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报刊

中药牵正散加减结合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50例
作者:李种泰

《时珍国医国药》 2004年 第12期

  多个检索词,请用空格间隔。
       【关键词】  牵正散加减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牵正散加减结合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27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牵正散加减口服,结合针刺透穴治疗,对照组单纯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8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药牵正散加减结合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牵正散加减;透穴;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主要表现为病侧面部肌肉运动障碍,发生口眼歪斜,临床极为常见。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牵正散加减结合透穴治疗该病,并设置对照组观察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270例患者均系我院门诊患者,按照就诊次序,将27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150例,对照组120例。270例中男130例,女140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78岁;病程最短1 d,最长3个月:左侧面瘫177例,右侧面瘫9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基本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270病例,依据《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1]中“面神经炎”诊断标准确诊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起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发现单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蹙眉、皱眉、露齿、鼓颊等动作,漱口漏水,眼睑闭合不全,迎风流泪,口角歪向健侧,额纹消失或变浅,眼裂增宽,鼓腮时单侧口角漏气。部分患者初起还有耳后、耳前及面部疼痛,或伴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听觉过敏。
       1.3 排除标准中枢性面神经麻痹、后颅窝病变引起的面神经麻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超过3个月,伴有严重高血压及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的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2.1.1 中药牵正散加减白附子10 g,全蝎8 g,白僵蚕8 g,蜈蚣8 g,地龙8 g,钩藤10 g,白芷9 g,当归10 g,白芍10 g,川芎9 g,细辛3 g。年老体弱者,可加黄芪10 g,党参10 g,以扶正祛邪。1付/d水煎早晚服,15 d为1疗程。
       2.1.2 透穴取穴:阳白透攒竹、迎香透四白、口禾透巨透颧(三透法)、地仓透颊车、下关透颊车、合谷(健侧)、太冲(患侧)。  操作方法:本病发病初期(1周内)为进展期,我们一般采用选择健侧穴位和病变远部穴位进行针刺治疗。恢复期采用患部透穴方法。患者仰卧位,选择0.35 mm×40 mm~65 mm毫针,透刺上述面部5组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合谷、太冲常规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面部阳白、迎香组和下关、地仓组分别接通 G6805-2型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频率60~100次/min,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留针20 min。1次/d,15次为1个疗程。
       2.2 对照组
       2.2.1  取穴风池,阳白、太阳、颧,下关、地仓、颊车,承浆,翳风、合谷、太冲。操作方法:选择0.35 mm×40 mm毫针针刺,采用平补平泻法。其中选面部两组穴位接G6805-2型电针治疗仪,采用连续波,频率60~100次/min,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留针20 min。1次/d,15次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参照《临床常见病诊疗标准》[2]制定疗效标准。症状与体征完全消失,口、眼及面部肌肉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检查功能恢复正常为痊愈。症状与体征基本消失,口、眼及面部肌肉基本活动自如,神经系统检查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显效。症状与体征有一定好转,口、眼及面部肌肉活动有所改善,神经系统检查功能恢复较差为有效。症状与体征无改善,神经系统检查功能无恢复为无效。
       3.2  治疗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组别 (略)               
  经χ2检验,两组间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3  典型病例女,35岁,20040525就诊。患者10 d前晨起发现左面部麻木,口向右歪。曾在外院理疗科行针灸理疗治疗10 d,效果不佳,来我科就诊。诊见左侧面部麻木,不能作蹙眉,皱眉等动作,左额纹消失,左眼不能闭合,左鼻唇沟平坦,口向右歪,左口角漏气漏水。诊断:左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按上述方法治疗10 d痊愈。
        4 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于中医学的“卒口辟”“口眼歪斜”“吊线风”“面瘫”等范畴。医学界对中药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已予肯定。中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由于患者卫阳失调,脉络空虚,风邪侵袭少阳阳明脉络导致经气阻滞,经筋失养,筋脉肌肉纵缓不收而发病。现代医学认为,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属急性非化脓性病,是茎乳孔内发出的面神经感受病毒感染或临近组织炎性病变损伤,从而使局部营养血管痉挛而致神经缺血或水肿[3];其病理基础是面部神经管不能随发炎的面神经充血、水肿增粗的需要而相应扩张,造成相对狭窄,出现面神经受压,表现为面部表情肌瘫痪[4]。
       本人所采用的中药牵正散加减结合透穴疗法能增强病灶局部微循环的血液量和营养物质的供应,又能消除代谢产物的化学性刺激因素,可使患处淋巴和血液循环改善,加快新陈代谢,改善受损面神经和面肌营养状况,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的吸收,从而有利于病损面神经功能的恢复。牵正散加减有解痉通络,祛风化痰之功效。方中白附子辛温升散,长于治头面之风,为君药,祛风化痰通络;全蝎、白僵蚕、地龙祛风止痉,其中白僵蚕并有化痰作用,全蝎又善通络[5];蜈蚣、钩藤、白芷活血祛风通络;当归、白芍、川芎、防风疏风通络,活血和营;细辛祛风通络。以上诸药相配,药力直走头面经络,直达病所。透穴治疗是一针透多经,激发和推动多经气血运行,尤其是推动面部经络气血,使面部筋脉得到充足的气血的供养而恢复其正常功能。辅以电针治疗,选择疏波可使面部肌肉兴奋产生舒缩的节律性运动,调节面部肌肉的张力,增加肌肉的被动锻炼,有利于改善局部微循环,增加面肌组织的供血供氧,减少渗出,促使麻痹及瘫痪的面肌迅速恢复。
       本人多年的临床经验来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疗中单独透穴本身的疗效已经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方法。再结合中药牵正散加减口服则疗效更佳。因此中药牵正散加减结合透穴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纯针刺疗法为主的对照组,临床值得推广。并且再次提示我们临床工作者重视和加强中药结合针灸来治疗疾病,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贵廷,杨思澎.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1:795795.
       [2]陶天遵.临床常见疾病诊疗标准[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9898.
       [3]李良平.腕踝针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1,21(4):199200.
       [4]宋建新.贝尔面瘫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2,(10):535535.
       [5]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212212.
       (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吉林 延吉133000)
       作者简介:李种泰(1967),男(朝鲜族),吉林舒兰人,现任延边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主治医师,讲师,学士学位,主要从事颈腰椎病及神经系统疾病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50216
                                                   

经典中医古籍

中药学教材(附图片)

穴位数据库(附图片)