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医医院糖尿病用药分析
作者:杨炳火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用药分析
       摘要:目的评估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采用医院药房网络系统统计我院1999~2003年口服降糖药的用药数据。结果口服降糖药的品种、数量及购药金额等逐年增长,销售金额排列前位药品为格列齐持、格列吡嗪、阿卡波糖和糖脉康。结论格列齐特应用广泛,居主导地位,且价格较为合理;阿卡波糖价格昂贵,购药金额也较大。
       关键词:口服降糖药;   销售金额;   用药分析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1998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为1.2亿,预计2025年将达3亿。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4千万,且发病率逐年增长,因此治疗和控制该病十分重要和紧迫。为了更合理、安全、经济、有效地选择用药,笔者对我院1999~2003年口服糖尿病用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期为科研部门、生产企业和医院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从Novell 4.11+Foxpro 2.5医院药房网络系统提取1999~2003年度药品销售信息。首先利用Visual Foxpro数据库管理程序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再将糖尿病用药销售数据输入电子表格软件Excel中,进行该类药品的分类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见表1~4。
       表1  1999~2003年度糖尿病用药销售统计(略)
       表2  1999~2003年度口服降糖药占抗糖尿病药销售额的比例(略)
       表3  1999-2003年度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略)
       表4  各类口服降糖药购药金额占总值的比例(略)
       近年来,我院降血糖药销售品种、数量有所增加。从品种上分析1999年的18个到2003年的27个,上升了50%。从金额上分析,每年都有较大幅度上升,1999年年销售893 717.90元到2003年年销售1 576 985.50元,增长了76.45%。其中口服降糖药1999年年销售846 979.00元至2003年年销售1 348 638.40元,增长了59.22%。口服降糖药的销售占前总降血糖药销售额的比例下降,由94.77%下降到85.52%。在口服降糖药的销售中占前三位是①磺酰脲类品种数为5个(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格列齐特),5年平均销售额为417 356.32元。②中成药有2个品种(糖脉康、消渴丸),5年平均销售额为296 544.8元。③α葡糖苷酶抑制药有1个品种(阿卡波糖),5年平均销售额为228 225.6元。
       2.1  磺酰脲类在我院口服降糖药中占有绝对优势,其中1999年销售407 960.90元(占总口服降糖药的48.16%),到2003年为573 354.60元(占总口服降糖药的42.51%)。我院有格列本脲、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和格列剂特5个品种。格列齐特独占鳌头,在1999~2003年在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中总的排名第2,5年共销售651 032.5元。格列美脲为一种新型长效降糖药,有受体选择性强、高效、长效、应用剂量小、副作用少、价格较为合理等特点,其2001年进入我院以来销售金额明显上升,由2001年的8 850.00元到2003年的96 712.00元。从我院所用的品种数量和销售金额来看,说明磺酰脲类药物仍然是治疗2型糖尿病较受欢迎且最为经济的药物。
       2.2  阿卡波糖为α葡糖苷酶抑制药,是第3代口服糖药,通过延迟和减少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和葡萄糖的吸收,从而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在1999~2003年在口服降糖药销售金额排序中总的排名第一,5年共销售1 141 428元。
       2.3  双胍类药物可抑制食欲,增加胰岛素与受体结合,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无氧酵解,抑制组织呼吸,抑制葡萄糖异生,适用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其中,二甲双胍的销售排序稳居第6位,5年总销售额达518 470.8元。说明其为我院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且最为经济的口服降糖药。苯乙双胍销售金额排序逐年下降,主要是因为为其可致乳酸性中毒,有可能被二甲双胍取代。
       2.4  格列奈类是一类非磺脲类口服促胰岛素分泌剂。目前我院使用的是瑞格列奈一个品种,2003年下半年引进,半年时间销售金额达29 378.00元。作为餐后血糖调节剂,受到部分糖尿病患者的欢迎。
       2.5  我院治疗糖尿病的中成药主要是糖脉康和消渴丸。2个中成药销售由口服降糖药为1999年的32.90%到2003年的20.16%。糖脉康销售额稳中有升,2003年销售额达190 454.00元,占该年销售排行榜的第2位。消渴丸的销售则在不断下降,5年下降近56%。从临床糖尿病用药情况来看,联合用药趋势已逐步开始增多,其联合用药方式有:磺酰脲类与二甲双胍联用:这是应用最早、最常用的方法,费用较低,血浆胰岛素不会上升过高,无论先用二甲双胍或磺酰脲类效果不佳时,联合应用均可使血糖下降。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与增敏剂联合:增敏剂包括格列奈类和二甲双胍与胰岛素促泌剂合用,从作用机理上发挥各自优势,降糖效果上也相应补充,如格列奈类可控制餐后高血糖,二甲双胍使空腹血糖进一步下降。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与其他药物联合:葡萄糖苷酶抑制的作用机制有别于其他降糖药物,既不促胰岛素分泌,又非直接针对胰岛素抵抗,而是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而减轻餐后高血糖,对各类其他药物均起互补作用,对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饮食成分者如中国人效果较佳。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联合应用:在联用口服降糖药仍未能达标时,可加用胰岛素,如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或以胰岛素取代某一药物,如取代磺酰脲类,与二甲双胍联用。胰岛素与磺酰脲类联用也无不可,如晚上用磺酰脲类缓释片,白天加用餐前胰岛素,或混合胰岛素,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胰岛素也可与格列奈类联用,但要注意两者都可能有水钠潴留的不良反应。二甲双胍与格列酮类联合治疗:两者虽均属胰岛素增敏剂,但因作用环节与机制迥异,联合应用可加强疗效减少不良反应。2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疾病,β细胞分泌缺陷及胰岛素抵抗是发病机制中两个主要因素,在不同的患者中表现各不相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2型糖尿病需终身治疗,降血糖药物必不可少。目前降糖药物种类很多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抗高血糖处方药十分必要。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01)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