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条口穴用于肩关节周围炎治疗的起源初探
作者:张佛明, 郭长青

《时珍国医国药》 2006年 第9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条口穴;,,,肩周炎;,,,治疗;,,,起源
       摘要:条口穴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但此种治法的起源一直未明。自从《针灸甲乙经》首载条口穴以来,直至明清时期,针灸医籍(包括综合性医籍中的针灸专卷)中未曾记载用条口穴治疗肩部疾患。查阅近十年文献报道,临床用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验案众多,遗憾的是,均未曾注明出自何时何人之法。据本人所搜集到的资料,焦国瑞编著的《针灸临床经验辑要》是最早将这一治法收录到正规出版物中的,并作为肩周炎和肩痛症的主要治疗手段;胡学曾在1966年报道的“针刺条口透承山穴治疗45例肩凝症”,是本人所能查阅的文献中,最早应用此法的。虽然不能仅据此下定论,但胡氏和焦氏理所当然是早期将此治法推广和发扬的医家之一。
       关键词:条口穴;   肩周炎;   治疗;   起源
       根据1996年出版的针灸专业课程教材所述,条口穴“主治小腿冷痛,麻痹,跗肿,转筋;脘腹疼痛,肩臂痛。膝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炎,下肢瘫痪,肩关节周围炎”[1],“配肩,有舒筋活络的作用,主治肩周炎”[1]。针刺条口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已成为临床针灸医师的共识,而且确实取得显著疗效。但究其根源,条口穴用于肩周炎治疗究竟源于何时何人,现存文献的记载并不明确,本文试就此问题展开初步探讨,以期为针灸临床、教学与科研提供参考。
         1  条口穴主治肩周炎的临床研究概况
       1994年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腧穴临证指要》(国家标准《经穴部位》宣贯)对条口穴的主治范围作了规范:“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甲乙》)。足麻木,风卧,足寒膝痛,胫寒,脚痛,肿,转筋(《聚英》)”[2];并在“应用简介”中介绍了近代条口穴的应用情况:“临床用于风湿性关节炎,下肢瘫痪,腰扭伤,肩关节周围炎,口噤不开的治疗”[2]。正如本文开头所述,“条口穴主治肩周炎”也被写入了针灸专业的教科书中。随着这一主治作用得到广泛认可,临床上的应用也趋于普遍。金氏观察针刺条口穴对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取患侧条口穴,直刺1.5寸左右,得气后提插捻转1 min,强度以能忍受为度,并嘱患者活动患肩,用关节量角器测定其各个方向的最大活动度。结果金氏认为针刺条口穴对肩部镇痛作用十分迅速、显著,但不持久;对肩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亦明显(P<0.001~0.02),但对部分有粘连的患者疼痛能减轻但活动度改善不大,需配合局部刺灸及松解法[3]。黄氏[4]采用针刺条口透承山穴治疗肩周炎70例,治愈45例(64.3%),总有效率90.0%,证明其为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林国华等[5]针刺条口透承山穴,使针感向上传导,并嘱患者活动病侧肩关节,每天或2 d/次,10次为一疗程,每疗程之间休息半周或1周,结果症状消失,肩关节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复42例,占62.7%;症状基本消失,肩关节功能改善18例,占26.9%;症状未消失,肩关节功能未改善7例,占10.4%。也有人用注射疗法,取条口穴治疗肩周炎,如周氏用祖师麻注射健侧条口穴,治疗肩周炎253例,一般1~3次即愈[6]。刘常顺用维生素B1100 mg,维生素B12 100 μg,2%普鲁卡因2 ml混合,注射健侧条口承山穴治疗肩周炎70例,每3 d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结果痊愈54例,显效16例[7]。
         2  条口穴主治肩周炎的起源初探
       虽然条口穴主治肩周炎得到广泛验证,但据掌握的资料来看,并没有明确叙述其文献出处,也没有记载这是出于哪位医家的个人经验。因此,要想追本溯源,只能尽量找到其最早的文献记载。条口穴首载于《针灸甲乙经》,皇甫谧将条口穴的主治范围确定为“胫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8]。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结合临床实践经验,不断扩大条口穴的适应症范围,例如,《备急千金要方》:“条口、三里、承山、承筋主足下热,不能久立……厉兑、条口、三阴交主胫寒不得卧……解、条口、丘墟、太白主膝股肿酸转筋”[9];《外台秘要》:“条口……主胫寒不得卧,胫疼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10];《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条口二穴……治膝寒痛,足缓履不收,湿痹足下热”[11];《太平圣惠方》:“条口二穴……阳明脉气所发,主胫寒,不得卧,疼痛足缓失履,湿痹,足下热不能久立”[12];《圣济总录》:“条口二穴……治膝寒痛,足缓履不收,湿痹足下热”[13];《古今医统大全》:“条口……主治足膝麻木脚痛,趺肿转筋,湿痹,足缓不收,不能久立”[14]。明清时期,对前人的针灸经验进行广泛收集和系统整理,集大成类的针灸医籍大量出版,从中可以大概了解条口穴的临床应用范围。《针灸大成》:“条口……主足麻木,风气,足下热,不能久立,足寒膝痛,胫寒湿痹,脚痛肿,转筋,足缓不收”[15];《针方六集校释》:“条口二穴,主膝胫寒酸缓纵不收,湿痹麻木,足下热,不能久立,脚痛肿转筋”[16];《类经图翼》:“条口……主治足膝麻木,寒肿痛,趺肿转筋,湿痹足下热,足缓不收,不能久立。天星秘诀云:兼冲阳、绝骨,治足缓难行”[17];《循经考穴编》:“条口……主足痛,两足无力”[18];《勉学堂针灸集成》:“条口……主治足膝麻木寒肿痛,跌肿转筋,湿痹足下热,足缓不收,不能久立。兼冲阳、绝骨,治足缓难行。(《天星秘诀》)”[19];《针灸逢源》:“条口……治足麻寒”[20]。古代针灸文献中并未提及“条口治肩痛”或“条口主肩不举”,条口穴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下肢,甚至连上半身的病症都未涉及。究竟条口穴是什么时候开始应用于肩部疾患的呢?出版于1994-10的《中国针灸穴位通鉴》[21]将我国历代具有代表性的针灸医籍(包括综合性医籍中的针灸专卷)中的穴位项下内容,分门别类,但条口穴的“主治病证”下并未记载它可用于治疗肩周炎。同年7月出版的《腧穴临证指要》(国家标准《经穴部位》宣贯)[2]就已将肩关节周围炎列入条口穴的应用范围内。可见,在本书出版之前,条口穴已经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肩周炎,并且疗效确切。遗憾的是,此书中也并未注明其出处。笔者试着继续翻查此前的书籍和文献,偶然于1981年出版的《针灸临床经验辑要》[22]中发现焦氏收录的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方法中就有用条口透承山的,“取穴:主穴-条口透承山”,“操作:用2寸毫针,由条口穴向承山穴方向刺入,施以捻转重泻手法,进针1.5~1.8寸,边捻针边嘱病人活动患肢,5 min后起针,一般1次即可治愈。若起针后,患者仍感肩部微痛者,可视其疼痛部位加用配穴,留针10~15 min”,这些叙述与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非常相似。该书还将“肩痛症”附于“肩关节周围炎”条下,它的治法是“(1)病人采取坐位,两腿屈成直角,从条口直刺透承山(条口穴在犊鼻穴至解穴的中点处),当针感麻至足背时以电针机通电20~30 min。施针时嘱病人作上举、擦背、攀对侧肩膀、内旋、外旋、梳头、脱衣等动作,动作由缓渐快,直至针毕。(2)针后,肩痛不减时,配肩穴透极泉、肩后穴透肩前穴。上臂痛点不减时,配肩、肩、曲池、阿是,通电10 min。(3)隔日针治1次,治疗时注意休息,并配合中药”。为了证实此法的有效性,分别举了两个病例:(1)胡氏针刺条口透承山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45例,仅有4例疗效不巩固,少数病例经2~3次治疗后症状消失,绝大多数病人经针治1次疼痛消失,抬举自如。有13例于治疗后半月至3个月进行随访,情况良好,疗效巩固[23];(2)“肩部痹症49例,治疗后痊愈者35例,显效者10例,有效者4例。治疗次数1~5次者42例,5~10次者4例,10~30次者3例;肩部伤筋10例,治疗后痊愈者8例,显效者2例,治疗次数均为1次。(浙江省镇海县中草药研究推广小组:《赤脚医生杂志》,1972,2:43)”。由于本人掌握的资料有限,时间间隔较远,只能找到病例(1)的原始文献,病例(2)是否属实则无法查证。纵然如此,胡氏发表的临床报道也是本人掌握的资料中最早报道用条口穴治疗肩周炎的,至于这是胡氏本人的经验还是从他处参考而得,由于他本人也没有说明,就无法进一步查实了。
         3  小结
       条口穴用于治疗肩周炎是临床上行之有效的方法,得到医生的普遍采用,解除了众多患者的疾苦。本文只是对其起源进行初步探讨,由于掌握的资料有限,不能以此为依据下定论。不过,这并不影响其有效性,实践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应该感激早期医家不吝,将此经验公之于众,胡氏和焦氏理所当然应该被视为其中一员。还望医门同道能进一步为本文补充未完善的资料,帮助本人实现追本溯源的愿望,找到真正创立本法的医家。
         参考文献:
       [1]  罗永芬.腧穴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2]  赵  昕,刘炜宏.腧穴临证指要(国家标准《经穴部位》宣贯)[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
       [3]  金百仁.针刺条口穴对肩周炎肩关节活动度的影响[J].针灸学报,1989,5(3):19.
       [4]  黄巍,邢宏义.动刺法治疗肩周炎146例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1996,17(3):44.
       [5]  林国华,李丽霞.条口透承山治疗肩周炎67例疗效观察[J].现代康复,2000,4(9):1404.
       [6]  周永辉.条口穴注射祖师麻治疗肩周炎[J].山西中医,1988,4(2):51.
       [7]  刘常顺.条口透承山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70例疗效观察[J].同煤科技,1998,9(3):36.
       [8]  张,徐国仟.针灸甲乙经校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9]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82.
       [10]   唐・王焘 撰.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
       [11]  宋・王惟一 著.新刊补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1955.
       [12]  宋・王怀隐.太平圣惠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8.
       [13]  宋・赵佶.圣济总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
       [14]  明・徐春甫.古今医统大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
       [15]  黑龙江祖国医药研究所 校释.针灸大成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
       [16]  施土生.针方六集校释[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
       [17]  明・张介宾 著.类经图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
       [18]  清・严振 编撰.循经考穴编[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19]   清・廖润鸿.勉学堂针灸集成[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
       [20]  清・李学川 撰.针灸逢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21]  王德深.中国针灸穴位通鉴[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4.
       [22]  焦国瑞.针灸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
       [23]  胡学曾.针刺条口透承山穴治疗45例肩凝症的初步体会[J].针灸杂志,1966,(1):18.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院  100029)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