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对中药现代化认识与实践的思考
作者:沈祥春, 彭佼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中药;,,中药现代化,
       摘要:主要从中药意识思想现代化与实践现代化两个方面对中药现代化这一问题进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为我国中医药现代化事业提供有益的帮助。
       关键词:中药;  中药现代化
       自20世纪20年代始,部分接受西方医药学的归国学者,采用现代医学的理论,对部分中药开展了现代化研究,其中陈克恢发表了中药麻黄中提取的麻黄碱具有类肾上腺素作用的论文,震撼中西医学术界,从而开创了中药现代化研究。但是,这是一条现代医学药物学研究的老路,按此思想研究中药,结果就会抛弃中医药学,而仅仅是将中药当作原料药材看待,最终导致废医存药的《废止中医案》出台。建国后,由于党与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提倡中医药研究开发,各种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的推陈出新,使我国的中医药研究事业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进入21世纪,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点和独特优势的中医药,正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医疗模式正由单纯的疾病治疗转向预防与保健相结合,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谱也由传变迅速的恶性传染性疾病转向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慢性疾病;人口的老龄化使一些老年性疾患的防治更为突出;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回归大自然”的思潮已成为一股强大的潮流;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保健体系也就有更高和更多样化的要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传统中药产业的众多产品不能符合国际市场的标准和要求,销售份额不足百分之十,同时还要受亚洲国家中日本、韩国、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等国传统医药产品的巨大冲击。因此,中医药现代化势在必行,笔者根据从事中药研究的经验与体会,对中药研究现代化的问题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供关心中医药事业的工作者参考与指正。
         1  中药现代化的关键之处-思想意识现代化
       人类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了21世纪,中国加入WTO以后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医药的发展向何处去?虽然国家有关部门明确指出21世纪中医药事业发展目标在于“推进中医药的现代化”,但是澄清各种不正确思想,仍然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大问题。必须指出,中药现代化才是中医药发展的唯一正确方向。中医药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继承,不断发展的历史。没有过去的继承与发展,就没有今天的中医药;而没有今天的继承与发展,就没有中医药的未来。继承与发展就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中医药就是在不断继承的基础上,不断丰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继承不是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发展。只继承不发展是复古、是僵化、是倒退,必然遭到历史的淘汰。继承是为了找到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所必须遵循的中医药发展的自身规律,传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发展是为了取各家所长补自己之短,才能达到现代化的目的,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现在中医药界许多有识之士正在按照中医药的自身特点,用现代先进的方法,探讨中医药现代化的途径,也正在和已经取得一定成果。如果失去了中医药的本质特征,就失去了中医药现代化的基础。我们应该“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应该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积极吸收利用一切对中医药发展有利的先进科技成果[1]。
        2  中药现代化的实践方法
       2.1  加强中药的物质基础研究中药的千年沿用,大都是以复方入药,用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依据“理法方药”“君臣佐使”的原则,处方配伍精当,立法严密。中药复方中必有君药存在,结合君药中药的主治功效特点以及复方的临床应用,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应是当前促使中药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一条通路[2]。中药复方有其独特的功效表述,但其效用总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而人体-中药复方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关系又是多层次、多因果的,复方的复杂成分与机体复杂系统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整体水平上的综合效应,复方的效用往往难以用复方中部分化学成分来解释,而是复杂成分通过多途径、多靶点的整合调节作用而实现的[3]。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和规范,研究、开发、管理和生产出安全、高效、稳定、可控的现代中药产品,提高中药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其核心内容是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进一步阐明传统中药的作用机理,并且研制出适宜于临床治疗且机理明确的药物。以中药作为化合物资源,从中寻找有效成分,不仅可以阐明药物的作用机理,也使发现中药新的药理作用成为可能。应用受体、离子通道、酶等各种药物靶点,从各种中药提取的化合物中筛选出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组织、器官和疾病相关动物模型研究,进行药理学确证,不仅可以明确其作用机理,开发新药,而且可以大大缩短中药研究周期。通过对中药进行化学成分的分析、提纯和药理实验,明确其组成成分、结构及有效成分的作用原理,改革剂型,产生新制剂,改革工艺流程,进行合成、半合成和质量控制,对中药现代化乃至整个中医学的现代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2.2  中西医药学理论相结合,促进中药现代化中西医医学理论体系对生命和疾病的认识是基于两种不同的世界观,其对疾病的治疗也使用不同的方法论。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而西医则侧重于疾病所导致的人体生理病理的变化。尽管对疾病发生发展的认识不同。但是对人体而言,都是病理状态,所以中西医治疗必有相通之处。近年来,提出了中西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对疾病进行治疗,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也促进了中药的研究。齐欣等依据类风湿发病过程中,溶酶体中酶释放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治疗类风湿疾病常用药物水杨酸类药物是通过它们对溶酶体膜的稳定作用,从而阻止酶的释放及其产生的破坏作用,同时意识到水杨酸类偏于酸性的特点,依据中药药性学说为指导思想结合药理进行探讨,采用中药乌梅为主药,配伍藏红花、川乌等具有舒筋活络抗风湿作用的中药,对类风湿性疾病取得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从而提出了以酶化学思想设计中药处方的理论。我国现存的中医药典籍就有8 000余种,记载的处方60 000余首。但是传统的中药制剂不外乎膏丹丸散、汤液,而现代剂型研究的飞速发展,生物药剂学、分子药剂学的出现,对传统的中药剂型产生重大的冲击;中药生产新技术、新辅料、新工艺的研究,对提高中药制药工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中药行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药剂型在保持传统的丸散膏丹的基础上,发展到片剂、颗粒剂、胶囊、口服液等40多种剂型,其中包括了针剂、滴丸、气雾剂等现代剂型。二氧化碳超临界淬取等制药新技术得到了推广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中药材生产中的应用取得了可喜的进展[3]。资源调查表明,现有中药资源种类就有12 000多种,已有200多种进行人工栽培。而且世界上有巨大的植物资源可以开发利用,为中医药世界范围的应用和研发提供了潜在的资源条件。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到“扬弃”的观点,传统的药材的有毒无毒认识并不适应现代社会,近年来对马兜铃肾炎、以及雷公藤的毒性反应的认识加深,就是现代医药学理论研究对传统认识的更正[4]。
       2.3  利用高新技术促进中药现代化
       2.3.1  利用现代高科技,优化中药材目前,中药材的品种来源复杂,如大黄,药典选用入药者有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和药用大黄三种,各地方还有不同作大黄入药者。所以采用分子生物技术对中药品种进行更深入和客观的鉴别研究,以提高药用疗效。由于DNA分子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具有相对稳定性,因而可以选择合适的DNA分子遗传标记技术[5],如RFLP、PAPD等方法,所得结果再结合现行的植物分类法,这种研究,对中药品种的鉴定、质量管理以及生产等均起到重要作用[6,7]。同时,近年来有关代谢途径的基因工程研究已成为热点,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我国科学家正在探索黄芪多糖和青蒿素等产量的基因工程技术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有关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药用植物的抗虫害能力、抗病毒能力以及抗除草剂能力均已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为中药质量的稳定性和控制性、基原的可靠性提供了保证,为加速中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最基本的原料[8]。
       2.3.2  利用现代高科技,探索中药的作用机制,促进中药现代化中药是应用于临床防病治病的传统药材。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已经不允许我们仍然停留在法象药理学的时代。这毕竟是由古人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和社会条件而得出的结论。作为生存于21世纪的我们,若仍然停留于古人的认识水平,必然被当今社会所抛弃。所以,我们必须采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所提供的条件,多学科交叉渗透进行中药的现代化研究。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发现了许多致病基因,如肥胖基因、致衰老基因等,同时,利用转基因技术,复制出肥胖大鼠和早衰小鼠,利用这些转基因动物模型,进行中医药研究,能够更好的反应中药作用于人体疾病的疗效,有利于进行中药作用机理的探讨。目前,从人类基因组计划中提出了毒理基因组计划--即将人类或动物的遗传物质(主要引起疾病的遗传基因)作为探针固定在板上,即DNA芯片,然后检测药物的作用或探讨药物的作用机理[9]。中药血清药理学和中药血清化学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使得中药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和毒理学基因组技术成为可能,一方面可以探讨中药的效用,另一方面可以进行中药效应物质的探讨和研究。
         3  结语
       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在这个战略目标的指引下,通过若干年的奋发努力,在不远的将来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将更加辉煌。中医药学术水平大大提高,中医药理论不断丰富和完善,并有新的突破。中医医疗服务领域扩大、质量提高,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我国将形成能够满足不同人群需要的、功能完善、服务良好的中医医疗保健体系。中药产业化得以实现。一系列适应国际需求的中药创新产品将不断面市,中药企业的技术设备水平和研发能力大大提高,将会形成若干代表我国中药产业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的中药跨国产业集团。我国中药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将有较大的提高,真正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做出较大贡献。中药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历程,它需要多学科交叉发展,而且需要历代学者的研究沉积,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们,对古人的医药学理论体系即要继承和发扬,同时也要学会用现代的科学观点看待传统医药学理论体系,也就是说,要具有扬弃的观点。促进中医药现代化,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使我国传统医药学更好的为人类服务的需要,是使中医药走出国门,面向世界的需要。中药现代化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对每一位中医药工作者,都有义务承担中药现代化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李沛霖.中医药的继承、创新和现代化[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5,17(1):93.
       [2]  陈  新,崔  健,张英化.从中药化学成分的变化来探讨中药配伍理论[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8,5(3):14.
       [3]  贺浪冲.现代中药物质基础研究方向探讨[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思路与方法,2004,6(2):24.
       [4]  佘  靖.21世纪中医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专论与漫谈,2000,2(3):1.
       [5]  胡世林,张宏启,甘治杰. 取消和取代关木通的商榷[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讨论与商榷,2003,5(3):69.
       [6]  王健云,付  文,范亚刚.细胞与分子遗传性技术鉴定药材简介[J].中国药事,1998,12(6):377.
       [7]  刘家强,王洪光.中药现代化与中药基因组学的建立[J].中医药学刊, 2004,22 (10): 1851.
       [8]  李文龙,王  强,张松玲.生物技术在中药中的应用[J].农业与技术,2005,25(2):115.
       [9]  唐  斌,刘  江,刘艳萍,等.浅谈现代科学技术与中药现代化[J].西南国防医药,2004,14(6):639.

  基金项目:贵州省中药现代化项目(黔科合农字[2005]0538)
       (贵阳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4 )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