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从《医学粹精》看汪古珊的医学思想
作者:谭庆刚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医学粹精》;,,,气化说;,,,三元说;,,,汪古珊
       摘要:《医学粹精》为清末湖北恩施名医汪古珊所著,他根据自己30多年临证经验,参之古圣先贤的论述,摘其精要,历经6年,编撰成《医学粹精》一书,书中内容丰富,文字通俗。
       关键词:《医学粹精》;   气化说;   三元说;   汪古珊
       汪古珊(1842~1917),原名昌美,号改勉,湖北恩施人。“汪氏自幼聪疑多才,无业不奋”,原本拟从科举而入仕途,谁知“童年数战不利”,加之家道中落,故乃“弃儒而习技艺”,终于以医一生。汪氏由于生当乱世,国衰民怨,再加居当僻乡,交通闭塞,黎民贫苦,求医问药十分不便,为此,他在研读医书,行医济世之时,留心民间单方验方、推拿等法,并结合自己30多年的临证经验,参之古圣先贤的论述,摘其精要,历经6年,编撰成《医学粹精》一书凡16卷,装订成12册,经当地群众集资,于1896年初刻印数193部,故流传不广,被视为秘本,珍藏者不轻易示人。鉴于本书传本少,内容又切合实用,为了供研究整理所用,现将《医学粹精》中的内容和医学思想作如下探述。
         1  著作概论
       1.1  书中卷一至卷五,实为基础理论《粹精》部分。内容包括有评论古今著作,本草药性,胎化生死,脏腑经络,诊法歌诀,运气摘要,阴阳虚实,伤寒六经提纲,温病寒疫,阴阳问答等。书中首刊医学源流,列论有《灵》《素》《难经》《伤寒》《金匮》《千金》《外台》《甲乙》《脉经》《脾胃》《辨惑》《病机气宜》、金元四家、钱乙、庞安时、王肯堂、薛氏《医案》、景岳《类经》《医通》《医贯》、吴又可、程钟龄、罗之炜、李濒湖、葛可久、陈士铎、柯琴、《仕材三书》、嘉言《尚论》、修园《公余医录》、灵胎医书、黄氏八种、《幼科铁镜》《幼幼集成》、青主《女科》、洪绪《证治全生》、钦安《医理真传》等书,都有要言指出,便于后学者选读。次斥神仙方书,明确指出“神书仙方邪说……其害将不仅于百千万人已也,诚恐天下后世之受害”,这在当时是十分可贵的。再次则为“医学法戒”,揭示了为医者要具有高尚医德,为人要谦虚谨慎,临证时必须细心诊察,证治精当,不论亲疏贵贱,高官贫民一视同仁。4为“本草粹精”,共收药500多味,取每味药之长,作为西江月一首,便于记诵。如“黄芪性温补虚,风癞痈疽痔漏,止痛排脓疮汗救,婴孩百病皆优。”5为脏腑、经络、内景图形,多以《内》《难》经旨,参合《医林改错》,结合临证,酌加讨论。如在“脏腑象属”篇中载有“太真剖别,离而为两,各有专精,是名阴阳。清阳为升,浊阴主降;升天成象,降地成形;清则气化,浊则质生”之说。6为诊法,包括了望色察病,闻声察病,问证察病,切脉节略,脉法分别等内容。如在“问证察病歌”中写道:“景岳十问心在改(张景岳有十问歌曰: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愚(人汪古珊者再)为(遍搜古本,博采群书)逐类(引申)更(加)扩充(以备问证之法),一问寒热辨真假(病有真寒真热、假寒假热,须辨清白),子(时一阳生,下半夜,上半日都是)阳(气主事)午(时一阴生,下半日,上半夜都是)阴(气主事各)有逆从(谓阳逆从阴,阴逆从阳,如),朝寒暮热(者,阳虚证也,自然)阴血(偏)盛,朝热暮寒(者,阴虚也,自然)阳气(独)隆,(经曰)阴虚(则生)内热(先有)外寒(为之)引(导),阳虚(则生)外寒(后有)内热(为之)容(留),更有阴阳偏盛处,都在寒热喜恶中(阳证则喜寒恶热,阴证则喜热恶寒)”其写作体例,乃仿陈修园《伤寒论浅注》《金匮要略浅注》之笔法,既可单读,又可和括号内的字连起来读,单读即为韵文,连起读则为散文,读起来既上口,又便于背诵。7为运气摘要,乃汪氏参阅古今文献改编而成。但他又明确指出“若欲研究运气之精义,又须博求《灵》《素》之全经,然以愚计之,有深心以究运气,曷若熟读113方,有暇日以考阴阳,不如详见397法,运气之说不可拘也。”于此可见汪氏对运气学说的态度。8为阴阳虚证辨,书中以阳虚24诀,阴虚24诀为辨证纲领,用来统率阴虚及阳虚诸证。9为汗下宜忌,标本中三气图说,伤寒六经提纲病情,寒温二疫,六经病情治法等。如在论太阳经证时书中写道:“经证者何?脉浮头痛项强恶寒发热是也,兼自汗而恶风者为虚邪,为伤风证,是太阳之卫分,为风邪所伤也,主以桂枝汤调和营卫,驱风外出,浅一层立法也。服此方而若解则病愈。如八九日,过经不解如疟状,面热身痒,以其不得小汗故也,宜桂枝麻黄各半汤。因前日未汗,不得不发其汗,因日数颇久,故小发其汗,倘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形如疟,日再发者,以余邪未尽故也,宜桂枝二麻黄一汤”。10为阴阳问答分前后两篇,篇中“辨疏疑难,分解汤液,采录《伤寒》之方十之八九,《金匮》之法十之二三。”将数十证列于问答之下,予以阐述。
       1.2  书中卷6至卷10为《杂证灵方》部分。其内容收载内科常见病证67种,每一病证都列论于前,次论病源,再列治法,后列汤方,最后列以脉便方。
       1.3  书中卷11为《外科从真》。其内容主要来自清代医家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一书,兼也有来自他处者。但都是经过汪氏补充和删减,以通俗的文笔书写而成,便于初学者阅读运用。
       1.4  书中卷12至卷13为《女科提要》,其粹本为《傅青主女科》,并兼摘《黄氏医书八种》、《寿世保元》以及其他各家。内容包括了女科生育、种子,到经、带、胎、产各节,均有详尽的论述。
       1.5  书中卷14至卷16为《幼科提要》,内容主要包括幼科推拿口诀,手法及特有病证内治与外治诸法。在这部分中,汪氏结合本人经验,较之《幼科铁镜》《幼幼集成》《推拿广意》《推拿手术》诸书,更切合实用,并新增了一些前人所没有之歌赋。如“经穴主治诸病赋”“推拿配作汤液赋”等等。同时,还对夏禹铸之推拿歌赋加以整理,从新编排,因而更易理解。
         2  医学思想
       2.1  人生气化说汪古珊从《周易》太极图得到启示,提出了“人以气化,不以精化”,“所生者,精中之气也”。他以自然界的普通现象举例为“精”如(种子)中的仁核,“气”如仁核中的生意,“芽生而仁即腐焉”,说明“精不能自生,所生者精中之气也。”“气含阴阳”,按照清升浊降循太极的四象而生。“元性、元命、元神、元精”化生五行,这即为“二五”妙合的学说阐释生命形成的理论。可见汪氏的研究在当时是何其的深入。
       2.2  发病三元说汪古珊认为,人体发病的主要机理是上、中、下三元之气不足而导致。“三元”即“天地水”。人身之心肺居上象天,脾胃居中象地,肝肾居下为水。人体性命的根本是阴阳二气相交,五元化生而生,五脏分属五行,五行金木水土各一行,唯火有二,即君、相二火,君火即隔上之心阳,于象为‘离’,阳重阴轻,统上元之阳为用;相火居下,为肾中之真阳,于象为‘坎’,阴重阳轻,统摄‘下元’之阳为体。但‘坎’、‘离’相交,即水火相交而成‘乾’,即‘乾元’之气,人之立命者,即此乾元之气的健运不息。二阳本乎乾一气所分,即‘一元’之气,‘一元’即阳气,阳气流通,阴气不滞;阳气不足,稍有阻滞,阳病丛生。若居之上君火一弱,则不能统乎上身之关窍精血为固,则“清涕口涎,目泪漏晴,鼻齿出血,耳闭头冷,诸症作矣;若居下之相火一弱,亦不能统下身之关窍精血为固,则遗尿滑精,下血溏泻,淋浊崩带,脚膝冷麻,诸症作矣”。但二火固不可分,亦不能胜合,一上一下化生中土,斯为中气,而为‘三元’。若“中州不得二火往来布护,上下熏蒸,即不能腐熟水谷而为津液,则完谷不化,手足不运,痞满肿胀,水饮痰湿,肠鸣腹痛,诸症又作矣”。“三元”各有专司,分为上、中、下三焦天地水“三元”,是作一焦一元,阳气无伤,百病不作,阳气若伤,群阴即起;阳气过盛,亦能逼出元阳,元阳上奔,即随人身脏腑经络之虚处便发;脏俯经络之气,虚于何处,元阳之气即发泄于何处,这便是汪氏对元阳之气发泄之论,并独创“覆土存火”之说。
       2.3  证辨阴虚、阳虚说中医学认为人身以气血为本,气血即阴阳,阴阳即水火,病证百端无非水火不济,疾病万变,总是阴阳盛衰,医者只要将气血水火着意搜求,并标本寒热虚实,细心研究,则临证应变,胸有成竹。在辨证上汪氏将阴虚、阳虚各辑24诀,并称此诀为“医家之照妖镜,病家之续命汤”。如阳虚者,其人必:“少气懒言,身重恶寒,声低息短,目瞑倦眠,唇口青白,舌无苔漫,满口津液,清涕涟涟,呻欠自汗,愁闷不堪,食少难化,吐清嗽痰,尿长溏泻,脉弱身蜷,面色暗白,体冷肢弯,或有肿痛,皮色不鲜,爱摸喜按,饮热唾涎,肌肤光泽,瘦弱步难,冷泪翳障,疮溃白瘢,二十四语,阳虚之端。”又如阴虚病者,其人必:“身轻恶热,不眠目张,气粗口臭,声音响堂,口唇焦赤,舌干苔黄,既无津液,又多刺芒,潮热流汗,怒骂语狂,无痰干咳,冷饮水浆,二便闭结,六脉洪长,面色红赤,精神健强,或有肿痛,紫热非常,腹满拒按,善满拒按,善饥食凉,皮肤粗裂,烦躁颠床,眵翳热泪,高凸紫疮,二十四语,阴虚之纲。”
       2.4  治宜散、收说汪氏认为:外感之邪多从三阳而入,故六淫须知,内伤之疾多由三阴而发,故七情贵识。由外而入者,人体气机多呈阻滞之势,阻者疏散,随机运转为要;内伤者,人体元阳多呈散漫之机,散漫者宜收纳,回阳温补为先。元阳散漫不收,多随人身之虚发泄,故以收纳元阳为治疗内伤之首务。总之,汪古珊所辑《医学粹精》内容丰富,文字通俗,并以韵语、歌诀为主,便于读诵,是书既尊经又实用,有效便方附于病后,临证查阅,对证用药随处可得,具有地方特色,实为汪氏临证经验之作。
  
  (湖北民族学院,湖北 恩施  445000)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