乏之象。用现代生理病理学解释,就是出现体液丢失,汗出减少,唾液等分泌不足,细胞间液外渗,细胞体积缩小,胶体渗透压改变,血液黏滞度增高等情况。而这些情况不仅仅出现在秋季,而是四季时时都能发生。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15004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